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華盛頓郵報》 文章列表
#
《華盛頓郵報》
約 1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調整軍事戰略 華郵:遏制中國奪取台灣,施壓台灣「大幅提升」國防預算
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29日獨家報導,根據一份機密的內部指導備忘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已重新調整華府軍事戰略,著重遏制中國奪取台灣的行動及強化本土防衛;基於人員及資源有限,五角大廈將「承擔」歐洲及其他地區的風險,以達成這一目標。
中央社
2025-03-30 12:43
新聞
國際
貝佐斯主導《華郵》評論版變革!資深編輯辭職抗議、首席記者放話:你敢干預新聞,我就立刻辭職
《華盛頓郵報》的老闆、亞馬遜創辦人兼董事長貝佐斯日前在X平台發文,表示該報的評論版面將每天撰文支持兩大「支柱」—「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這篇貼文代表貝佐斯全面干預《華郵》的評論版面運作,這也引發該報現任及前任員工的強烈抗議,一位資深編輯甚至因此辭職,讓《華郵》再次處於風暴中央。
方海若
2025-03-03 11:55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許詠翔觀點:你的言論自由沒有不幫左派背書這一項?
在本屆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尾聲時,《洛杉磯時報》(LosAngelesTimes)、《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和《今日美國報》(USAToday)等美國媒體,主動宣布在這次的選舉將不為任何政黨背書。此舉引發了左派的憤怒──畢竟左派控制媒體操弄政治的歷史從列寧(VladimirLenin)就開始了,除了揚起「新聞自由」大旗攻擊報老闆,還腦補這些媒體老闆是受到川普的威脅,才不敢幫左派候選人賀錦麗背書。
許詠翔
2024-11-03 06:2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億萬富豪面對政治強人的「預期性服從」
「不要預先服從。威權政體的權力大多得來全不費工夫。在這樣的時期,個人會預先揣摩一個更高壓的政府會有何要求,然後主動配合提供。公民一旦如此調適,就是在告訴權力它可以如何運作。」
閻紀宇
2024-11-02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張瑞雄觀點:華盛頓郵報放棄背書─媒體公信力與企業利益的拉鋸戰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此時華盛頓郵報宣布放棄為總統選舉的候選人背書,此決策顯示了媒體、公眾信任和企業利益之間的複雜關係。作為一家擁有龐大影響力的媒體機構,華郵選擇在此關鍵選舉時刻保持「中立」,並非僅僅是其持有人貝佐斯對「信任」的考量,而是反映了媒體控制權如何影響新聞報導的深層議題。這一背書爭議不僅涉及貝佐斯個人對公眾媒體的掌控,還暗示出當代媒體在超級富豪持有之下,如何在影響力和利害衝突間搖擺。
張瑞雄
2024-11-01 07:10
新聞
國際
《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改變立場,是因為「怕川普當選」?新聞自由是時候列入瀕危名單了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不到10天,《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背棄原支持民主黨立場,宣布不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新政,導致龐大用戶退訂,將迫使本就經營困難的新聞媒體更陷入困境,危及更多新聞工作者生計。但更令人擔心的是,若川普真的再度入主白宮,曾大肆報導他負面事蹟的新聞媒體、記者將會面對什麼樣的命運。
王秋燕
2024-10-30 11:31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華盛頓郵報「拒選邊」炸鍋,老闆貝佐斯出面解釋也沒用 最少20萬用戶退訂
「新聞媒體沒有政治立場,大眾會真的會相信嗎?」目前《華盛頓郵報》宣布不為任何2024年美國總統候選人背書,老闆貝佐斯發表題為「殘酷的事實:美國人不相信新聞媒體」評論為自家立場辦護後的事實證明,不僅編輯、專欄作家不挺,還引爆至少20萬用戶退訂的浪潮,且尚未看到停止跡象。
王秋燕
2024-10-29 16:56
新聞
國際
政治
大老闆出手!貝佐斯擋下華郵挺賀錦麗社論 員工、讀者炸鍋掀退訂潮
美國自由派媒體「華盛頓郵報」歷來有力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傳統,但今年傳出在老闆貝佐斯阻止下,選擇不為任何候選人背書,此舉不僅引發內部員工反彈,更掀起退訂潮。
中央社
2024-10-28 21:10
新聞
國際
《華盛頓郵報》揭秘呼叫器爆炸案細節:金阿波羅確實不知情
黎巴嫩真主黨人通訊裝置上月集體爆炸一案撲朔迷離,華郵訪問以色列、黎巴嫩、美國及阿拉伯國家官員後,獲知更多以色列情治機構長年布局的相關新細節,據悉台灣呼叫器廠商金阿波羅對以色列計畫並不知情。
中央社
2024-10-07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外交戰狼變肥貓?秦剛「同志」保住性命,《華郵》爆他被貶當低階上班族
中國外交史上最快升官紀錄的前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去年(2023年)7月突然遭到免職,隨後「人間蒸發」一度生死成謎。美國《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8日報導,根據最新情資,秦剛被拔官後,經過徹底的調查與思想改造後,被下放到一家官方出版社,成為一名基層上班族。
