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在日本職棒的台灣選手超過10名,棒球更是對於台灣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改變,過去有許多人會選擇到美國發展,但近年來選擇日職的台灣選手變多,也有許多人從高中開始就在日本留學,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在這之中,也有人提供有興趣的選手協助,從日語教育、到留學、到未來嘗試叩關棒球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風傳媒》也採訪到ACE計劃的首席訓練師晁菘徽,了解他對「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的發起跟理想。
晁菘徽在1994年生於台灣,從小熱愛棒球,小學及中學期間多次贏得台灣全國軟式棒球賽冠軍。高中時選擇赴日留學到高知中央高校,逐步累積了豐富的棒球經驗,同時展現出對經營管理的興趣。國士館大學期間,他在棒球運動與學業之間取得平衡,專注研究經營管理,後在早稻田大學獲得MBA碩士學位。目前,他於早稻田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涵蓋身分認同與運動員管理。身為ACE計劃的首席訓練師,他致力於支持運動員的生涯規劃,積極推動台日兩地體育文化交流。
棒球選手出身 盼幫助更多年輕人
「台日棒球留學支援」的計劃始於晁菘徽自己原本就是棒球選手,所以自身經歷也啟發對棒球選手發展的關切。晁菘徽表示,最初構思這個計劃是在大三時期。當時,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並無太多憂慮,然而回台灣與同學交流時,他發現許多朋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茫。「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做什麼,讀書也難以提起興趣。」由於自身曾有赴日打棒球的經歷,他開始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機會擴展,進而帶給更多台灣的年輕棒球選手。
「我們這些來日本的人,有責任讓這個經驗成為一種變革的力量。」他表示,台灣棒球環境中的傳統觀念一直將棒球定位於少數強項運動之中,但若能改變這樣的風氣,或許台灣棒球的未來會更廣闊。在2017年左右,晁菘徽著手整合棒球留學的相關資源,創立了一個提供更完整資訊的管道。他指出,當時許多中介機構的資訊並不完善,選手們抵達日本後的生活支援以及畢業後的升學和就業指導也很欠缺。
建立乾淨、透明管道 讓台灣選手獲更好資源
此外,當時在台灣流傳著「來日本打棒球沒什麼用」的聲音,許多選手聽到留言就失去挑戰的動力。然而,晁菘徽強調,「來日本的經驗其實可以帶來很多收穫,不僅能學到日語,還能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和訓練模式。」因此,該計劃的第一步便是打造清晰、透明的留學管道,讓選手們能夠清楚地了解每個階段的流程與所需的準備。「我們希望這條路徑能夠更乾淨、更清楚,讓台灣的選手們在留學過程中得到更多支援,並從中受益。」
(相關報導:
人物》勞動部鬧出人命!民進黨早看不下去鴕鳥、藐視國會、「目的良善」的何佩珊
|
更多文章
)
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的創立,來自晁菘徽和夥伴們的親身經歷。晁菘徽解釋,作為曾在日本留學並從事棒球運動的人,他們了解其中的需求和挑戰,因此決定踏出這一步。然而,計劃初期並未有固定流程,而是先從建立選手資料庫開始,並透過人脈網絡介紹,逐步擴大支持選手的範圍。晁菘徽表示:「棒球圈像一個小圈子,大家彼此認識,因此當我們提出這個想法時,教練們也都很支持。」
協助47位台灣學生赴日留學 合作日本學校20所
因此,計劃總是要有開始,最初在尋求與日本高中的合作時,晁菘徽就特別拜訪了自己過去的母校日本高知中央高等學校的理事長,獲得了對方的支持,這才有了計劃的第一步。現在透過不斷的實踐與合作,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逐步建立起順暢的流程,並成功協助台灣學生前往日本進行棒球訓練。自2017年成立至今,「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已與約20所日本學校合作,並協助47位台灣學生赴日留學。
