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文章列表
#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河川汙染釀危機》一年內16種魚類滅絕!最新報告:全球淡水魚數量「自由落體式」驟減
世界自然基金會23日發布最新報告「世界上被遺忘的魚群」(TheWorld’sForgottenFishes),警告受河川污染等因素影響,全球淡水魚數量正如「自由落體」般驟減,光是2020年就有16種淡水魚類宣告滅絕,生存受嚴重威脅。
周欣蓉
2021-02-25 17:00
新聞
國際
跑再快也躲不過人類獵捕!獵豹淪為阿拉伯富豪炫富工具 非法網路交易加速瀕臨絕種
獵豹是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卻也無法逃脫盜獵者的追捕。獵豹保育基金會日前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全球野外獵豹剩不到7500隻,罪魁禍首就是把獵豹當成寵物和炫富象徵「網購」的波斯灣富豪。據統計,每年至少有300多隻幼豹從東非地區索馬利蘭偷渡出去,基金會創辦人馬克爾強調,若盜獵現象不改善,獵豹將在數年內絕種。
邱舒恬
2019-09-04 09:00
風影音
國際
「牠」是華人眼中的天然壯陽藥 每年3700萬隻死於非法捕撈和走私
小型海洋生物「海馬」在華人社會被視為天然的壯陽藥,成為炙手可熱的中藥材。但海馬的壯陽功效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明,每年卻有3700萬隻海馬死於非法撈捕與走私行為,更有11種海馬數量因此銳減3到5成。龐大的需求造成海馬的黑市交易猖獗,也對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魏嘉瑀
2019-06-09 09:10
新聞
國內
響應國際關燈日!台北101今晚將「黑漆漆」1小時
為響應國際關燈日「地球一小時(EarthHour)」活動,台北市101大樓和東門廣場將於今(30)日晚間8點30分關燈一小時,其他6個縣市也共同參與「關燈一條街」活動,加上線上登記的團體,共計約800個單位同時關燈響應。
黃若芝
2019-03-30 19:00
新聞
國際
提倡保護動物、卻漠視人命的國際保育組織:美媒踢爆WWF試圖搓掉命案醜聞
沿著尼泊爾「奇特旺國家公園」鱷魚池的路走到底,有座監獄設立在此,喜拉在夏天的某個晚上曾來過,她為先生施卡拉姆送來玉米和雞肉當晚餐,那時施卡拉姆已被關2天,但才過數日,施卡拉姆卻突然死亡,驗屍報告顯示,施卡拉姆遭該國家公園的巡邏隊痛毆致死,而國際知名的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巡邏隊運作,當基金會得知此事件,竟非交付司法審判,而是遊說消除罪狀。
簡恒宇
2019-03-07 12:52
新聞
國際
公共政策
報告:人類正在嚴重「透支」地球!1.7個地球才夠我們消費
全球環境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厚達148頁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指出了我們人類的錯誤,描述了地球目前的健康狀況。
德國之聲
2018-11-03 16:05
風影音
國際
公共政策
快速消失中的荒野》最新研究:人類16年內開發1/3個中國!學者:有如恐怖故事,和物種滅絕一樣嚴重
國際頂尖期刊《自然》10月31日刊出文章《保護最後的荒野》,內文向世人提出警訊:除了南極洲以外,全世界只剩下23%的地表是未經人類開發的荒野,5個國家──俄羅斯、加拿大、澳洲、美國、巴西──擁有70%未經開發的自然地帶,且國際社會必須合作,才能永久保存最後的淨土。
蔡娪嫣
2018-11-01 20:10
風影音
國際
人類是地球殺手,海陸空無一倖免!WWF報告:野生動物40年減少6成,我們是挽救生態災難的最後機會
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30日公布《2018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現今的物種滅絕速度是人類參與動物生態系統之前的千倍。過去40年內受到汙染增加、砍伐森林、氣候變遷加劇等人為因素影響,全球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減少了多達60%,逾4000種哺乳動物、魚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遭到滅絕。
蔡娪嫣
2018-10-31 14:00
新聞
國內
紙貓熊快閃台北 為瀕危物種發聲
圓仔熱持續發燒,台北近日有1600隻「紙貓熊」大軍快閃街頭,壯觀的景觀令民眾驚奇不已。28日起「紙貓熊」大軍將在台北市政府前定點展出。
呂思逸
2014-02-22 15:19
風生活
科技
Google贊助生物保育 無人機上場
盜獵黑犀牛問題極為嚴重的非洲國家納米比亞,在網際網路巨頭Google資助下,2013年開始有無人偵查機加入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巡邏工作,透過高空紅外線掃描,持續掌握犀牛等野生動物的蹤跡,伺機而動的盜獵者亦無所遁形。
楊芬瑩
2014-02-12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