兩岸中心
2024-09-09 11:59
風生活
國際
經濟
即時
以為靠「印度製造」能擺脫中國,美國供應鏈去中化為何行不通?專家點「1原因」:依賴更深
美中貿易戰持續,美方希望逐步以「印度製造」取代中國供應鏈,然而印度在增加智慧型手機、太陽能電池板和藥品生產的同時,對中國的進口卻也同步加劇。專家點出原因表示,印度製造業高度需要來自中國的原料進口,兩國根本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
蔡華洲
2024-09-05 12:28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美軍印太司令警告共軍:一旦對台用兵,將在台海陷入「無人機地獄」
《華盛頓郵報》10日刊出專欄作家羅金的文章,標題是「美軍計畫以『地獄景象』阻止中國攻擊台灣」,內容指稱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表示,一旦中國攻打台灣,美國軍方計劃運用「地獄景象」戰略來阻止解放軍,為美軍及其盟友夥伴爭取反擊時間。
蔡娪嫣
2024-06-12 18:07
風生活
國際
國內
即時
美史上首次!眾議院議長麥卡錫「216票:210票」遭罷免下台…《華郵》揭民主黨見死不救3原因
美國共和黨因爆發內訌、不滿麥卡錫與民主黨達成協議,眾議員蓋茲(MattGaetz)便於本月2日發起罷免案,罷免結果今(4)日出爐,議長麥卡錫(KevinMcCarthy)確定遭罷免,他成了美國史上第一位「被下台」的議長,於政壇掀起波瀾,《華盛頓郵報》亦立即分析民主黨對麥卡錫選擇見死不救的3大主因。
周育信
2023-10-04 11:03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全文》鴻海發聲明駁斥華郵報導:威州廠聘用超過1000人,是繳最多稅的企業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日前報導鴻海威州廠成蚊子館,球形建築物變成笑話,還出租作為宴會場地。對此,鴻海對華盛頓郵報發出聲明反擊,表示報導不實,並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下文是鴻海的聲明全文:
財經中心
2023-09-01 15:10
新聞
政治
國際評論家讚賴清德的兩岸路線 趙怡翔:將務實且穩健維持台海和平
《華盛頓郵報》今(20)日刊登著名專欄作家羅金(JoshRogin)題為「為何中國這麼害怕台灣的副總統?」一文。民進黨透過新聞稿表示,羅金提及,近日參與賴清德副總統過境僑宴,認為其是理性的領導者,兩岸路線與總統蔡英文一致,不認同台灣在野黨對賴清德兩岸風險相關評論。
黃信維
2023-08-21 15:4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如何看聯合早報與華盛頓郵報間的開戰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日前發表《北京立場:呼應引發焦慮》長文,基本上說中共在習近平領導下,不斷要海外華人鼓吹要建立華人光榮,這讓人口結構上華人比例不少的新加坡憂心。但文章卻劍指在新加坡2020年發行約14萬4千份的聯合早報,說明該報專欄作者,是有中共背景的學者,還有在中國大陸約有4百萬讀者利益下,點名該報成了中共傳聲筒。
張勳慶
2023-08-05 06:00
新聞
政治
郭台銘投書華盛頓郵報談「一中各表」 沈富雄:他已走投無路了
在《華盛頓郵報》17日刊出的投書中,郭台銘除主張台灣應在「一中框架」的基礎上直接與中國談判,也不忘批評日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於《華爾街日報》的投書內容。對此,前立委沈富雄直言,這說明他已經走投無路了,因為美國不會贊成他的論點,也不會接受一中各表。
李瑋萱
2023-07-19 12:12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外媒發「布林肯訪中影片」天灰灰…挨批「刻意醜化中國」!BBC打臉:陸官媒也用同畫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8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2天的訪問,布林肯更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外國媒體報導此布林肯訪中行程,卻遭中國網友指出影片遭「刻意後製」,意圖醜化中國。
柯家媛
2023-06-20 14:41
財經
科技
商業
4年736次車禍,造成17人死亡!華盛頓郵報: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安全性受關注
美國最新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736起車禍事故與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有關,其中17起死亡事故中,有11起發生在去年5月過後,安全性引發關注。
中央社
2023-06-11 14:02
國際
民主國家掀右翼威權浪潮 《華盛頓郵報》:越來越多領導人呼應普京專制傾向
從義大利、匈牙利、法國、瑞典、巴西再到美國,世界一些主要民主國家出現右翼威權民粹主義浪潮,許多政客提議讓國家「再次偉大」、反全球化、反移民,並且支持傳統家庭價值。《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些有極右翼獨裁傾向的政客崛起,象徵在蘇聯共產主義崩潰帶來第三波民主化和全球化貿易的三十年後,民主在許多國家已經岌岌可危。
蔡娪嫣
2022-10-18 16:1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