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華民國國民 文章列表
#
中華民國國民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即時
聽中國國歌起立了!退役少將挨罰「月退俸砍75%」連5年 國防部這樣說
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主委、退役少將臧幼俠被爆出,於今年8月前往香港參加活動時時,當活動播放中國國歌時,沒有選擇迴避,並起立聆聽。
蘇琬淇
2024-10-15 17:0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以台灣人為榮也是中華民國國民
最近台灣藝人在大陸地區的中國人認同及表態,又引起我們的一陣熱議。生活及住在台灣地區,有國有家,也有憲法及國籍法,明定我們的國號,竟然還有國家認同的紛歧,及人民應歸屬何名稱的紛擾,是台灣人,或者是中國人之爭,挑動部分人士的敏感政治神經。
許銘文
2024-06-02 05:40
新聞
政治
公教軍警消聯合相挺 侯友宜開支票:當選後全面檢討退撫辦法
中華民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今(13)日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舉行團結大會,逾千名退休公教軍警消到場,把會場擠得水洩不通;總會長劉盛良、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台北市長蔣萬安皆到場力挺。侯友宜承諾,未來一定會全面檢討升遷人事制度及《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讓大家能夠得到有尊嚴、合理的生活環境。
鍾秉哲
2023-07-13 20:42
評論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廖元豪觀點:行政院空轉一大圈,大陸人民依然適用國賠
為了不讓大陸人適用國賠,行政院最近發了一個函釋,大張旗鼓說「大陸人民不是中華民國國民」。但結果一點兒也沒有改變法律的規定:大陸人民還是適用國家賠償法!行政院這個函釋,語焉不詳又有違法嫌疑,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宣傳兩國論,讓支持「一邊一國」的人爽一下。問題是,這些開心的人,恐怕都被詐騙了。
廖元豪
2023-05-31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意義超越蔡英文「訪美」!德國漢學家呂恆君細數馬英九「登陸」成就
4月7日,馬英九一行結束於中國大陸12天的訪問,自上海返回台北。這不僅是73年來中華民國領導人首次「登陸」之行,也是73年來中華民國領導人首次在大陸宣示中華民國主權。其深遠的歷史性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即將進行的台灣大選,而更多在於中美冷戰的大時代風雲之下,作為傳統的「親美派」中華政治人物,其如何巧妙地在威權體制內部踐行並引導民主改革的希望。這或將暗示著一個新的時代帷幕將徐徐拉開。
德國之聲
2023-04-09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看到太多香港人被移民署玩死!」在台港人為何對台灣政府失望、為何考慮「二次移民」
隨著台灣收緊相關移民政策,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國家,BBC中文訪問多名當事人和學者,了解他們移居台灣故事背後的困難與政治角力。
BBC News 中文
2023-01-21 11: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辛亥雙十111年─談談大家心中不同的中華民國
明天是10月10日,即武昌起義111年的紀念日,然而在滿清被推翻滿111年的今天,到底什麼是中華民國,兩岸人民尤其是台灣人民內部還存有巨大爭議。最常見的爭議,就是到底中華民國還代不代表中國,與1949年以前大陸的歷史還有沒有連結。部分台灣人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乾脆放棄了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轉而成為台獨或者中共的支持者。
許劍虹
2022-10-09 15:20
新聞
政治
秦剛出席飛虎隊展覽「夾克省略中華民國國旗」 國民黨批:明顯違背史實
中國大陸駐美國大使秦剛4月9日出席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舉辦的「飛虎隊80周年紀念圖片展」,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黨史館主任林家興12日表示,當秦剛穿上飛虎隊夾克出席飛虎隊活動,夾克背面卻沒有中華民國國旗,明顯違背史實。而在提到「中美並肩作戰」時,對於當時是誰領導抗戰和指揮飛虎隊作戰隻字不提,反映出對於這段歷史工具性的使用和片面詮釋時的論述薄弱和心虛彆扭,難怪美國官方和民間反應相當冷淡。
潘維庭
2022-04-13 04:06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民黨再起「促統」路線已定?蔡詩萍嘆:深藍被中共統戰手法玩弄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上周落幕,主張「反獨促統」的孫文學院總校長張亞中最終以第2高票落選。但媒體人蔡詩萍表示,反獨促統已經促成一條國民黨深藍路線的復活,要反獨當然可以,只是必須注意,促統也並非藍營支持者主流的意見。而「支持統一」和「支持促統」也是兩回事,呼籲國民黨別把自己的路走死了。
郭怜妤
2021-10-04 08:5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姚人多專欄:江啟臣的國民黨可能同時被美中唾棄
