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雜碎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早已成了遺物,曾經風行一時,最後被丟進餐飲歷史的垃圾堆中。還記得雜碎的人,只知道那是切碎的豬肉或雞肉,加入豆芽、洋蔥、芹菜、竹筍和荸薺,炒到所有食材都糊糊的,沒有味道,配白米飯吃,飯上面淋著黏糊狀的半透明醬汁。不過在十九世紀的紐約,雜碎的定義變來變去,根據最早的描述,雜碎是雞肝、雞胗,或許還有鴨內臟,加牛肚、豆芽、「真菌類植物」(大概是木耳)、芹菜、魚乾一起炒,或是其他廚師覺得可以搭配的食材,都可以加,包括香料和「抽」(也就是醬油)。王清福和其他記者說雜碎是紐約華人的主食,甚至是「中國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