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由來是什麼?為什麼要交換禮物?聖誕老人身世曝光,世界上真有其人

聖誕交換禮物與聖誕節的淵源,坊間流傳兩種說法。(示意圖/取自freepik)

聖誕節和平安夜不僅是歐美盛大的節日,在台灣一說到聖誕節,大家就會想到新北耶誕城,瘋狂慶祝一個月,燈飾攤販聚集吸引大量遊客,甚至造成板橋人潮爆多。除了板橋,全台各地在12月初就能看到街道上出現聖誕裝飾,餐廳推出聖誕節套餐,好友們相聚交換卡片禮物。不過,除了商業化的慶祝,聖誕節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意涵。《風傳媒》一次整理平安夜由來、聖誕夜由來、為什麼要交換禮物,以及揭密聖誕老人的身世給大家。

平安夜由來

平安夜(Christmas Eve)是每年12月24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前夕的重要日子。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出生的那一晚,瑪利亞和約瑟來到伯利恆,卻因無處安身,只能在馬槽中迎接耶穌的誕生。這個夜晚象徵著平靜與希望,因此被稱為「平安夜」。

聖誕節由來

聖誕節(Christmas)是每年12月25日的盛大節日,主要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根據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誕生於伯利恆的一個馬槽中,被視為救世主的象徵。因此,聖誕節也帶有濃厚的宗教意涵。然而,這個節日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融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元素,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

聖誕節的名稱來源於英語「Christ」(基督)與「Mass」(彌撒)的結合,意指「基督的彌撒」。這一天,基督徒會聚集在教堂參加特別的禮拜儀式,而非宗教信仰的人也會以各自的方式慶祝,例如裝飾聖誕樹、掛燈飾和分享美食。

聖誕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聖誕節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後,將耶穌的誕生日正式定為12月25日。這個日期與當時羅馬的「太陽神節」(Sol Invictus)重疊,意在吸引更多的異教徒接受基督教。

此外,聖誕節的許多傳統都受到歐洲各地文化的影響。可以說聖誕節是一個融合了多國文化的節日,其核心精神是愛與分享。

聖誕節習俗

裝飾聖誕樹

聖誕樹是聖誕節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之一。這一習俗源自德國,最初的聖誕樹以常青樹為主,象徵生命與希望。人們會在樹上掛上彩燈、彩球和星星,增添節日氣氛。

聖誕老人與禮物

尼古拉斯(St. Nicholas)是一位生活在西元三世紀的仁慈人物,他出生於位於土耳其西南海岸的小鎮帕塔拉(Patara)。尼古拉斯成長於一個富裕的基督教家庭,在雙親去世後,他繼承了一筆龐大的遺產。然而,他並未將這筆財富據為己有,而是選擇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便是「貧父嫁女」的故事。

在當時,有一家極為貧困的人家,他們的父親因為無力籌備三個女兒的嫁妝而憂心忡忡,三位女兒的婚事遲遲無法進行。

尼古拉斯得知此事後,決定暗中伸出援手。在一個寒冷的夜晚,他悄悄爬上這戶人家的屋頂,將一袋袋金幣從煙囪投入室內。巧合的是,金幣正好掉進了懸掛在壁爐旁用來烘乾的襪子裡。這個善舉不僅解決了這個家庭的困難,也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聖誕老人爬屋頂、從煙囪送禮物,以及孩子們掛起襪子等待禮物的習俗,便源自於尼古拉斯這段溫暖人心的傳說。

聖誕晚餐

聖誕節是一個團聚的時刻,家人朋友會在節日期間共享豐盛的晚餐。典型的聖誕餐點包括烤火雞、聖誕布丁和熱紅酒,各地的菜餚有所不同,但共享的精神始終如一。

為什麼聖誕節要交換禮物

交換禮物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耶穌誕生的故事中。根據《聖經》記載,三位東方智者為慶祝耶穌降生,帶來了黃金、乳香和沒藥作為禮物。這一舉動象徵著愛與敬意,也成為現代交換禮物的起源。

另一個原因與聖尼古拉斯的故事有關。他以幫助貧困家庭聞名,特別是在聖誕節前夕分送禮物給需要幫助的人。這種慷慨的精神成為交換禮物的重要基礎。

此外,交換禮物也有助於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無論是家庭成員、朋友還是同事,這一習俗都能讓彼此感受到關愛與感謝。 (相關報導: 2025台北約會餐廳推薦》讓彼此再度陷入熱戀!11家浪漫餐酒館,享受不被打擾的微醺夜晚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