中國國民黨慶祝雙十國慶的方法滿特別的。韓國瑜說:「國家幾十年從沒有像此時此刻風雨飄搖與危險。」前總統馬英九批評民進黨執政下的國慶日相關設計不見國旗,紀元方式也不對;立院黨團總召林為洲則在個人臉書上詢問網友,中國國民黨是否應該要把黨名中的「中國」去掉。
姚人多
2020-10-14 15:30
新聞
政治
國民黨「去中化」惹議 梁文傑酸:不如改「中華民國國民黨」
2020年初總統大選失利後,國民黨再度出現改革聲浪。立院黨團總召林為洲日前提到將黨名「中國國民黨」中的「中國」二字刪去,引發部分藍營支持者的不滿。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梁文傑今(11)日更在臉書上發文調侃,直接拿掉中國二字是不可能的,改為「中華民國國民黨」比較有一點可能。
郭怜妤
2020-10-11 18:08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放棄統一,國民黨永不能執政
中國國民黨的未來,不是孫中山先生決定,更非蔣中正指定。孫蔣兩人都是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頭人,但在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取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消滅」,台澎金馬不是中共未統一的領土,而是中華民國主權台灣化的重要根基。國民黨的兩岸主張,只要不放棄統一,代表大中國意識形態仍然繼續存在,妄想兩岸統一而能成為世界超強。
林青弘
2020-09-22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林宜正觀點:「台灣國民黨」
在多數民眾認同自己的國家稱為「台灣」的今天,主要政黨中居然有個「中國」國民黨是極其荒謬的事。
林宜正
2020-06-14 06:30
風生活
風歷史
蔡英文PO全台最狂開箱文,兩顆「傳國之寶」曝光!竟從民國18年用到現在
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宣誓、接下中華民國之璽、榮典之璽後就任,她在IG介紹這兩顆重要印信,說到「中華民國之璽代表國家的印信,用於國書、領事證書等外交事務文件;榮典之璽是國家元首授予榮典的印信,用在勳章證書、褒揚令等」。
柯翎肇
2020-05-21 21:07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用史觀看郝柏村才能思索台灣與下一代未來
高齡101歲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2020年3月底過世,他的離去當下除了國民黨肯定外,民進黨一些人士,還有國防部和總統府都認定其有一定功勞,當然這在另一方面而論,政府此時的說法除了有安定軍心,肯定軍人對國家貢獻外,也是不願意捲入泛政治的口水。但在台灣民眾心中,又或者是相關新聞報導讀者留言,那只能用兩極而論。
張勳慶
2020-04-07 05:10
新聞
政治
建議國民黨改名「中華民國國民黨」 施明德讚蔡英文有志氣的總統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昨(20)日出席年前假釋出獄的美麗島世代戰友、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張俊宏洗塵宴。施明德席間不但稱讚總統蔡英文BBC專訪「像個有志氣的台灣總統」,認可在美豬、美牛議題適度妥協,以換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和自由貿易協定(FTA)。施也暗酸地表示,自己在夢中想到國民黨可改名「中華民國國民黨」,「仍能簡稱『國民黨』既能切割和北京的掮客角色,又能堅持你們的中華民國立場。」
顏振凱
2020-01-21 16:56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國民黨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向共產黨投降」在香港慶祝雙十節的國民政府遺民:我已不是國民黨的人了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中華民國旗幟在香港屯門區的中山公園冉冉升起,約莫一百多人手中揮舞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高唱《中華民國國旗歌》。
BBC News 中文
2019-10-11 10:45
新聞
政治
未來數位身分證擬拿掉國旗?藍委激動淚訴「深深傷害僑胞的心」,不排除提公投
未來數位身分識別證是否顯現國旗,引起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蔡政府不得「去中國化」,進行消滅中華民國及實現台獨的行為。立委童惠珍講到激動處,更哽咽落淚,痛批執政黨急於消滅國旗及國號,深深傷害海外僑胞的心。
周怡孜
2019-03-20 14:42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上的今天》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失守大陸江山,迫遷台灣
中華民國首都在哪裡?南京?台北?這個問題要回到69年前,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爆發第2次國共內戰,節節敗退的國民政府一路從原本中央政府所在的南京撤退,中間經過廣州、重慶、成都,最後在12月7日這天迫遷到台灣台北,並在遷台後3天開始辦公,一直持續到今天。
簡恒宇
2018-12-07 07: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灣雙十節另類風景:僑胞回國健檢
台灣在10月10日慶祝「中華民國開國國慶」,從10月7日起為期4天的連假。雖然與中國的「十一」長假相比,景點人潮與出遊總人數可能相差甚遠,但在台灣各地的景點,包括九份、內灣、淡水等都出現許多出游潮。
德國之聲
2017-10-10 18:2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