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15年抗戰,美軍難抽身 歐巴馬:續留8千人駐紮阿富汗

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續留8400美軍駐紮阿富汗。(美聯社)

美國經歷911事件後,啟動一連串反恐戰爭,而在2003年揮軍伊拉克前,早在2001年就出兵阿富汗,以推翻「神學士」(Taliban)政權、消滅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及其領導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為目標。2011年,美軍在巴基斯坦進行突襲任務,擊斃賓拉登,但美軍至今並未撤離阿富汗,而美國總統歐巴馬6日宣布,在他2017年1月卸任前,仍會留下8400人的部隊駐軍阿富汗。

基地組織前領導人賓拉登。(美聯社)
基地組織前領導人賓拉登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主要目標。(美聯社)

原訂續留5500人 駐軍不參與大型作戰

目前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為9800人,歐巴馬原本希望在他卸任前,把駐軍人數減少到5500人,但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seph Dunford)和駐阿富汗美軍司令尼柯爾森(John Nicholson)報告稱,阿富汗局勢依舊動盪,因此建議美軍續留,並把續留人數從原定的5500人改為8400人。

歐巴馬強調,駐阿富汗美軍已不再進行「大型地面作戰」,而美軍續留阿富汗的主要目的,即是協助訓練阿富汗軍隊,以及對抗「基地」的殘餘勢力和其他激進組織,包括近來崛起的「伊斯蘭國」(IS)。他也說:「我深信這項決定符合國家安全利益,尤其是在過去數年間,我們在阿富汗流下的血汗與投入的努力,讓阿富汗盟友有很好的機會順利接手。」

伊拉克前車之鑑 美國難終結戰事

或許是有伊拉克這個前車之鑑,歐巴馬才做出美軍續留阿富汗的決定。北約聯軍在2015年大批撤出後,阿富汗局勢陷入動盪,「神學士」不斷發動攻擊,在軍事行動上取得一系列勝利,目前掌控的地區也是2001年垮台以來,範圍最為廣大。而美國願意繼續駐軍阿富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阿富汗政府值得信賴,不像伊拉克前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一樣不受控制。

不過歐巴馬的這項決定,也反映出美國想要從阿富汗戰爭中全身而退,幾乎是遙不可及。阿富汗戰爭由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2001年發起,歐巴馬在2009年上任後,宣布在半年內增兵3萬,並把追捕賓拉登列為首要任務。2011年5月1日,歐巴馬下令美軍海豹部隊,對賓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進行突擊,擊斃賓拉登,完成阿富汗戰爭的最終目的。 (相關報導: 阿富汗「神學士」確認曼蘇爾已死亡 選出鷹派新任領導人 更多文章

賓拉登在2011年遭到擊殺後,FBI曾在官網宣告他的死訊。(維基百科)
賓拉登在2011年遭到擊殺後,FBI曾在官網宣告他的死訊。(維基百科)

民主、共和兩黨痛批 撤軍陷兩難

歐巴馬的這項決定,在美國政壇上遭到民主及共和兩黨批評,共和黨籍的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侃(John McCain)就說,現在駐紮的9800兵力,勉強能夠穩定情勢,若把續留美軍人數降低,阿富汗很快就會淪陷;而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rn)則抨擊,美國捲入一場永無止盡的戰爭,而且毫無辦法結束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