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第五屆科學教育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素在主題報告上列出35項中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中國「科技日報」有報導包括半導體(光刻機、晶片、光刻膠);面板(真空蒸鍍機、ITO靶材、25微球);通訊電子(手機射頻元件、高端電容電阻);機器人(觸覺傳感器、機器人演算法);軟體(作業系統、核心工業軟體、航空設計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航太(飛機發動機短艙、適航標準、航空鋼材、火箭發動機高強度不鏽鋼);電動車(自駕車光達、鋰電池隔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生技(新藥iCLIP技術、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醫學影像設備元件);交通運輸(重型燃氣輪機、鋼軌銑刀、柴油高壓共軌系統);水下科技(海纜水下連接器、水下高端焊接電源);機械製造(高端軸承鋼、高壓柱塞泵、超精密拋光、隧道掘進機主軸承、環氧樹脂)等,以及60餘項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