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邱泰源成「反差閣員」代表 究竟是忍辱負重抑或一顆老鼠屎?

(資料照,柯承惠攝)

依據日前媒體揭露賴政府內閣部會首長滿意度民調,知名度與滿意度落差最大的就是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總共14位內閣部長中,知名度排第4,滿意度卻僅9.5%居末,與最後一名法務部長鄭銘謙幾乎同樣低分。遭媒體諷為「反差閣員」,也算是創下政界先例。

事實上,衛福部在行政內閣中是絕對的「熱門部會」,根本原因就在於權力大、能見度高、具有醫界等組織影響力。坦白說,只要做的「不算差」,都能獲得極佳的政治資本。然利弊互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倘若行事乖張、施政踰矩,將陷入群眾的憤慨與不齒。觀察衛福部近期表現,波波醫師、喪屍煙彈、居服人力、人工生殖等多項爭議,對於賴內閣的不滿,十之八九與衛福部有關,部長確實難辭其咎。

衛生福利部長確實不是容易穩坐的位子,經常得為國家的長遠考量「忍辱負重」。不討喜!但終究歷史會給出公道。前衛生署楊志良為健保改革而承擔全台社會壓力,然其推動的補充保費制度,終換來健保近15年來的財務緩解,期間只漲過一次保費,更別提保費還將降過一次;邱文達部長時任台灣從美牛、黑心油品等重大食安事件,引發全民怒火,終究必須扛下台灣食品安全改革的史碑;而陳時中部長任內肩負國內、外的壓力,以指揮官的角色帶領台灣度過疫情。試問,邱泰源任部長,為台灣扛下什麼重擔?

波波醫師,在被名醫蘇一峰踢爆曾為 2021 年開放波波醫師之《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七項附帶決議的提案連署人時,各種辯護言詞已然無力;此外,遲未取得社會共識的人工生殖及代理孕母,已經將邱泰源推到懷疑論的風口浪尖;部內屢次發生的霸凌事件更讓情勢堪憂。換言之,針對衛福部的不滿不在於單純的政治問題,而是身為家長、病人、病人家屬、母親、婦女、勞工的「集體帶入感」。

有網友提到,「超多國高中生都在抽電子煙加熱菸,感覺政府就沒想認真管」、「就是要人民抽加熱菸,才有菸捐稅可以救健保啦,管你青少年健康」。根據網友的反應,衛福部最大的敗筆,在於每一項爭議政策都攸關民眾本身。近日,新北市一名高職生就因不滿學校生輔員沒收其電子煙,情緒失控動手追打生輔員至教師辦公室,類似的暴力事件並非第一次,但是新興菸品滲入校園與青少年族群,衛福部毫無反制能力,也看出衛福政策牽一髮動全身,更應完整的思慮。

然而邱泰源部長並非完全跌落谷底,仍有機會挽救執政成績。面對棘手的新興煙毒,應立即整合既有資源,跨部會合作擬定防制配套,例如聯手合作教育部,完善法規機制及通報懲處系統,加強查緝非法菸品及校園監管力道,預防年輕族群陷入菸和毒的泥淖,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安全安心的環境,作為國人健康福利的基石與最強後盾。望部長能及時頓悟,回頭是岸,展現決心與魄力做正確之事,拯救台灣人民的健康。 (相關報導: 新興菸品威脅青年世代健康 立委、病團疾呼:政策應嚴格把關 更多文章

*作者為社會倡議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