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 文章列表
#
〈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司馬亮觀點:苦海無邊、回頭無岸的台積電
司馬亮連續三年寫了許多關於台積電的評論。從2020年開始的「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說到:台積電要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營運一座採用5奈米技術的晶圓廠,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台灣的生存。
司馬亮
2023-05-21 1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司馬亮觀點:台積電是護國神山,還是滅國神社?
在二年半前,蔡英文當選連任後,民進黨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設廠時,司馬亮就在「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中強調,這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台灣的生存。今天這個事件轉變為台積電成為中美對抗的焦點,中美双方不但要拿走台積電,而且要是吃不到的話、還要毀了台積電,讓對方也得不了。民進黨硬是把護國神山成了滅國神社,天下有這種民選的政府,也真是台灣的奇蹟!
司馬亮
2022-12-07 15:00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司馬亮觀點:裴洛西訪台,解放軍軍演,再談台灣亡國論
司馬亮二年半前寫〈台灣亡國論〉一文時提到,因為年輕人不生、人口結構畸形、過份依靠大陸經濟,加上勞健保、年金破產等,台灣己經走上了亡國之道。這都是三十年在民主選舉下,選出一堆大嘴巴冶國的無知無能領導人、長年累積下的問题。台灣好像癌症第四期一樣,慢慢的等死。
司馬亮
2022-08-06 14: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司馬亮觀點:中美對抗和武統台灣
最近美國官方、媒体和民進黨的政客,不斷的炒作大陸軍機的演習以及武統台灣的可能性。在現在中美對抗的環境下,這樣子重彈舊調,當然是有它的原因和背景。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做一個說明。
司馬亮
2021-11-06 07:00
評論
國內
專欄
司馬亮觀點: 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別做夢啦!
一年前我寫「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開放台積電去美國做這樣的投資、不但是消滅了台灣最需要的高科技、高收入的工作,而且是肉包子打狗,台積電一去就不回來了。一年來台積電的股票連創新高,許多投資者開始叫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司馬亮
2021-04-29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司馬亮觀點:新冠疫苗、萊豬進口、台積電跑,台幣升值
說民進黨是個沒腦袋的大嘴巴政黨一點都不為過。現在的執政者是由當初地方選舉失敗後組成的僵屍團隊,對台灣人民的痛苦是一點都沒感覺。不但如此,蔡英文政府為了討好川普,還讓台積電赴美設廠和開放萊豬進口,進一步的摧毀台灣的投資、工作機會和人民的健康。
司馬亮
2021-02-12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司馬亮觀點:振興不足,洗錢有餘
司馬亮因為新冠肺炎這幾個月在家關警閉,心情本來就不好,早就想罵人散心。但是國民黨自從大選輸了和韓國瑜被罷免後,巳經成了沒頭沒腦的僵屍,再罵也没快感,反而是落井下石、太没人道。
司馬亮
2020-07-03 06:4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司馬亮觀點:台積電、台灣,一條繩上的二個螞蚱
我二星期前寫,「 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裡,談到台積電要在美國興建晶圓廠,會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台灣的生存。當時以為這篇文章就像過去在風傳媒發表的46篇一樣,是「見光死」,基本上有幾千人瞧瞧就偷笑啦,頂多三天就没人上了。結果這篇到目前己有28萬人次,成了「自走砲」,大吃一驚。後來自家閉門、檢討一下,想來想去,大概是因為有「台積電」三個字吧!
司馬亮
2020-06-12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司馬亮觀點:美國的利益,台灣的命運
我在「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一文裡,談到台積電要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5奈米的晶圓廠,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台灣的生存。這件事是美國政府的科技戰略發展規畫中的一部份,目地是要保持美國設計、生產高科技軍事和商業的技術,防止產品技術、機密的外流。其實打擊的對像是全世界所有國家,華為不過是首當其衝而己。
司馬亮
2020-06-04 15:1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司馬亮觀點: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
四個月前我寫「台灣亡國論」一文時提到,台灣己經走上了亡國之道,因為年輕人不生育、人口結構的畸形、台灣成為大陸經濟的寄生蟲,再加上勞健保、年金破產等等問題。這些原因是過去三十年長期累積下的問题,好像腎贜病一樣,不能確實的冶療,必死無疑。但是如果對症下藥,即時大刀闊斧改革、或許還能多活幾年。
司馬亮
2020-05-25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