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洲北約 文章列表
#
亞洲北約
約 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義大利眾院外委會報告:北京若推翻台灣民主,將對西方造成重大衝擊
義大利眾院外委會20日公布一份印太區域重要調查報告。內容警示,若北京政權推翻台灣民主體制,將對西方造成重大政經衝擊,因為台灣既是印太民主堡壘,也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關鍵。
中央社
2025-03-21 14: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歐洲軍費支出十年成長50%:德國防衛預算居冠,北約仍有8國未達2%門檻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今天發布2025年版軍事平衡(MilitaryBalance)報告。根據IISS預先釋出的資料,全球防衛支出去年實質增長7.4%,總額達2.46兆美元(約新台幣81兆元)。其中,歐洲去年整體防衛支出較2014年成長50%,德國則成長23.2%,且防衛預算總額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洲成員國之中居冠,若與所有北約國家相較,則排名僅次於美國。
中央社
2025-02-13 09: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施威全專欄:不是石破茂突然親中─台灣得醒來面對日本政壇的真相
三年來臺灣政壇擁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臺灣有事日本有事」,解讀為日台休戚與共,但現任日本外相岩屋毅打破了這份期待。岩屋毅12月底訪中前的談話對「台灣有事」的說法表示不贊同,強調「台灣應該是無事,而非有事」、「日本理解並尊重中國(臺灣問題)的立場」,隨後在北京岩屋毅認錯二戰與殖民侵略,呼應北京「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臺灣輿論解讀岩屋毅的言行,認為日本調整中國政策,首相石破茂「友中」,這類看法有誤,其實石破茂只是延續前任的作為。
施威全
2025-01-06 06:50
新聞
政治
日相若換人會「背叛」台灣嗎?學者:誰當首相都很難逆轉台日關係
日本在本月27日舉行眾議院選舉,長期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合組的執政聯盟席次未過半,也讓現任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是否能繼續擔任日本首相,蒙上一層陰影。對台灣可能的影響在於,由於石破茂先前曾提出「亞洲北約」等構想,被認為可藉此嚇阻中國;萬一石破茂未能擔任首相,台日關係是否生變?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認為,「亞洲北約」雖然難以實現,但因為台日關係已經成為民主價值的選擇,無論誰當首相,都很難逆轉台日關係。
何宇軒
2024-10-29 23:40
新聞
國際
軍事
北韓派兵進入俄羅斯,習近平真的贊成嗎?他是「不管」還是「管不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10月24日)在喀山金磚峰會上,被問及美方指控北韓向俄羅斯派遣軍隊的說法時並未否認。
德國之聲
2024-10-25 14: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陳冠智
2024-10-08 05:40
新聞
國際
英媒看石破茂上位:自民黨意料之外的選擇,整合黨內分歧是最大挑戰
面對黨內保守派女將高市早苗、新生代人氣王小泉進次郎的夾殺,第五度挑戰自民黨總裁大位的石破茂終於成功逆襲,一舉成為自民黨總裁與日本首相。但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在社論中指出,日本的執政黨本可以選出一位新生代領袖或者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沒想到自民黨卻做出了意料之外的選擇。
國際中心
2024-10-07 15:0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日中關係面臨新拐點
2024年9月27日,日本自由民主黨進行總裁選舉,石破茂在第二輪投票中成功當選第28任總裁,並將於同年10月1日出任首相。他提議組建「亞洲版北約」,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對華政策的廣泛關注,日中關係獲面臨新考驗。
潘俊恩
2024-10-05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日本新首相》延續「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何思慎:石破茂不會把台海戰爭往身上攬
石破茂在10月1日召集的臨時國會上獲指名為第102任首相,新內閣同日上路。石破茂將會採取什麼對外路線,包括對於台灣問題的態度,是否會延續「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安倍路線」?日本問題專家、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指出,石破茂將會離「安倍政治」越來越遠,任何的日本首相都不會把台海戰爭往身上攬,因為不會得到日本民意支持。
張鈞凱
2024-10-01 22: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日本新人新政》「非親中派」石破茂即將上位 專家:台美日海巡共同演習指日可待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石破茂素有「安保通」稱號,他成為日本第102任首相後,日本安保外交政策方向,以及會如何進一步倡議或落實「亞洲北約」備受關注。專家解析,日中關係前景仍存疑之際,台日關係將轉佳,台美日海巡共同演習指日可待。
王秋燕
2024-09-30 17:50
新聞
國際
兩岸
