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巴黎當地時間19時,巴黎聖母院鐘聲響起、門前投射「Merci」(謝謝)等多種語言的聚光燈,表達對修復團隊的謝意。在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夫人等人陪同下,巴黎教區總主教洛朗・烏爾里希(Laurent Ulrich)樞機,身穿最時尚的新主教袍、手持權杖(小玫瑰窗設計的羊角杖)三次各敲擊三下巴黎聖母院教堂大門,隨即打開大門,象徵著浴火重生的聖母院重新開放了!
32位各國政要領袖,應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邀請與會,其中美國總統拜登因為行程緊湊無法出席,由夫人吉兒拜登與女兒代為出席;候任總統川普則先與馬克宏會談之後再參與揭幕盛典。川普在會場先和英國威廉王子短暫交談,再與馬克宏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俄烏未來發展議題。在世界各大媒體紛紛認為這是川普再度鑃上世界舞台的第一步,因此備受關注。
有著八百多年歷史(從1163迄今)的這座法國最重要的大教堂,在2019年4月15日復活節前夕突然遭到大火,調查顯示是電線短路惹禍,造成屋頂尖塔與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鉛製瓦片融化,石造拱頂燒破三個大洞,然而正面雙塔、建築整體結構得以留存。突如其來的這場大火災,一如法國著名記者Stéphane Bern所形容:「法國民族的靈魂正在消失,巴黎之心和法國今天同受重創。」
如今在全球熱心助之下,經過五年的合作與努力,這座大教堂終於再度重新嶄現新姿在世人面前。馬克宏總統表示,當聖母院的大管風琴再度彈起悠揚琴聲時,將愛與希望再度傳遞給全球。聖母院外擠滿了來朝聖的法國民眾,儘管天空飄著雨,也澆不滅大家的熱情。因傷與公務繁忙而無法出席的教宗方濟各捎來祝福,期待重建後的聖母院,帶來法國教會新生命的象徵意義。
12月7日晚間7時起巴黎聖母院再度響起一連串的鐘聲,主禮的烏爾里希樞機和主教司鐸們冒著雨水走向聖母院大門前面,簡單致詞的烏爾里希樞機拿起權仗朝聖母院大門敲擊三下後,堂內聖詠團歌聲響起,主禮再度以權杖敲擊三下,聖樂再響;主禮三度以權杖敲擊大門三下,聖樂同樣三度響起。此時樞機推開一邊大門,接著再打開另一邊大門,烏爾里希樞機再從堂內出迎早已在大門外等候的馬克宏伉儷及巴黎市長安娜‧伊達戈三人進入教堂。
2024年12月7日,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重新開放。(美聯社)
主禮烏爾里希樞機在祝福大管風琴時,表示「奉獻這個會唱歌的管風琴,它承載著我們的祈禱和對天主榮耀的歌頌」後,隨即由琴師演奏聲勢磅礡的聖樂(經過改編重新譜曲的聖樂),聖母院這座管風琴是法國最大也最具傳奇色彩的管風琴之一,它雖然在大火中倖免於難,不過它的表面卻布滿因火熔化的鉛塵(五年前的大火燒毀了中世紀的屋頂桁架,鉛製屋頂熔化,大管風琴被有毒灰塵覆蓋)這是一段複雜重建歷程;它的8000根管道經過精心拆卸、清潔和重新調整後,再組合完成,再經調音師靠人耳校準。7日的重啟儀式中渾厚琴音再度響起,這也是自2019大火後大管風琴首度揚聲。原本有四位琴師,可是大火後有兩位退休了,主教就再聘了新的琴師,其中有一位比較年輕經驗尚不足,這次揭幕禮的琴師是當代管風琴大師提耶里.艾斯卡許(Thierry Escaich)(2024年10月12至13日曾應邀來台在高雄衛武營演出),他在五組鍵盤中來回彈奏新風格的聖樂,每段之前樞機主教都先誦念一段獻詞,除了讓在座嘉賓一飽耳福,更圓滿了對上主的神妙化工讓聖母院在短短五年中浴火重生的讚誦。