不過,晁菘徽指出,儘管合作學校和學生數量逐年增長,但計劃並不單純追求擴大人數。他強調,「我們並不認為所有學生都適合來日本,重點是孩子是否能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成長。」晁菘徽進一步說明,計劃的初衷不在於讓學生成為職業棒球選手,而是希望透過這段經歷,讓他們學會自我成長和適應異地生活。篩選的過程中,計劃會考量學生的心態、實力,以及家長的支持度,並參考國中教練的評價,謹慎挑選適合的學生。
過程是雙向篩選 都在做評估
因此,「我們選擇學生的過程就像雙向篩選,這不僅是我們選擇學生,學校和家長也在評估這項計劃是否適合他們的孩子。」晁菘徽解釋道。「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注重提供有品質的機會,希望真正符合條件的學生能夠在日本獲得成長,從而達到計劃的初衷。同時,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以嚴謹的篩選標準挑選適合的台灣學生,並提供多方面支援,協助他們在日本順利發展,希望可以真正幫助到有意願的選手、小朋友。
晁菘徽指出,評估標準包括學生的棒球能力、教練推薦及日語學習潛力,此外還會根據長期觀察來確保選手適應能力。「我們重視的是孩子能否在過程中成長,而不僅僅是讓他們來日本。」對於目前的成果,「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已經送出47名學生赴日,並幫助超過60人解決留學或進修上的困難,團隊成員僅4人,包括晁菘徽、球探及其他負責相關事務的同事。針對這些學生的支援內容涵蓋日語教育、生活指導以及升學或未來職涯的建議,以確保他們在日本的留學之路順利。
量不是重點 持續提升選手成長品質
對於未來,2025年4月,新加入的學生共有6人,目前正在接受支援的高中生約20名。對於未來的發展,晁菘徽表示,計劃的核心並非持續增加人數,而是持續提升每位選手的成長品質,並讓他們能在畢業後自行規劃未來。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在晁菘徽的帶領下,為台灣學生赴日留學提供四大核心服務,包括日語教育、學校媒合、生活支援及畢業後的進修與職涯指導,協助學生在日本順利成長。
(相關報導:
人物》勞動部鬧出人命!民進黨早看不下去鴕鳥、藐視國會、「目的良善」的何佩珊
|
更多文章
)
首先,計劃為學生提供基礎日語教育,由曾在日本留學的台灣人或在台日語專業教師指導,使學生對日本文化和語言有基本的認識,以便更好地適應留學生活。晁菘徽表示,這樣的教育讓學生了解日本生活的基本面貌,並幫助評估學生的學習需求。第2項服務是學校媒合,計劃會根據學生的棒球能力、學業成績及家庭經濟狀況來選擇合適的學校,確保學生能在適合的環境中發展棒球專長。晁菘徽指出,8年來47位參加計劃的學生皆能完成高中學業,無一人在途中放棄。
提供全方位支援 盼選手在異鄉堅持
第3項為生活支援,計劃協助學生在日本的生活適應,處理語言、文化及日常問題,確保學生能順利適應新環境。此外,計劃也會定期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幫助他們克服挑戰。最後,畢業後的進修與職涯規劃是計劃的第4項服務。對於希望繼續打球的學生,計劃提供升學指導,協助他們申請大學,並支持他們準備小論文、面試等入學材料。晁菘徽強調,計劃會運用人脈資源,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大學,希望能為他們提供後續發展的機會。
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再度見證選手的傑出成就。今年,計劃協助的選手之一陽柏翔成功被東北樂天金鷲隊在第6輪選中,成為首位進入日本職棒的計劃成員。這對於計劃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顯示出計劃在培養台灣棒球選手上的影響力。此外,計劃亦已經有多位選手成功入選中華職棒(CPBL)的球隊,包括台鋼雄鷹隊的林威漢和曾昱磬及富邦悍將隊的陳愷佑。透過這些球員的被台日職棒關注、選中,也為棒球界注入更多活力。
首位被日職選中的計劃選手 晁菘徽談陽柏翔心路歷程
成為計劃中,首位被日本職棒選中的選手,陽柏翔是台日棒球留學計劃的學生之一,憑藉在獨立聯盟的優異表現,成功被東北樂天選中,成為職棒選手。晁菘徽分享了陽柏翔成長過程中的挑戰與轉變,並談及計劃如何在背後助力,幫助他達成棒球夢想。他在留日過程不是很順利,甚至在高中時期一度因為覺得棒球不好玩想要放棄,但是高中教練告訴他「勝負」的重要性,嚴格像他說明身為一個選手的自覺,也讓他繼續堅持下去」。
