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美貿易大戰 文章列表
#
中美貿易大戰
約 2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原本8成要跟美國買…中國自家挖到寶「超珍貴1物」冒3500萬噸!以後得聽他們的
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中國傳出重磅消息指出,近期發現高達3500萬噸的高純度石英(HPQ)礦藏,由於高純度石英是半導體、光纖、太陽能等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這項發現被視為北京掌握全球科技供應鏈新武器,對美國及西方國家構成戰略性挑戰。
王宇薇
2025-04-27 15:59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要145%,美中誰會贏?他曝美國關稅煞車難擋GDP衝擊:賴清德還在脫中入北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對等關稅政策,於9日實施後不到一天急出現政策大轉彎,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總稅率已達到145%,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升溫。醫師沈政男表示,股市雖昨日反彈,但今天的氣勢已經削弱,因為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他指出,據國外機構預估,即便川普關稅政策踩了煞車,但美國今年GDP的影響仍將高於中國,台灣的中國政策應更加彈性,才不會自廢武功。
李瑋萱
2025-04-11 10:42
新聞
政治
財經
賴清德投書彭博有幫助?醫提「只有台灣這麼做」:不用下跪,川普就自己縮回去了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髮夾彎,今(10)日凌晨宣布對多數國家暫停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課徵10%關稅,同時將對中國的關稅即刻提高至125%,此舉雖引起股票飆漲,但不確定性仍持續延長。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已經派談判代表過去美國,問題是,總統賴清德都投書《彭博社》,公開說一切配合了,還要談什麼談?
李孟恩
2025-04-10 15:52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川普1.0的第一次美中貿易戰怎麼開打 雙方起手式為何
川普在「解放日」宣布將對全球課以高趴數關稅,據說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Bessent)的說法,已經有70多個國家聯絡白宮將展開協商,不過喊了10多年「大國崛起」的北京,當然很難「低頭」,結果和川普展開一場類似菜市場拍賣會的關稅稅率喊價胡鬧嘴砲戰。
陳錦稷
2025-04-09 09: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觀點
張宮熊觀點:「築高牆、廣積糧」─川普2.0美債政策成敗關鍵
川普在眾人意料之外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可以稱得上是王者歸來!
張宮熊
2024-11-29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兆希觀點:官場現形記─現代版靖康之恥
民進黨的官場跟晚清末年的貪腐官場比起來,誰優誰劣,該如何比較,是一個大哉問。但是歷史上國運的發展往往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創造時勢,也就是當台灣四周圍國家都在戰亂,台灣從民國34年後就開始努力發展經濟,雖然一切從零開始,但是歷史的機會與機運卻很容易就往台灣靠攏,造成台灣自然地抓到筆電與電腦的崛起機運
鄭兆希
2024-09-17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兆希觀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窮忙台灣
最近民眾黨的家務事很熱鬧,佔據媒體與民嘴大部分口水,汗牛充棟,新聞熱度之高,搞得筆者以為現在是柯文哲在當總統,民眾黨在執政,甚至總統夫人現在應該是陳佩琪。
鄭兆希
2024-08-19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台灣付了保護費就不會被美國拋棄嗎?
2024美國總統大選在刺殺事件後,川普聲勢看漲幾乎篤定已將重回白宮,川普的孤立主義、美國優先政策未來將主導世界局勢,靠美國支撐下來的烏克蘭戰場很快會被迫結束,南韓面對北韓的核武威脅不會再有免費的午餐,而台灣恐怕最後會被犧牲,只要不發生戰爭,台灣只能捧錢跟川普說話,川普選擇范斯做為副手搭檔,而他正是川普的複製人、死忠的最佳命令執行者,「美國利益」才是川普政府的核心,台灣在川普眼裡只是筆尖,只是對抗中國的螺絲刀,其他甚麼都不是。
王義雄
2024-07-23 06: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美調高中國電動車關稅反而傷到自己?陳鳳馨分析關鍵轉折點在歐盟
美國5月14日宣布對中國商品祭出新一輪關稅措施,其中就包刮將中國電動車關稅由原本的25%調高到100%。不過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卻指出,美國調高中國電動車關稅,可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甚至砸了自己的腳;會不會產生後續影響、中美角力的關鍵,其實是在歐盟。
駱肇樑
2024-05-19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藍綠惡鬥的前世今生─統獨篇
藍綠惡鬥是台灣人民心中永遠的痛,也是台灣最大的毒瘤,造成台灣兩黨惡鬥更甚於其他民主國家,已經鬥到達理盲的程度,也就是完全沒有一點點理性溝通的可能,雙標、謊言、指鼠為馬、掛牛頭賣鼠肉、甚至偽君子到道貌岸然的表面下早已是男盜女娼,集合所有政客惡劣的品格,就是一本厚黑學大全,台灣政治還要讓這樣的兩黨繼續毒害台灣多久,台灣人民才要清醒過來?有甚麼政客就有甚麼樣的選民,選民不清醒過來,當然政壇就會持續混亂與混濁。因此,筆者要點出藍綠兩黨的荒謬,期盼台灣能盡快走入成熟有序的民主,回歸政治常軌。
鄭兆希
2023-12-19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國封鎖中國半導體,最大「破口」是台灣?BBC談台廠對美中晶片戰的因應之道
美中晶片大戰越演越烈,台灣一向被視為「美國隊」的重要成員,但月初傳出有台廠協助中國電子巨擘華為在廣東深圳興建晶片廠,消息在台灣政壇及科技界捲起千堆雪。
BBC News 中文
2023-10-19 08:0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兆希觀點:郭董的總統夢─歷史罪人或是非綠聯盟救星?
