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事件視界望遠鏡 文章列表
#
事件視界望遠鏡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科技
思沙龍》從黑洞觀測談台灣基礎科學優勢 陳明堂:成為關鍵少數比攀比重要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7日舉辦「星空仰望共此時—從黑洞研究看兩岸的科學投入」,邀請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明堂發表演說。陳明堂以過去黑洞觀測的國際合作經驗指出,台灣不需要和大國互相比較,重要的是成為「關鍵少數」,發揮靈巧特性並培育有遠見的人才,才能提前為未知的未來做好準備。
羅立邦
2022-09-18 17:30
新聞
國內
思沙龍》科學能超越政治?中研院研究員周六細說兩岸合作的黑洞研究
台海局勢劍拔弩張,不過兩岸科學家過去也曾一同投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成功捕捉到人類首張黑洞影像,不分國籍、種族、信仰的追逐宇宙真相。2022年龍應台基金會第5場「認識中國」系列思沙龍講座將於17日舉行,並邀請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明堂,探討兩岸科學是否有超越政治的可能性。
鍾秉哲
2022-09-14 16:40
國際
科技
質量超過400萬個太陽,看起來卻像一個甜甜圈!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真面目揭曉
天文學界再創新猷,揭示銀河系中央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真面目,它的質量超過400萬個太陽,形成無比強大的重力場,足以扭曲空間與時間,連光線都無法逃脫。但一部分物質被黑洞吸引時,會被加熱到極高的溫度並且噴出,因此可以觀測。
閻紀宇
2022-05-13 08:19
新聞
國際
科技
2020年回顧》TikTok和華為、諾貝爾獎、ZOOM成疫情贏家、太空探索新紀元......一文掌握年度科技大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繼續主導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絲毫停滯,星辰人間、虛擬空間,人類繼續科技攀登。
BBC News 中文
2020-12-31 07:00
新聞
國內
中研院主導北極圈重要天文望遠鏡 中山教授:可呈現更清晰黑洞影像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3位解開宇宙神秘現象「黑洞」的科學家獲得,此項發現對人類探索宇宙可說是邁進一大步。而中山大學物理系去年參與了中研院天文所加入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團隊,拍攝到人類歷史上第1張黑洞照片,亦是一大突破。參與該項計畫的中山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郭政育提到,過去都只是間接證實黑洞存在,如今已有照片佐證。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觀測的銀河系中央黑洞,EHT也有拍攝到,之後將會發表第2張影像。
郭怜妤
2020-10-07 22:58
新聞
國際
財經
歷史
科技
自駕車問世、登陸月球背面、拍到超大黑洞、女總統與同婚合法化......回顧2010年代的「第一次」
隨著2020年即將到來,意味2010年代要畫下句點,而在這10年期間,民主政治、性別平等、科技發展等領域都有許多的「第一」成就,像是Waymo研發全球首部自駕車、蘋果推出自家首部平板電腦iPad、南韓是首個推動5G網路的國家,而日本與歐洲是首個面對嚴重少子化問題的地方;至於性平領域,台灣選出首位女總統,同時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簡恒宇
2019-12-31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BBC「2019全球百大女性」出爐:中日韓5位女傑榜上有名,台灣連續兩年掛蛋
人類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由英國BBC評選的「全球百大女性」2019年名單15日揭曉,東亞入選者多數奮力打破性別枷鎖,包含日本「相撲小姐」今日和、發起「拒穿高跟鞋」的演員石川優美,以及南韓致力打擊兒童與性犯罪的鑑識心理學家李水晶等人。學術與科技領域的獲選女性,則以太空探索、人工智慧與環境鬥士為主,女性正在讓人類一窺未來社會的無限發展。
王穎芝
2019-10-16 17:00
風影音
國際
2019年諾貝爾獎》量子糾纏?探索宇宙?物理學獎得主即將揭曉,「諾獎風向球」預測這三人將得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於今(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最快將於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宣布得主人選。去年由美國科學家艾許金(ArthurAshkin)、法國科學家穆胡(GérardMourou)、加拿大科學家史崔克蘭(DonnaStrickland)3人共獲殊榮,得獎原因是3位物理學家「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獲至突破性發明」。
鍾巧庭
