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亓樂義觀點 文章列表
#
亓樂義觀點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中共戰略集中,強化邊海空防
最近中共演訓出現明顯趨向,突出來自海上方向威脅,把戰略重心放在廣義的邊海空防,以期在今後4年與川普政府戰略競爭期間,爭取戰略主動。
亓樂義
2024-12-17 05:40
評論
國際
專欄
亓樂義觀點:川普勝選 美國傑克森現實主義回歸
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O'Brien)今年6月在《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雜誌投稿指出,川普(DonaldTrump)非常推崇第7任總統傑克森(AndrewJackson)以及他的外交政策:當美國被迫採取行動時,要集中精力、強而有力,但要警惕過度擴張;川普堅持的不是教條,而是自己的直覺和美國的傳統原則。歐布萊恩說,如果川普勝選,「將會看到帶有傑克森色彩現實主義的回歸。」可見,川普並非半路殺出的一匹黑馬,美國歷史早已出現類似現象。
亓樂義
2024-11-12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向外延伸反擊是最好的防禦
8月6日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庫爾斯克州發動奇襲並占領一些土地。6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說,基輔試圖通過庫爾斯克州行動「改善其未來的談判地位」。又過6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軍的整體行動是盡可能摧毀俄羅斯的軍事潛力,並以最大限度進行反擊,包括在庫爾斯克地區「建立緩衝區」,意指減緩乃至解除俄羅斯從邊境地區對烏克蘭發動攻擊。這對未來的臺海戰爭意味著什麽?
亓樂義
2024-09-05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川普若勝選,會對中國揮拳嗎?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愛好拳擊。他很喜歡拳王泰森(MikeTyson)的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計劃,直到臉上被打中一拳。」意思是,拳擊場上變化莫測,要有被揍的心理準備,隨時調整策略。川普把拳擊心得上升到對外政策,堅信以實力維護和平,強調美國要有重拳出擊的能力,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給足美軍經費。
亓樂義
2024-08-02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普京會動用戰術核武器?
最近全球核武態勢發生兩件大事。俄羅斯5月下旬和6月中旬,先後實施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非戰略核力量(戰術核武器)演習。接著,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2024年《軍備、裁軍與國際安全年鑒》指出,隨著地緣政治關係惡化,全球9個核武國家對核威懾的依賴加深,導致世界核武庫的數量和類型持續增長,並在未來幾年加速。眼下最受關注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在烏克蘭戰場動用戰術核武器試圖扭轉戰局?其結果將對全球核武態勢帶來深遠影響。
亓樂義
2024-07-04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抵近威懾不等於抵近打擊
中共「聯合利劍-2024A」演習,是一次四面圍臺帶有模擬動畫認知作戰性質的抵近威懾演練,是在非戰爭時期和臺灣的克制驅離,以及美國沒有介入的情況下發生的,不是真正的戰場情境。如果中共誤把演訓期間的抵近威懾,當成戰爭階段的抵近打擊,將在實戰中鑄成大錯。
亓樂義
2024-06-11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當航母遇上無人機集群攻擊時?
