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6月4日,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19修正案,賦予女性選舉權。
從此往後,美國女性不會因投票選舉而被判罪進監獄,也不必再為了政治訴求把自己用鐵鏈鎖在白宮外。經過100年的努力,美國從政女性超過歷來任何時期。
1848年,紐約塞內卡福爾斯(Seneca Falls)女性權利大會之後將近一個世紀的努力、奮鬥,在這一天宣告勝利。
國會第一位女議員
憲法第19修正案通過前,美國國會眾議院已經有一位女議員蘭金(Jeanette Rankin)。她是蒙大拿州(Montana)共和黨人,1916年當選眾議員。當時美國大部分州女性都沒有選舉權。
她當選眾議員後曾說過一句話:「我或許是第一個國會女議員,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蘭金是蒙大拿州共和黨眾議員,致力於女權和反戰蘭金是女權運動者,也是和平主義者。她在國會投票反對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為此丟了議員席位。1940年,她憑藉反戰立場重返國會。
蘭金也是珍珠港事件後在國會唯一投票反對向日本宣戰的議員。
1922年,費爾頓(Rebecca Latimer Felton)被任命填補空缺成為聯邦參議員,但只象徵性當了24小時。
1931年,卡拉韋(Hattie Caraway)擔任阿肯色州( Arkansas)參議員的丈夫去世,她被任命在選舉前補缺。這是當時通行的做法。1932年,她競選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通過競選當選的女參議員,一直任職到1945年。
即使通過了憲法第19修正案,20世紀美國政壇和社會生活中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事例比比皆是。
1964年,夏威夷州民主黨人竹本松(Patsy Mink)當選眾議員,成為國會第一位少數族裔議員、第一位亞裔議員。竹本松是第三代日裔美國人、律師,丈夫是明克(John Mink)。
1968年,奇澤姆(Shirley Chisholm)成為第一位非裔國會議員。紀堯姆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在國會山莊有「鬥士謝麗」的聲譽,因為她致力於反種族歧視和爭取性別平等。

第一位州長
1925年,·羅斯 (Nellie Tayloe Ross)當選懷俄明州(Wyoming)州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州長。
懷俄明1869年賦予女性選舉權,為美國第一州。羅斯競選連任失敗後沒有退出政壇,搬到華盛頓特區,繼續活躍在政界。
第一位女黨魁
猶他州出生的·魏斯伍德(Jean Westwood)1972年當選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開美國政治歷史先河。這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平等權利修正案。
《紐約時報》(NYT)報導,當她說自己為當選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chairman)而感到驕傲時,聽眾起哄說她用詞不當,應該稱自己為委員會女主席(chairwoman)或者用中性的chairperson。
但是,她鎮定地重覆:「成為你們的主席我感到驕傲。」這件事就此定論。
史密斯在政治上取溫和立場,她接任黨魁重任時,共和黨尚未完全從水門事件醜聞的重創中恢復元氣。
第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總共有114名大法官,其中110名是男性。
第一位獲得高院大法官提名的女性是歐康納(Sandra Day O'Connor )。
任命女性擔任高院大法官是雷根(Ronald Reagan)在1980年競選總統時作出的承諾。
奧康納來自亞利桑那州。她的提名1981年得到全票通過。
1993年,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獲柯林頓總統提名。
歐巴馬總統提名了兩位女性出任高院大法官,索托梅爾(Sonia Sotomayor)和卡根( Elena Kagan)。

第一位女司法部長
柯林頓總統1993年任命雷諾(Janet Reno)出任司法部長。
她在司法部長任內處理了一些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大案,包括韋科慘案(Waco siege)和奧克拉荷馬市炸彈襲擊案。

她在任期內不斷受到媒體聚焦,包括她6.1英尺(約185公分)高的身材。
威爾法洛(Will Ferrell)曾在星期六晚間直播節目檔裝扮成她的形像,但在2006年一檔諷刺節目「Sketch」中兩人同框,這個戲弄被調了個頭。
第一位女國務卿
克林頓總統任命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
她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納粹入侵後全家逃到英國。她父親是一位外交官,戰後設法舉家移民美國。
奧爾布賴特曾在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手下任職,1993年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1997至2001年擔任國務卿期間,她因在人權事務上的強硬立場而聞名。
2005年,萊斯(Condoleezza Rice)接替歐布萊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國務卿,也是第一位非裔女國務卿。
第一位女議長
現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這個職務的女性。
現年79歲的裴洛西自2003年起擔任民主黨眾議院領袖,2007年第一次擔任眾院議長。

2018年期中選舉後,她重回議長職位,成為國會中對抗川普總統的領軍人物。
她的家庭背景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父親和兄長都曾出任巴爾的摩(Baltimore)市長。她本人則在加州政壇從草根逐級上升,1970年代擔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加州代表,1987年當選眾議院議員,連任至今。

第一位女總統?
不過,她不是第一個參加總統角逐的女性。在她之前還有其他先驅。

史密斯(Margaret Chase Smith)1964年爭取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她堅決反對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
她的參選努力招致媒體鋪天蓋地的性別歧視言論和人身攻擊,包括對她外貌和年齡的評頭論足、點點戳戳。
她沒有多少競選資金,初選一敗塗地,但還是以第一位參加總統競逐的女性載入史冊。
她說:「要是別人對你說你不能做什麼事,你就偏要去試一試。」

史密斯之後,布勞恩(Carol Moseley Braun ) 也曾嘗試爭取黨內提名,同樣失敗。
這個僵局在2016年被突破,希拉蕊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主要政黨女性總統候選人。
當然,希拉蕊是政壇老將。2001年當選參議員時,她的身份是前第一夫人。這在美國曆屆第一夫人中也是第一例。
她2008年爭取民主黨候選人提名,敗給歐巴馬(Barack Obama),後來接受任命,2009至2013年期間擔任歐巴馬政府的國務卿。
2016年11月8日總統大選投票。克林頓得到了大量女選民的票,但最後敗給川普(Danald Trump)。
當時,包括佛羅里達和賓州在內的幾個爭奪重點州倒向川普,柯林頓總統夢破滅,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願景依然是願景。
至於美國是否能在女性獲得選舉權一個世紀之後出現一位女總統,只有留待時間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