2019-10-08 08:10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從國防跨界天文,中科院參與黑洞觀測,險淪北極熊大餐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於四月十日呈現在世人眼前,在中研院所舉行的記者會中,中科院跨國計畫主持人韓國璋受邀出席現場。他和全球觀眾一樣,看到照片時發出驚嘆聲:「哇!原來黑洞長這樣子。」
蕭介雲
2019-04-25 12:00
新聞
國內
科技
「黑洞觀測計畫」台灣團隊最年輕成員年僅22歲!頂寒風、躲北極熊,只為這項偉大探險
全球首次拍到「黑洞」影像,宣告人類科學進展邁向嶄新里程碑。參與此跨國計畫的台灣團隊裡,年紀最輕的錢玟澤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他大學期間就學會了4種程式語言,並擅長運用資料探勘、機器學習、數值計算及數值模擬等技術,處理天文物理的科學問題,為這次的黑洞觀測計畫奠定堅實基礎。
朱冠諭
2019-04-16 21:50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科學界也難逃性別歧視歪風?世界首張黑洞照片「功臣」引發爭議 女科學家慘遭網軍攻擊
本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公布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其中鎂光燈焦點多放在「打造演算法」的女科學家布曼身上,稱她讓黑洞成像成為可能。隨後卻有匿名網友在社群平台Reddit發文,指稱團隊使用的演算法大部分是由另一名男同事完成,布曼根本浪得虛名,大批「厭女」網軍也因此發動攻擊。被指為「無名英雄」的當事人與計畫領導人出面澄清,希望大家不要讓性別歧視抹煞女性在科學領域的成就。
陳鈺臻
2019-04-15 11:10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黑暗邊緣的光線照亮一切!人類首度看見的黑洞有名字了「Powehi」:讚嘆無窮的造物源起
本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利用世界各地八座望遠鏡組成網絡,讓5300萬光年外的巨大黑洞首度現身世人眼前。由於黑洞體積約為地球的300萬倍,過去科學家僅稱它「怪獸」,但無以名狀的龐然巨物如今有了個夏威夷名字「Powehi」(波維希),意指「無窮創造的深美源頭」。
陳鈺臻
2019-04-13 16: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太空探索與民族主義─看台灣被認同的渴望
「記得仰望星空,別低頭看腳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陳賀煦
2019-04-13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聲稱擁有黑洞照、五星旗版權、把毛澤東標為獨裁者、台北標為「首都」……「視覺中國」惹上大麻煩!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誕生為人類天文學重大成就,但11日卻有網友發現,中國最大的視覺素材版權交易網站「視覺中國」將其列為版權圖片,要求「付費使用」。根據中國《每日經濟新聞》指出,首度公布這張黑洞照片的歐洲南方天文台表示,「視覺中國」從未與他們聯繫、取得版權,更無權出售照片牟利。
蔡娪嫣
2019-04-12 18:30
新聞
國際
比太陽大65億倍的神秘黑洞!當史上首張照片亮相,人類之前的猜想是對是錯?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一個位於十分遙遠的星系的黑洞,並在全球同步公開照片。
BBC News 中文
2019-04-12 11:50
風影音
國際
要不是她,人類恐怕還看不到黑洞:年僅29歲,開發演算法的美國女科學家布曼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昨天公布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矚目。這項研究成果的功臣是年僅29歲的電腦科學家布曼,她所開發的演算法讓黑洞照片成為可能。
中央社
2019-04-12 11:26
風生活
科學
世界
多虧了她,人類才能拍到史上首張黑洞照!開發演算法的「幕後大功臣」曝光,竟年僅29歲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前天公布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矚目。這項研究成果的功臣是年僅29歲的電腦科學家布曼,她所開發的演算法讓黑洞照片成為可能。
中央社
2019-04-12 19:12
新聞
國內
黑洞照片首曝光 台灣團隊支援3座望遠鏡助觀測
中研院參與跨國計畫,今(10)日晚間發表首張黑洞影像,共8座望遠鏡參與觀測計畫,中研院除了支援運轉其中3座望遠鏡,還負責資料成像處理和黑洞模型電腦模擬。
中央社
2019-04-10 23:27
新聞
國際
國內
中研院有貢獻!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公布 黑洞研究跨一大步
科幻電影裡從黑洞穿越時空的情節屢見不鮮,這是因為科學界推測黑洞有彎曲時間和空間的特性,而黑洞密度大、引力強,光線無法穿透,更增添觀測的難度。
中央社
2019-04-10 22:00
新聞
國際
國內
黑洞曝光全球記者會 中研院線上直播[直播]
中研院去年以格陵蘭望遠鏡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主要是希望可以拍到第一張黑洞剪影,藉此研究黑洞周圍物質吸積的機制等。
中央社
2019-04-10 21:0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