7日晚下半場的音樂會(因暴風雨上半場宗教儀式採現場直播,下半場音樂會則採用6日已預錄好的內容播出)則有大提琴家馬友友與法國電影明星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以即興朗讀與演奏的方式,表達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詩;美國嘻哈歌手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演唱成名曲Happy,與福音樂團在聖母院前廣場又跳又唱;壓軸為DJ卡尼托(Michael Canitrot)以電音與聲光,投影在聖母院正立面牆上,為聖母院重啟儀式劃下句點。
翌日,12月8日巴黎聖母院舉行重建後首度彌撒,12月8日正是慶祝聖母無原罪始胎節(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大管風琴奏起了神聖的進堂曲,耶穌十字聖架在諸聖宗徒和聖人聖女的旗幟下魚貫進入聖堂、接著福音書及與祭的司鐸、主教們進堂,主禮的烏爾里希樞機拿著權杖最後進入祭台前,他在致獻詞後,舉行了灑聖水禮。接著舉行感恩聖祭的聖道禮儀,彌撒經文是將臨期第二主日巴路克先知書5:1-9、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1:4-6,8-11及聖路加福音3:1-6。主禮講道結束之後,大家一起誦念信經。
接著主禮將聖油倒在新祭壇並均勻塗滿整片台面,為新祭壇舉行了祝聖傅油禮,並在祭台上五處燃起五盤香,此時香煙裊裊,再行獻香禮,祝福在場所有與會人士。這座新祭壇和講台與聖水池,修復團隊運用充滿了現代感而毫不違和的厚實溫和青銅所打造而成,線條簡潔,在大殿中呈現一片白裡泛金的巨石圍繞下,更形光亮潔白與現代感。也是這台感恩聖祭最隆重的典禮之一。
接著舉行聖祭禮儀,由馬克宏夫人等四人獻上聖體聖血後,主禮烏爾里希樞機在新的大祭壇上主持了首次的聖祭禮儀。在全體互行平安禮之後,羔羊經響起,主禮將聖體擘開分給與祭主教們與司鐸們,當主禮舉起聖體聖血說「請看天主的羔羊,請看除免世罪者,蒙召來赴聖宴的人是有福的!」全體回應「主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裡來,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靈魂就會痊癒」。司鐸們陸續分送給在場的教友們耶穌的聖體,全體共融合一。此時聖詠團響起了韓德爾的《哈肋路亞》大合唱「….KING OF KING,LORD OF LORD,Hallelujah ...」的歌聲響徹整座教堂!
全體領完聖體後,主禮走到聖體櫃前獻香,設計新穎的聖體櫃是可以左右開閤的小塔型結構,襄儀司鐸閤上聖體櫃門。主禮念完領聖體後經,再舉行隆重的降福禮。首祭彌撒禮成!
這次浴火重生的聖母院經過五年的努力,受到全球各國的廣泛支持。來自150個國家的34萬人慷慨解囊,共籌集8.46億歐元資金。修復工程彙聚了包括建築師、工程師、歷史學家、藝術家和文物修復師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以傳統技藝結合了現代科技,讓聖母院不但脫離了火災時的慘況,更以簡潔明亮的新姿再現。就像馬克宏總統所言,感謝拯救和復修人士,透過迅速的復修,法國「實現了不可能的目標」。這次巴黎聖母院的修復並未止步於歷史的重現,現代化的改造也在悄然進行。正如巴黎聖母院院長奧利維耶・里巴多・杜馬斯所介紹,重建後的聖母院教堂內裝飾融入了現代元素,意圖讓聖母院的「靈魂」與現代人對話。