陽柏翔從小個性活潑,但因環境限制,常被誤解為不易管教的孩子。晁菘徽和計劃團隊對陽柏翔的潛力有信心,決定讓他到日本發展。儘管初期適應環境較為艱難,陽柏翔在日本高中磨練出專注力,並逐步提升實力。然而,晁菘徽指出,「在日本練習要求很高,失誤可能會被嚴厲指責。陽柏翔當初也曾想過放棄,但在教練的鼓勵下,他逐漸理解到競賽的嚴肅性,也學會在壓力下成長。高三的陽柏翔展現出色的球技,但在比賽中的一次失誤,使球隊與冠軍失之交臂。
這段經歷讓他體會到專業棒球的壓力,也激發了他進一步成長的動力。進入獨立聯盟後,陽柏翔不僅適應了新的環境,還憑藉穩定的表現吸引了職棒球隊的關注。當時,在2024年時,晁菘徽和團隊便在評估是否讓他參加鳳凰聯盟,考量到這場比賽的表現可能影響他在職棒界的評價,但最終決定讓他上場。在鳳凰聯盟中,陽柏翔表現出色,這也引起了多支球隊的興趣。除了東北樂天外,還有其他職棒球隊的高層直接向團隊詢問陽柏翔的狀況,並密切關注他的進展。
(相關報導:
人物》勞動部鬧出人命!民進黨早看不下去鴕鳥、藐視國會、「目的良善」的何佩珊
|
更多文章
)
晁菘徽透露,其實有多個職棒球隊,早已對陽柏翔展現濃厚興趣,就算正指名沒有,其實預計育成選秀也會指名該選手。這一切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陽柏翔在「台日棒球留學」計劃的支持下,不斷磨練自律與自立精神的結果,「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成為職業棒球選手,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人生中找到方向,成為一個具備堅韌精神的人。」台日棒球留學計劃持續努力,幫助來自不同背景的台灣年輕選手,在日本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並期待未來能協助更多學生實現夢想。
努力拚搏的李玟勳 盡力上進的洪雋熙都有故事
談到其他較為特別的學生,晁菘徽表示,像是「台日棒球留學」計劃的選手李玟勳,目前就讀於明秀日立高校,不僅是球隊的第4棒,還立志考入東京大學,展現了學業與運動並重的堅持。據計劃負責人晁菘徽介紹,李玟勳從小便開始學習日語,展現出對日本文化和棒球的濃厚興趣。然而,在國中一年級時,由於學業成績未達理想,他一度中斷棒球訓練,專注於學業。即便如此,李玟勳並未放棄自己的棒球夢。國中二年級時,他透過教練聯繫到台日棒球留學計劃,展開了赴日的準備。
如今,李玟勳一邊為進軍東京大學而努力,一邊在明秀日立高校棒球隊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李玟勳而言,無論是否進入東大,他在棒球場上的堅持與學業上的努力,已為他鋪設出一條特別的人生之路。而且東京大學在日本經常被關注的東京六大學棒球聯盟之中,是有相當高的關注度。晁菘徽表示,李玟勳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也彰顯了計劃對學生的全方位支持,不僅是運動能力的培養,更是幫助他們實現學業夢想。
此外,晁菘徽提到,在「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的幫助下,台灣學生洪雋熙突破家庭背景限制,於明秀日立高校畢業後進入日本國士館大學,不僅延續了自己的棒球夢,也獲得了學業發展的機會。洪雋熙來自台灣原住民家庭,家境並不富裕,小學時期曾是台灣全國標槍冠軍,但他毅然選擇棒球,並在國中加入棒球隊展開訓練。「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團隊從他國中一年級開始持續關注他的成長,因此觀察他在測試的表現後,團隊依然給予他來日本的機會。
在明秀日立高校,洪雋熙和陽柏翔及其他優秀選手並肩成長,雖然他的棒球實力在初期不算出色,但他在高三的下半學期表現突飛猛進,逐漸展現出優異的成績。當時,有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但並非他的理想選擇。洪雋熙希望能在兼顧學業與棒球的同時,發展出長遠的人生規劃,最終選擇了國士館大學。由於家境問題,他大學的學費部分,持續依靠資源協助,透過獎學金等支援減輕經濟壓力。
不只棒球選手 也助女籃、女棒選手留日
洪雋熙的家族中還有兩位妹妹,一位是台灣拔河國手,另一位則是台灣女籃國手,且已在U16和U17中華隊中嶄露頭角。因為台灣女子籃球的發展空間有限,「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也協助洪雋熙的妹妹安排赴日學校,希望她能繼續發展籃球生涯。若她順利來日,她將成為首位台灣女子籃球留學生。其實到日本第一位女子棒球留學生,也是由他們所協助,目前該女子棒球留學生正在平成國際高校接受訓練。
(相關報導:
人物》勞動部鬧出人命!民進黨早看不下去鴕鳥、藐視國會、「目的良善」的何佩珊
|
更多文章
)
