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法、英、俄,於本(1)月3日首次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JointStatementoftheLeadersoftheFiveNuclear-WeaponStatesonPreventingNuclearWarandAvoidingArmsRaces)。這個消息來的突然,但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面對當前國際緊張情勢,「趨和避戰」是人類共同的期待;疫情當下,各國也不希望因軍備競賽而對經濟產生不利的衝擊。五國選擇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第十次審議大會之前發表聲明,顯然有時機上的考慮。NPT是美、英、前蘇聯與無核國家於1968年7月締結的條約。審議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第十次原定2020年的4月召開,因疫情關係一延再延,如再推遲,各國針對核裁軍的進程將停滯不前,圍繞世界安全保障的討論也將受到影響。面對中共與美國在台海、南海、東海等問題上的摩擦不斷增強,美國與北約成員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的衝突日益升高,誰都不敢保證不會爆發傳統戰爭。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CharlesRichard)上將提出警告:「如果中俄認為常規戰爭失利會威脅到政權和國家,危機有可能很快升級為使用核武器的衝突。」五國聲明被認為是在俄方倡議下起草的,普丁還建議必要時在聲明後舉行領導人峰會。俄羅斯的目的是以簽署防核戰聲明,來從事「預防性外交」,未來一旦與美歐出現軍事衝突時,可以避免戰火失控。最近俄羅斯與西方就烏克蘭危機進行的系列會談,由於西方斷然拒絕俄國所提北約不再東擴的訴求,已經陷入了外交「死胡同」,這使俄國出兵烏克蘭的可能性大增。中共一向反對中美俄三邊核裁軍對話,認為中共的核武庫存現在還無法和美、俄相比,現階段要求中方參加與美俄的核裁軍談判並不現實。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統計,若包含退役核彈頭在內,美國現擁有5550枚,俄羅斯6200多枚,中國則只有35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