經過五年的努力,巴黎聖母院正式翻修完畢。(美聯社)
修復依據:拜現代科技所賜,藝術史學者安德魯・塔隆利用鐳射掃描,在2015年時便記錄下巴黎聖母院超過10億個資料點,打造了一份詳盡的數位檔案。修復團隊便是據此構建出3D動態BIM模型(建築資訊模型),聖母院的每一磚一瓦、每一處細節都在虛擬世界中栩栩如生。借助視覺化軟體與虛擬實境技術,創造了一個「虛擬孿生」聖母院,為修復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創新理念:五年前火災中奇蹟地留下來的拱頂之下的Pieta聖母憐子雕像與一座聖母雕像,如今在Pieta的聖母憐子雕像聖母的右手中握著一些灰燼,正是這場大火的見證。在大殿中呈現一片白裡泛金的巨石圍繞下,修復團隊選擇了線條簡潔,充滿了現代感而毫不違和的厚實溫和的青銅所打造的祭壇和講台與聖水池,讓整座教堂更形光亮潔白與更具現代感。
整體來看:五年前倒塌的尖塔以新哥德式風重建,新尖塔高約96米,頂部有一公雞像,擁有一雙火焰形狀的翅膀,宛如一隻涅槃的「鳳凰」。內藏聖物,包括大教堂荊棘王冠上的一根刺,及一張寫有2,000名復修工作人員名字的羊皮紙。
屋頂坍塌導致中庭拱頂嚴重受損部分,森林屋頂部分原本由約1300根古橡木梁交織而成。大火後,遍尋法國數千棵橡樹,並以手工打磨,組合成新的「森林屋頂」。新屋頂不僅複刻了歷史原貌,還增添了噴水裝置與隔離層,提升了防火性能。同時修復團隊使用原始石材替換或修復破損,並且借助3D掃描與數位建模,確保每一塊修復石材都能精準對接。如今拱頂重現昔日莊嚴,交叉拱的設計依舊錯落有致。
聖母院主殿42000平方米石材飾面翻新,在燈光加持下,石灰岩露出數百年前的本來面貌,牆壁、柱子與彩色玻璃重現往日風采。日光穿過高窗,倖存的玫瑰花窗格外鮮豔耀眼,紅、藍、紫的光線照亮了整個建築。
此外,現代材料工藝3D列印技術被廣泛用於雕塑細節的複刻、殘缺文物的修復。多年來變黑的石頭和繪畫也都被徹底修復了。家具同時被翻新、清潔或更換。
巴黎聖母院歷經五年的的修復,對各界別具意義。(美聯社)
對於聖母院的重新出發,當然是天主教非常重大的事件,不過有下面幾點值得省思:
首先,儘管國際媒體在報導聖母院浴火重生的重啟禮儀時,把焦點放在馬克宏總統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身上,然而和這座浴火重生的聖母院來比較,巴黎民眾有人表示「這不只是替聖母院,更為世界帶來了希望」。這個才是重建後的聖母院帶給世人最大的意義。
其次,部分媒體炒作「大家都到了,唯獨缺教宗一人」,有媒體表示教宗方濟各是不滿法國教區對墮胎與移民等問題的立場;也有媒體指出宗座不滿和反移民的川普同席,所以不願意出席。法國主教團主席穆蘭-博佛爾(Eric de Moulins-Beaufort)表示,教宗不希望聖母院重開典禮因為他的出席而模糊焦點,「典禮的明星是聖母院本身」。教宗自己在寫給法國主教們的信中表示,聖母院的重新開放是就像是來自主基督希望的訊號。因此,教宗的缺席真的是這場盛會的「缺憾」,不過重新出發的聖母院果然是讓人驚艷的明星。
最後,馬克宏總統感謝拯救和復修聖母院人士,透過迅速的復修,法國「實現了不可能的目標」。不過,他顯然忘了最該感謝與讚美的就是天主,是祂讓聖母院浴火重生,是祂讓民眾再次藉著搶求與修復的工程,重新凝聚對世界愛與和平的希望。正如主禮的烏爾里希樞機所說的,「奉獻這個會唱歌的管風琴,它承載著我們的祈禱和對天主榮耀的歌頌」,同樣地「奉獻這座浴火重生的聖母院,她承載著我們對聖母與基督的祈禱,和對天主榮耀的歌頌」。
(相關報導:
鄭文燦引蒙田名言喻台法友誼 公孫孟盼用朱振南作品「讓世界看到台灣」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