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東歐 文章列表
#
中東歐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川普2.0還有1千天,接下來將出訪中東歐洲,關稅大棒暫歇?台灣鬆一口氣?
川普上任已經屆100天,根據各方民意調查,川普支持率直落,已經成為70年以來百天表現最差的總統,川普任期還有一千多天,接下來,他的注意力也許會從關稅移開。
金牛幫幫忙
2025-05-02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莫迪對中國遞出橄欖枝!川普讓地緣政治陷入高度不確定,莫迪希望印中關係解凍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積極評價印度與其長期競爭對手中國的關係。他表示,中印爭議邊界已恢復正常,並呼籲加强兩國關係。
BBC News 中文
2025-03-24 20:1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軍事
俄烏戰爭與中東歐國家政策立場:《分裂的世界》選摘
本文以軍事、能源、外交三大面向統整中東歐國家於俄烏戰爭時期的基本立場,將這些國家軍事立場再細分為致命性武器、非致命性武器提供與不提供援助等三種回應方式;從能源立場區分這些國家政策走向,將這些國家立場再細分為禁止進口俄國天然氣、未宣布是否禁止俄國天然氣進口與繼續進口俄國天然氣三種回應方式;最後,透過聯合國大會的譴責案釐清這些國家的外交立場,將這些國家外交立場再細分為同意譴責俄國與反對譴責俄國兩種立場。根據上述分類,本文初步得到的結果如表1。
楊三億
2023-11-23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極右翼候選人遭踢爆與北京關係密切 《外交政策》:中國願意資助
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德國民眾對中國的負面情緒上升。然而,德國媒體「T-Online」1日報導揭露,德國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明年歐洲議會選舉候選人克拉與中國影響力網絡有著廣泛的聯繫,《外交政策》指出這是中國在中東歐獲得影響力模式的一環。
廖綉玉
2023-10-04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拉脫維亞學者:中國與中東歐的「16+1」合作,目前已淪為「殭屍機制」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所謂的「16+1」合作機制一度被中國視為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成功實踐,但是在立陶宛2021年退出了這一機制後,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也退出了。地區一位中國問題專家說,這一機制目前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並分析了波羅的海國家先加入後又退出這一機制的原因。
美國之音
2023-07-21 14:34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李雨鍾專文:無根困境、中東歐的泛運動與無國者─《極權主義的起源》導讀
分析至此,我們可以將本書三部分的關係重新理解為:催化劑的調製→各元素的匯集→極權結構的出現。下面我們再對這背後的論述線索,稍微做一點整理。
李雨鍾
2022-12-30 12:50
新聞
國際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日經亞洲》:中國持續失去中東歐盟友 背後原因是挺這個國家惹眾怒!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超過9個月,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但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並持續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日經亞洲》指出,這讓越來越多曾遭受俄羅斯嚴厲政治鎮壓及地緣政治野心之苦的中歐及東歐國家疏遠中國。
廖綉玉
2022-11-05 04:00
國際
兩岸
派特使出訪卻換來2國退出「16+1」機制 中國在中、東歐外交為何受挫?
