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五中全會 文章列表
#
五中全會
約 1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習近平與馬雲、任正非、梁文鋒見面,中國經濟釋放何種訊號?
2月17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這是時隔七年後習近平再度召開聚焦於民營企業的座談會。
BBC News 中文
2025-02-18 10:02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2027年台海危機─台灣的挑戰與應對
隨著2027年接近,台海是否會迎來重大危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美國的態度將是決定性因素。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2021年參議院聽證會上曾表示,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完成攻台準備。這一說法引發廣泛討論,並成為國際間對台海局勢的重要預測依據。
宮臨冬
2024-05-24 06:10
VIP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2015年馬習會習近平對馬英九說了什麼 讓馬英九8年多後要大家相信習近平
1月10日距離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70多個小時,卻傳出前總統、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接受德媒《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可以相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讓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不得不馬上出面切割。
郭宏治
2024-01-12 09:1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顧爾德專欄:「貧困」不是中國的問題
包括台灣在內,全世界多數地方的民眾正承受著通膨之苦,物價高漲,只有薪水不漲;但中國卻能維持低通膨,今年3月中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只有0.7%,位居全球之末。中國老百姓似乎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他們不只沒受到通膨傷害,甚至沒有嚐過窮困的滋味──至少從包括網路自媒體在內的中國各種傳播管道上,看不到有關中國社會貧困的訊息。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官方宣稱,中國已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奔小康;二是此刻的中國傳媒嚴格要求「清朗」至上。
顧爾德
2023-05-08 14:12
評論
兩岸
財經
風評
科技
經濟
風評:中國半導體突破美國鎖喉、超趕台韓秘訣
在中國人大、政協兩會開議的第一、二天議程中,多處突顯出中國正傾全力要突破科技產業被美國「卡脖子」,這也是中國今年科技產業政策最重要方向。中國以舉國之力打這場「晶片戰爭」到底會不會贏?這不僅影響到台灣、南韓與美國的IT產業前景,「得晶片者得天下」,這場晶片戰爭也進一步牽動印太地緣政治。
主筆室
2023-03-08 15:20
VIP
評論
兩岸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共軍2035初具「智能化戰爭」能力
近來,人工智慧(AI,中共稱為人工智能)技術迎來高速發展階段,由OpenAI公司所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不僅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互動能力,更在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強化的情況下,幾乎通過美國醫師執照考試,成功向世人展現這一領域的飛速進步及巨大發展潛力。
揭仲
2023-02-17 14:50
VIP
評論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顧爾德專欄:對岸該借鏡台灣如何經歷人口紅利消失
中國官方在1月17日公布,2022年中國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自然成長率-0.60‰。全中國人口14億1175萬人,比前一年減少85萬人,這是自從大躍進造成大饑荒後,61年來首次中國人口負成長。
顧爾德
2023-01-21 14:4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評
經濟
風評:憂鬱的中國經濟難逃離低生育陷阱
二十世紀後半期,「人多」是中國主政者的憂鬱;到了二十一世紀翻轉成「人少」的憂鬱。這個憂鬱將會籠罩著中國非常長的時間──中國國家統計局在1月17日公布,2022年中國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自然成長率-0.60‰。年末全中國人口14億1175萬人,比上一個年度末減少85萬人,這是中國61年來的首次人口負成長,而這個趨勢會持續很久,也將對中國的社會經濟產生鉅大衝擊。
主筆室
2023-01-19 15:20
國際
兩岸
歷史
「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中國央視證實:江澤民在上海病逝,享年96歲
中國中央電視台30日下午發出快訊,證實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已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根據新華社發出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江澤民是因為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在2022年11月30日下午12時13分病逝,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主席。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其為「站上中國權力最高峰的紅色工程師」,新華社則說江的逝世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國際中心
2022-12-01 03:25
VIP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江澤民》六四後,江澤民在「小平同志」陰影下接班
2022年11月30日,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辭世,這位上海幫的大頭目,當年是如何因為六四事件爆發而「走向中央」?
邱近思
2022-12-01 02: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韜光養晦」「和平與發展」「戰略機遇期」已成過去式,專家深入解析二十大之後的中國外交
二十大結束一個月以來,中國外交以近年少有的主動姿態強勢回歸國際舞台。對於世界來說,中國未來五年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區與全球的和平、穩定、發展與繁榮。經歷了過去數年來中美關係的下滑,以及中國與發達國家關係的種種波折,觀察家們對中國的外部關係總體持懷疑情緒。
孫韻
2022-11-25 00:00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習近平對台灣打什麼主意?7位專家深入分析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不僅獲得了第三個任期,而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被他的親信們所把持著。把統一台灣當作自己政治遺產的習近平,在權力不會遭遇任何制衡的情況下是否會攻打台灣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美國之音
2022-10-30 23: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解放軍攻台時程
國安局長陳明通在立法院答詢時說,北京2023年可能「以戰逼談」,中共二十大召開以來,台灣、美國官方都更強硬關切中國會不會在近期內武力犯台、或增加對台灣的武力壓迫。美國眾議院議長裴若西(NancyPelosi)訪台後引發8月間海危機,當時台、美官方相對低調的發言;相較之下,才兩個月後台北和美府就提高了習近平對台動武的警告。到底解放軍真的準備好攻台?會在何時?
主筆室
2022-10-27 15:20
評論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的意識形態野心
習近平的雄心不只是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要實現現代化,而且要賦予中國的現代化以制度和文明史的意義和價值,也即他要在中國開闢人類的第二條現代化道路。
德國之聲
2022-10-21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再提「中國式現代化」,到底是什麼意思?
習近平的雄心不只是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要實現現代化,而且要賦予中國的現代化以制度和文明史的意義和價值,也即他要在中國開辟人類的第二條現代化道路。
德國之聲
2022-10-21 0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二十大》十九屆七中全會做最後凖備,修改黨章、主席團排名成看點
10月9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簡稱七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BBC News 中文
2022-10-10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將黃袍加身,以人事安排、思想洗腦、搧動危機感建成絕對權力控制體系
獨裁者都有絕對控制的慾望,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歷史上大獨裁者如希特勒、史達林和毛澤東,都想建立一個絕對權力的控制體系。習近平其實也有這種想法,即將舉行的中共二十大,會是他建立絕對權力的開始。
鄧聿文
2022-09-21 2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周永秦觀點:2027攻臺之辯
在兩岸軍事安全窗口的辯論中,2027是特有意義的數字,源自共軍建軍百年的紀念日與共軍軍事現代化成果的交卷日。美軍前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Davidson)去年三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工作報告中,預言臺海潛在衝突時程可能在「未來六年」,算起來即2027。無獨有偶,前參謀總長黃曙光也稱2027中共將同時擁有三艘航艦,為可能的犯臺時間點。美臺退將相繼背書,讓2027攻臺論甚囂塵上。
周永秦
2022-05-19 14:40
評論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永遠的領袖與憤怒的人民
在經濟下滑、民生維艱的當下,政績乏善可陳的習近平需要在黨內營造備受擁戴的氣氛和景象,以加強二十大連任的合法性。廣西區委的「永遠擁戴領袖、捍衛領袖、追隨領袖」,深圳書記的五個「始終感恩感懷總書記」,便由此而來。
德國之聲
2022-04-27 13:5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全文)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國際中心
2021-11-17 01:07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