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紀的羅馬帝國人民特別命苦,因為他們生逢一個特別糟的亂世。在君士坦丁出生前的三百年,羅馬的建築師、工程師和軍人在已知世界的範圍內往來奔走,把秩序和穩定帶到了義大利之外的野蠻和龐雜地區。「羅馬太平」(PaxRomana)締造出總長超過八千公里的大道和許多高聳的輸水渠,它們無視高聳山峻,採取近乎筆直的路線前進。四通八達的大道是帝國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訣,因為它讓產地可以和市場連結,讓遠行變得輕鬆,讓帝國文書可在一天之內傳送八百公里。優雅的城市沿著主幹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律設有圓形劇場、公共浴池和堪稱文明重大勝利的室內供水管線。但到了第三世紀,帝國的榮光已隨著歲月流轉褪色,層出不窮的叛亂和起義為它的街道帶來斑斑血跡。曾經讓羅馬有效輸出帝國的大道此時反而成了它的最大致命傷,因為靠著便捷的交通,起事者和蠻族的軍隊可以快速掩至。在當時,包括一個個過客般的皇帝在內,沒有人是安全的。該世紀前八十年共有二十九人坐上過龍椅,但只有一個不是被謀殺或被俘,得以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