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機油多久換一次?不換會壞嗎?專家公布正解,4大更換時機延長壽命省荷包

汽機車多久換一次機油?4大更換時機教你判斷!(資料照/陳昱凱攝)

在台灣,機車使用及分散密度可名列世界前茅,頻繁的使用程度讓機車族經常需要更換引擎機油,而更換時機通常可看以下五個原則:里程數、使用時間、操作習慣、機油品質以及周遭環境,這些因素將會極大影響引擎機油更換的時機。

適時地更新以確保引擎可以良好運作,接下來將分別說明機油更換原因、四種機油的更換時機、以及引擎機油如何更換等相關知識。

細數引擎機油更換的原因

引擎在運轉時會逐漸消耗機油並使其變得又黑又髒,這將降低了對引擎的保護作用。而機車的引擎轉速通常較高,通常會達到5,000至6,000轉,相較之下,汽車在行駛時通常在2,000至3,000轉,因此,機車需要更頻繁地換機油以確保引擎保持良好運作狀態。

另外視駕駛的操作習慣,維持低速檔駕駛將增加轉速,特別是在高轉速或高負荷條件下更是如此,例如跑山或競速狀態,平時操駕較為激烈的使用者更要注意引擎機油更換的時機!

1. 潤滑引擎

機油會在會在引擎各部件形成一層薄膜,減少磨擦和磨損,確保引擎可以順利運轉,隨著里程數上升,機油會分解而失去效能,因此需要更換來確保引擎內部潤滑。

2. 清潔雜質

機油可以將污垢和碎屑從引擎中清除,集中在機油的濾心中,但是當機油變質時,引擎機油無法有效清潔引擎,可能會導致積碳和積垢累積。

3. 幫助冷卻

機油本身可以吸收和分散引擎內部的熱能,幫助引擎冷卻,當機油老化或是變質時,冷卻的效果可能下降。

4. 防止沉積物

過期的積油可能會積累沉積物,這樣會影響引擎的性能,可能造成閥門沉積或是活塞環積碳。

5. 保持機油濾心的有效性

濾心在過濾污垢和雜質發會作用,因此在更換機油時,應該同時更換機油濾心,以便確保機油可以維持有效的過濾效率。

用這4種依據安排引擎機油更換時機

機油的更換頻率和機油種類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引擎是否會吃機油,根據專業人士的實測經驗(僅供參考,因汽車調性、操作習慣、保養頻率等都是變數),發現當車輛行駛20萬公里後,引擎每行駛1,000公里消耗一瓶機油,而當行駛超過24萬公里以上時,頻率將急劇增至每1,000公里消耗兩瓶!

常見吃機油的根本原因在於活塞環被油泥堵住,使機油有機會進入燃燒室,嚴重一點還會開始產生積碳,除了會磨損引擎零部件,甚至會讓引擎報廢。

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定期或增加更換機油的頻率、使用品質優良的油品,一勞永逸!

下列將按照汽機車不同的使用情況、騎車環境、車況、車種等不同,說明引擎機油更換時機。

機車

1. 使用情況

經常在城市裡怠速、走走停停,或是經常跑山路、濱海,以上這些行為都容易讓引擎內部經常高溫。

如此一來會加速機油效能下降,更換機油會更加頻繁。

2. 騎車環境

台灣氣候潮溼,機油容易變質,若是經常前往海邊或風沙大的地方,需要加以注意!

3. 更換里程數

新車換機油的頻率可以參考原廠說明說,一般是300-500公里換一次,或是每1000公里再換一次機油,接著就是依照自身評估來決定。 (相關報導: 汽車行駛多少公里需要換一次機油?中油公布正解,9大保養禁忌「耗油超傷車」 更多文章

而重機除了檢查機油尺,若感受到卡檔也可以考慮更換機油,大約落在3000-5000公里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