VOA專訪華自強》前國務院中國事務高官獨家解析:台海衝突並非不可避免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Waters)9月19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
美國之音
2024-09-30 12:50
新聞
國際
日本新人新政》石破茂將領導「共感納得」新內閣,推動「亞洲北約」是首要之務
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27日當選自民黨總裁,也極可能在10月1日通過國會考驗成為第一位擔任過防衛大臣的日本首相。專家解析,石破茂當選首相後,不會很快推動眾議院改選,強化日本國防、拉高國防預算,以及推動「亞洲北約」提升區域安全將是他首要之務。
王秋燕
2024-09-27 20: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蔣中正─亞洲北約的先行者
今年4月4日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75周年的日子,這個日子看起來對身處亞洲的我們好像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北約的總稱開宗明義已經將防禦範圍限定在北大西洋地區,地處西太平洋的台灣距離北大西洋相差十萬八千里,國人很難想像有一天我們會被納入這個集體防禦架構之內。可事實上,北大西洋組織距離台灣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接近。
許劍虹
2024-04-14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蔣中正與南韓政爭
1949年8月6日到8月8日,蔣中正對南韓進行了為期兩日的訪問,與時任大韓民國總統的李承晚商討成立遠東國家聯盟事宜。此次在鎮海與李承晚的會晤,也是蔣中正有生以來最後一次對外國訪問,目的是希望能夠由菲律賓共和國、大韓民國以及中華民國三個亞洲國家出面,邀請美國領導成立亞洲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許劍虹
2023-10-08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日韓夥伴關係被視為「迷你北約」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這樣回應
美國、日本、南韓18日舉行領袖峰會後,發布《協商承諾》提到,承諾就應對區域挑戰和影響三方集體利益與安全的威脅,會立即進行三方協商,而這點被視為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第4條,對此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29日直言,亞洲正在發生的事無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不認同相提並論。
簡恒宇
2023-08-30 15:3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威懾中國!加速推動「重返亞洲」 《經濟學人》:拜登改變美國的亞洲聯盟
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在亞洲努力抗衡中國,日前在大衛營主持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峰會,日韓兩國領導人拋開宿怨,同意加強彈道飛彈合作並建立軍事熱線。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拜登政府正努力威懾中國,加速推動「重返亞洲」戰略,改變了美國的亞洲聯盟。
廖綉玉
2023-08-30 0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彭濤觀點:北約尖銳以對中國─北京與俄羅斯關係的詭異
在維爾紐斯峰會上,北約對中國採取了令人驚訝的明確立場。北約在其最終聲明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確地反對中國。
彭濤
2023-08-11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中爭霸太平洋,這個島國再度成為戰略思考中心!《經濟學人》剖析背後3大原因
美國及中國之間的競爭及緊張局勢加劇,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在地緣政治的新時代,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再度變得重要,重新回到大國戰略思考的中心,大國競相爭取其支持,背後有3個原因,分別是其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在太平洋島國論壇的重量級地位。
廖綉玉
2023-08-01 0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韓戰結束70周年─大韓民國與中共的關係
今年7月27日,是韓戰停戰70周年。1953年的這一天,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MarkW.Clark)將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以及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韓戰停戰協定》上簽字,為這場長達三年又一個月的戰爭劃下休止符。然而這個停戰嚴格意義上只是「停火」,參戰各方尚未簽署和平條約,韓戰其實還沒有結束。
許劍虹
2023-07-23 07:20
評論
國際
專欄
徐勉生觀點:馬克宏同美國說「不」
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在一項會議中聲稱,北約不應該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地區。馬克宏表示,如果我們推動擴張北約的地理範圍,我們將犯了很大錯誤。馬克宏此言顯然是針對北約有意在日本東京設立聯絡辦事處而發。
徐勉生
2023-06-13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