晁菘徽表示,接下來也會協助更多選手來日,計劃致力於支持不同運動項目的台灣學生赴日留學,讓他們在日本體壇綻放光芒。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已經運行至第八年,晁菘徽坦言,支持他一路堅持的信念,是對改變台灣棒球環境的理想與希望。「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台灣棒球能不斷成長,甚至能夠在實力上超越日本,但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現役職棒選手如果未曾走出國門,很難真正看到更大的世界。
日本選手具自主分析能力 台灣棒球界尚待提升
晁菘徽舉例,那些曾在海外接受訓練的選手陳傑憲、吳東融,都曾經留日,他們回到台灣後,往往更有改變棒球環境的意識和熱忱,但在當地的制度與環境中,他們的聲音可能無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他認為,正是因為這些選手的共同理想與努力,才支撐著計劃持續運行,並逐步壯大留學、語言教育與日台體育交流的資源。台日棒球留學計劃不僅專注於選手的成長,也致力於基層教練的教育發展,讓他們的學生在棒球之外,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成長機會。
晁菘徽表示,「我們的存在能讓基層教練在教學時,提供學生赴日留學的機會,並通過與日本教育體系的合作,為學生的未來鋪路。」這不僅是為了讓更多台灣棒球選手站上國際舞台,也希望為年輕一代提供更豐富的人生選擇。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近期也接待了味全龍選手石翔宇來日本進行訓練,顯示該計劃在運動科學(運科)支援方面的拓展。晁菘徽表示,台灣與日本的運科發展仍有明顯差距,日本的選手普遍具備自主分析與應用運科的能力,台灣棒球界目前還尚需提升。
「不是每位選手都適合來日本」 晁菘徽談關鍵條件
晁菘徽也說,台灣部分選手會通常缺乏自主分析與了解自身問題的能力,日本的選手在比賽中會主動尋找自己的不足並尋求改進方法,這是台灣選手普遍欠缺的。他強調,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並指出數據應成為選手進步的工具,而非束縛選手的指標。此外,計劃在與台灣教練的合作上也有深入互動。晁菘徽說明,計劃通常會依據選手的需求與背景,與教練一同討論適合選手的進修地點與訓練環境,「並不是每位選手都適合來日本,適合的發展環境應依選手的條件來決定。」
計劃團隊致力於從運科支持、數據分析到語言翻譯的全方位協助,期望能讓台灣選手在日取得實質進步,並以先進的運科知識來提升自身實力。晁菘徽相信,這樣的努力將有助於台灣棒球未來的整體發展。晁菘徽透露,「台日棒球留學支援」計劃未來將持續推動體育領域的深入交流,並在選手留學的基礎上,擴展至更多元的教育與發展機會。隨著計劃的穩定發展,晁菘徽分享了下一階段的目標,一直在撒下種子,希望這些孩子不僅在球場上成長,更能獲得未來人生的技能與知識。」
定期舉辦台日體育交流 盼學生有更多元能力
未來該計劃目前定期組織台日兩地體育交流活動,涵蓋棒球、排球、籃球、足球等多個領域。晁菘徽指出,許多學生因家庭或經濟因素無法出國留學,但透過這些短期交流活動,仍然能擴展他們的視野和經驗,讓他們更具國際觀。針對體育專業的學生,計劃特別支持有志於成為教練、運動防護員等角色的台灣學生,幫助他們掌握最新的運動技術,回到台灣後能夠傳授日本的棒球經驗,帶動台灣棒球技術的進步。
「我們帶領的小朋友,未來不僅是運動場上的選手,也能成為教練、訓練師等專業人士,並且在台灣甚至日本留下影響。」晁菘徽進一步解釋,計劃目前也鼓勵學生在日本考取專業資格,例如運動防護或體能訓練,未來無論是留在日本工作還是回到台灣,都將具備競爭力。有的學生希望在日本的職業球團中發展,成為台灣選手的經濟人或防護員,以專業角色穩定地留在日本,希望一步一步地,為台灣培養出更多具備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的體育人才。
(相關報導:
人物》勞動部鬧出人命!民進黨早看不下去鴕鳥、藐視國會、「目的良善」的何佩珊
|
更多文章
)
晁菘徽強調,計劃不僅著眼於棒球留學,更旨在讓孩子們的人生更加豐富,並讓他們在未來的台日體育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訪問時,晁菘徽認真地穿上了全套的西裝,很正式的接受《風傳媒》的採訪,而在結束後,他也繼續與石翔宇進行運科訓練,對於持續8年的計劃來說,這就是他的每一天生活日常,正是因為從棒球選手出身,也有到國外留學的經驗,也是因此更懂棒球選手的需求,相信未來他也會持續努力堅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