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空觀點:國民黨可以從韓國流產戒嚴學到什麼?

韓國3日晚間由總統宣佈戒嚴令後,大批特種部隊聚集國會準備進行封鎖,戒嚴令六小時後解除。(美聯社)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12月3日深夜猝然發動的流產戒嚴震驚了全世界,為兩韓、美日韓關係帶來巨大衝擊,也向世界展示所謂「第三波民主化模範生」的民主根基有多麼淺薄脆弱。

與韓國同屬第三波民主化前段班的中華民國(台灣),也因為執政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在社群媒體的一篇貼文,從原本這場區域危機的「吃瓜群眾」,變成半個事主。不僅台灣內部輿論為之大譁,就連韓、日媒體也競相轉載,讓原本是對抗威權體制領頭羊的民進黨灰頭土臉,更使該黨總統賴清德任內首次出訪臉上無光。看到民進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大在野黨國民黨見獵心喜,以記者會、社媒貼文輪番轟擊,直讓民進黨招架不住,高呼「在野黨適可而止」。國民黨「撿到槍」固然發揮監督制衡之效,也讓其支持者出了一口惡氣,但筆者更願扮演烏鴉的角色,向國民黨提出以下諍言。

一,如果賴清德宣佈戒嚴,國民黨抵擋得了嗎?

這次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在尹錫悅召開記者會不久即緊急號召國會議員前往議場投票否決戒嚴令,也呼籲全國民眾趕赴國會聲援,碰上戒嚴部隊對執行上級命令的強度不足、意志不堅,讓190位國會議員得以及時進入議場投下歷史性的反對票,該批部隊也在投票完成後自主撤離,沒有貫徹尹錫悅六項命令中的「停開國會」等政治活動。同時,美國白宮、國務院雖然在第一時間沒有公開反對尹錫悅的戒嚴令,但表明「事前不知情」、「震驚」,與尹政權切割。上述種種因素加總,造成尹錫悅功敗垂成。

試想同樣的情形發生在台灣,賴清德政府會在不先佔領國會並控制周邊道路、不先控制在野黨領袖及國會議員,以及不切斷北北基桃網路通訊的情況下,貿然發動沒有把握的幼稚戒嚴嗎?而本國法令授予立法院針對戒嚴令的「追認期」長達一個月,請問賴清德會給在野黨一個月好整以暇嗎?最後,固然顧立雄是綠營首個文職部長(扁政府時短暫代理的蔡明憲不算),多數高級軍官都具備堅定國家意識,意味民進黨政府對國軍的控制程度不深,但以我國軍日益溜鬚拍馬的風尚,部分將官假借「軍隊國家化」,日益遠離建軍的中心思想,是否會向韓國戒嚴部隊一樣自我克制?還是把堅決執行戒嚴令當作自身加官進爵的大好良機?這些都值得全民深思。

二,面對至少40%民意對在野陣營的猜忌甚至憎惡,國民黨該如何應對?

從民進黨立院黨團貼文在綠色同溫層引起的大量響應,可見綠營民眾對藍白兩黨拿下立院多數後的作為有多麼不滿、對在野黨勾結中共勢力的猜忌多深,可以用「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形容。截至本文發出為止,民進黨政府都沒有正式為這次錯誤的貼文道歉,而是反咬國民黨才是真正在台實施過威權統治的政黨,歷數國民黨過去執政時期的種種侵害人權與法治的行徑。由此觀之,台灣內部的高度分裂,可能導致一旦統治者悍然發動戒嚴,社會一半的民眾不僅不會像韓國社會一樣團結反對,而是將積極響應,恨不得把另一半同胞打為「內賊」壓制在地的極端情境。 (相關報導: 陳國祥觀點:尹錫悅一度宣布戒嚴,台灣切莫步其後塵! 更多文章

針對民進黨團「挺戒嚴」的貼文事件與回應,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與勞動黨於5日聯合發表聲明,拒開歷史倒車、重回戒嚴體制。圖為2022年7月15日解嚴35周年,政治受難人在白色恐怖紀念碑前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提供)
針對民進黨團「挺戒嚴」的貼文事件與回應,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與勞動黨於5日聯合發表聲明,拒開歷史倒車、重回戒嚴體制。圖為2022年7月15日解嚴35周年,政治受難人在白色恐怖紀念碑前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提供)

當國民黨越逼迫民進黨為錯誤的發文道歉,民進黨的支持者就越發想起國民黨的威權歷史,更受到心中對所謂「外來政權」(不管是過去的藍還是未來的紅)的痛恨的驅使,就更會堅定支持綠營政客挺住不道歉。國民黨以為在這件事情上對民進黨窮追猛打可以收穫政治效益,卻沒想到此舉至多吸引極少數游離選民,卻同步激起40%選民的恐懼和憎恨。縱使國民黨在2028年可以取代日益專制腐敗的民進黨,卻即將面對視之如寇讎的近半數人民,試問國民黨到時要怎麼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