5月1日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進行首次海試。它是世界僅次於美國福特號的第2艘電磁彈射航母。從技術上說,中國拉近與美國的代差;從作戰創新角度看,中美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
亓樂義
2024-05-08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決勝陸戰─烏克蘭反攻需營造轉折點
烏克蘭官方宣布,1月14日晚在亞速海上空,擊落1架俄羅斯A-50預警機並擊傷1架伊爾-22M空中指揮機。消息可信度高,這將迫使俄軍限制其特種飛機靠近作戰區域,甚或遠離烏克蘭領土,以至於降低戰場態勢感知能量,進而削弱對敵打擊力度。反過來說,這為烏克蘭陸上作戰和反攻提供有利條件。
亓樂義
2024-01-26 05:40
評論
國際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亓樂義觀點:《拿破崙》觀後感─再偉大也突破不了人性弱點
看完《拿破崙》這部史詩級電影,心想拿破崙會怎麼評價自己?他10歲進入布里埃納法國少年軍官學校。他曾說,天生就是一個軍人,天生就是發號施令。
亓樂義
2023-12-29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亓樂義觀點:「兩手對兩手」,習近平在「拜習會」中的本質思維
舊金山「拜習會」之後,中美升高的競爭態勢似乎得到緩和。但問題沒有這麼簡單。美國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國光指出,這是中共一貫的「兩手論」(或說兩手準備),起源於毛澤東在戰爭年代的做法。1949年後,中共直接把「兩手論」應用在對美關係。如果不懂「兩手論」,就看不透習近平的訪美本質。中美關係除了轉折,還有鬥爭。
亓樂義
2023-11-29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中美軍事交流中的認知差距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10月24日被習近平免去職務。《路透社》此前披露,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有望接任防長,這項任命可能促進中美軍事高層接觸與對話。但這不代表雙方軍事交流由此回穩,反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將處在危機管控階段,因爲雙方存在巨大的認知差距。以下幾例,可資佐證。
亓樂義
2023-10-30 0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以懾逼談、鋌而走「險」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表示,最近敵情出現異常。這不是突如其來,而是長期研析比較的結果。9月是共軍聯合演練的高峰期,尤其去年起出現以「封控」臺海為主軸、以「拒止」美日為策應的對臺演訓特點,藉以滾動完善對臺作戰方案計畫,逐次塑造犯臺有利態勢,至少持續到2027年或更長時間。
亓樂義
2023-09-27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八二三」歷史重現?
「八二三砲戰」是中共發動的第二次臺海危機,也是1955年3月臺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後第一場危機。毛澤東砲擊金門的主要目的,是試探美國協防臺灣的真正底牌,習近平想要統一臺灣所面對的困境與之相同。關鍵是如何面對美國介入。
亓樂義
2023-08-28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烏克蘭運用AI浴火重生
俄烏戰爭進入第520天。據歐盟外交部門起草一份內部文件顯示,建議歐盟未來幾年對烏克蘭做出全面安全承諾,繼續向基輔提供武器裝備、開展軍事教育與培訓、共享情報,以及協助烏克蘭與歐盟防務公司建立關係。同時,建議歐盟必須提供長期和可預測的財政支持,以便烏克蘭重建家園。看樣子,歐盟已有長期抗俄的心理準備。
亓樂義
2023-07-28 07: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烏克蘭大反攻的轉折時刻
今年6月初烏克蘭軍隊開始反攻,俄烏戰爭進入轉折時刻。其實俄軍也準備反攻,方向在烏東頓涅茨克州,和烏軍向南推進的試探性攻擊不同。雙方都想迷惑並調動對方。一旦採取大規模攻勢,失誤的一方,有可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亓樂義
2023-06-26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實戰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標準
俄羅斯曾自誇飛行速度10馬赫(10倍音速),能機動變軌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5月接連被烏克蘭使用愛國者飛彈成功攔截。這再次印證實戰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標準。不要迷戀所謂的殺手鐧武器,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個別武器再先進,若不在體系中發揮作用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亓樂義
2023-05-26 14: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結構性障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訪俄後,是否提供普京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內的額外軍事援助?引起俄方分析人士廣泛討論,其中以中國事務專家瓦維洛夫(NikolaiVavilov)講得最妙。
亓樂義
2023-04-10 1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擊落監視氣球 美國不再容忍中國灰色戰術
2月4日美國F-22戰鬥機發射新型響尾蛇飛彈擊落中國監視氣球的效應持續發酵。美方確信氣球並非民用,百分之百是「監視」氣球,具有情報蒐集能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打算訪問中國,因高空氣球事件而打住,他說該事件是對美國主權和國際法的明顯侵犯。
亓樂義
2023-02-20 14: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兵推重在過程,不在於結果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1月上旬公布一項名爲《下一場戰爭的第一場戰役-模擬中國入侵臺灣》的兵棋推演報告,引起廣泛關注。這次兵推以模擬中國2026年兩棲入侵臺灣為想定。時間愈長,戰況愈慘。
亓樂義
2023-01-30 14: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沒有白吃的午餐
日本政府12月16日在內閣會議,通過新修改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大安全保障文件。日本《共同社》指出,新安保政策解開長年的封印,賦予日本擁有以自衛為目的而摧毀他國疆域內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可以說,日本多年奉行的「專守防衛」政策已流於形式,開始從被動防衛轉向威懾反擊。
亓樂義
2022-12-26 14: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