繼立陶宛2021年宣布退出中國主導的「17+1」機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11日也決定退出,使得該機制剩下14個中東歐國家參與。波蘭葛萊米克基金會高級專家卡欽斯基撰文指出,顯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重新定義全球地緣政治,對中國在中東歐的外交首當其衝。
簡恒宇
2022-08-19 0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16+1機制再「-2」!跟隨立陶宛腳步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宣布退出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合作機制再度受到考驗。繼立陶宛去年宣布退出中國主導的17+1合作機制後,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10日也宣布退出該機制。
德國之聲
2022-08-12 23:30
國際
兩岸
立陶宛和台灣關係受質疑 學者解析2個主要原因
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在立陶宛國內引發熱議,不只總統諾賽達曾說,讓台灣代表處以「台灣」為名促使中國報復的原因,最大在野黨「農民及綠色聯盟」也要求國會通過決議,確認立陶宛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不過旅居台灣的外籍學者葉皓勤指出,由於諾賽達與總理希莫尼特是政治對手,加上農民及綠色聯盟不滿執政時的政策被推翻,才導致掀起這些爭議。
簡恒宇
2022-06-16 0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台灣才是真正的夥伴與朋友!斯洛伐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我們應逐步退出中國「16+1」機制
2022年適逢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機制「17+1」10周年,且中國4月派出特使霍玉珍出訪包括斯洛伐克在內的8個參與國,而來台灣訪問的斯洛伐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歐舒斯基8日表示,他個人認為要退出此機制,但是以降低參與層級和程度,逐漸淡出。
簡恒宇
2022-06-09 02:28
國際
兩岸
友台國家捷克即將出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將強化與印太國家互動
中歐國家捷克將於7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而捷克智庫「國際事務協會」研究員傅賢毅和台灣世代智庫研究員葛露晞均撰文指出,身為內陸國、沒有海軍的捷克,將會跟上歐盟的印太戰略腳步,強化與印太國家的互動,不過尚未表明對台灣的外交政策是否有變。
簡恒宇
2022-06-02 04:00
國際
兩岸
中國與中、東歐關係為何惡化?波蘭學者:北京認定當地國家低度開發、無主見、受外部勢力左右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機制「17+1」已滿10年,中國先前派出特使霍玉珍出訪其中8國,但目的地之一的捷克日前表明,正對該機制考慮「所有選項」,即包括像立陶宛一樣退出。波蘭中國專家詩麗娜撰文直言,中國至今仍把中東歐視為開發程度低、無主見,且深受外部勢力左右的區域。
簡恒宇
2022-05-25 03:0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獨家》流亡烏克蘭學生來台念書?戰事開啟與中東歐往來契機 波蘭向我尋求協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撼全球,但戰事也意外成為台灣拓展中東歐國家契機。據指出,接受最多難民的波蘭,透過管道向我提出能否協助安置流亡的烏克蘭高等教育學生,人數可能破百;我方對此有高度意願,政府相關單位刻正研議。未來台灣的大學,可能會看到因戰事流亡來台就讀的烏克蘭學生身影。
顏振凱
2022-03-25 20: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打鐵趁熱!藉《中歐投資協定》阻擋美國聯手歐盟 中國再出手中東歐舉行峰會
中國與歐盟2020年12月30日談成《中歐投資協定》,旨在強化雙邊企業進入各自市場的管道,儘管該協定仍待歐洲議會審議通過才生效,加上協定只適用歐盟成員國,中國想要藉由談成協定的良好氣氛,在2月和中東歐17國舉行元首峰會,同時向美國新總統拜登傳遞中國及全歐洲關係強健的訊號。
簡恒宇
2021-01-25 07:10
新聞
國際
歷史
龐畢歐中東歐四國行:強調中俄威脅,支持捷克議長訪問台灣
俄羅斯,特別是中國近些年來積極在中東歐地區活動。遏制中俄影響,成為這次美國國務卿龐畢歐中東歐四國之行的主要看點。東歐國家期望依靠美國的推動和幫助,能再次珍視民主價值觀。
美國之音
2020-08-14 21:10
新聞
國際
駐軍問題讓美德關係不愉快 國務卿龐畢歐出訪中東歐取暖
美德雙邊關係因駐軍等問題趨緊之際,川普政府首席外交官、國務卿龐畢歐(MikePompeo)即將動身前往位在中、東歐的友善國家來取暖。
中央社
2020-08-09 18:00
風生活
大爆發!東歐、中東、北非等42國旅遊警示提升至三級,凡入境一律居家隔離14天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再度新增42國旅遊警示,預計從17日0點起,包含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進行所有非必要旅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0-03-16 21:48
新聞
國內
新冠肺炎》東歐、中東、中亞及北非共42國與1地區 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警示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各地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宣布,17日零時起,將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籲國人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
盧逸峰
2020-03-16 17:39
新聞
國際
財經
專家:法國趁勢崛起,德國集結中東歐國家抗衡,2020年將成為「歐盟大陸元年」
隨著英國脫歐,歐洲的勢力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客席評論作者BorisKálnoky認為,不僅是法德權力軸心發生變化,而且德國為了維護其在歐盟的影響力,也必將向中東歐地區轉移其勢力範圍。
德國之聲
2019-12-29 1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