最近政論節目討論的熱門重點,少不了郭台銘─台灣阿銘的準選舉動作,如果台灣阿銘堅持為國為民參選到底,到底結果會變得如何?先講結論,筆者的看法是有機會促成非綠整合與台灣民主的進化,從此優秀人才參選總統不再是夢想,也不是兩大黨的特權,論述如下
鄭兆希
2023-07-25 06: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余伯泉觀點:華語留學產業評鑑形式主義與警總化
華語是全球第2大語言,只有台灣與中國以華語為主,中國專制,台灣民主,因此華語留學是台灣獨特產業,有護城河的教育觀光戰略產業。其次中美貿易大戰連動政治經濟結構改變,台商回台設廠,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但是在少子化海嘯的人口結構下,台灣的勞動結構已經不是缺工而是「嚴重缺工」。這三個結構因素交錯下,2022年國安會與國發會要求教育部、僑委會倍增外國生來台成為台灣未來的中階技術幹部,「華語留學產業」的重要性清楚浮現,一個新觀念也更清楚顯現。
余伯泉
2023-02-17 14: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麥卡錫春季訪台是福還是禍?論中美終須一戰下的台灣思維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打算來台訪問又引起了一波漣漪,綠營當然張開雙手歡迎,藍營趙少康先生表示:不能玩完了就拍拍屁股跑了,留下爛攤子給台灣收尾,擔心繼台海中線消失後,下一步難道要進到台灣海岸線?上一回斐洛西訪台,藍營反應分岐,朱立倫與馬英九都表示歡迎,但也有很多聲音,包含美國訪台口惠實不惠、只會引發台海戰爭疑慮、美國政治人物都是為了錢來台等等。
鄭兆希
2023-02-01 15: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闕志克觀點:台積電如何趨動臺灣製造業加強資安防護力
為提升其整體供應鏈資安防護強度,台積電不僅加強公司內部資安防護機制及管理制度,並主動訂定「供應商資安評鑑標準」,於2021年先要求供應廠商以問卷形式檢視12類潛在資安風險與弱點,執行自我資安評鑑;到2022年2月更進一步要求供應商作第三方資安評鑑。根據這兩類評鑑結果,台積電協助供應商擬定資安改善計畫並定期追蹤其執行成效。截至2022年11月底,在639家供應商中有418家獲得最優級,而277家於6個月內提升了1到2個資安等級。
闕志克
2023-01-12 14:5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都是晶片股,為何三星比台積電早1年崩跌?答案在這種半導體:三星出現大量庫存
每到年底,都會有很多人要求我預測明年的市場前景。
樂金文化
2023-01-06 17:40
新聞
國內
台灣稀土聯盟改選 海中雄當選新任召集人
2022年12月22日,台灣稀土暨稀有資源應用產業聯盟(簡稱:台灣稀土聯盟)改選,第八屆召集人由海中雄出任。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12-23 22:5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兆希觀點:兩岸執政黨不約而同從一屍五命到五馬分屍
標題雖然有點驚悚,但對兩岸的未來期待卻是樂觀的,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鄭兆希
2022-12-11 15:1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兆希觀點:讚揚不夠賣力,即將是一種罪行
網路評論家朱學恆的一場演講,慷慨激昂又不疾不徐的說出如下的古老金句:
鄭兆希
2022-10-19 14:40
評論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裴洛西來台的福與禍─美中台走勢分析
裴洛西訪台這可是台灣一等一的大事,原因無外,因為中國動用嘴皮子將此事的嚴重性拉高到動搖國本與民族自尊的絕對高度,毫無退讓空間,斬釘截鐵,這讓台灣顯得有點為難,到底有沒有必要為了這件小事惹惱中國到此地步?甚至連美國總統也放軟語氣,不願意火上加油,將責任推給裴洛西。美國國防部也低調宣稱必要派一個空軍中隊護衛裴洛西,但也不敢放話中共,有本事你打打看。
鄭兆希
2022-08-03 15: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