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日益成熟,許多職業正在經歷轉型甚至被取代的過程,又或者是擔心自己的職業在未來是否會被漸漸取代。然而,某些職業或許因其獨特的複雜性、人際互動需求及對人性化判斷的依賴,預計在未來10年內仍將難以被AI全面取代。根據《搜狐網》報導,以下八個職業預測是不會被AI技術所取代的。
1.消防員
消防員的職業無論在日常的災難救援工作還是處理緊急情況時,都強烈依賴於人的直覺、迅速反應和決策能力。儘管AI技術在自動化火災預警系統或火災模擬有所成就,但在實際的火災現場,消防員的角色仍然無法被AI完全取代。
首先,消防員面對的情況常常是動態且難以預測的,包括煙霧、火勢變化及救援環境的突發變化。AI雖然能夠進行數據分析並提供火災模式預測,但無法像人類消防員那樣迅速在危機中作出反應、選擇最佳行動方案。消防員需要即時評估火場情況,並依據現場的變化作出決策,而這些需要專業知識和許多的經驗。
2.美髮設計師
美髮設計師的工作不僅涉及專業的技術操作,如剪髮、染髮和造型,還包括與顧客的互動和溝通。即便AI可以通過分析髮型趨勢和顧客的需求來提供建議,但它無法替代與顧客建立信任關係的能力,這也是髮型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
此外,髮型設計師的創造力、對美學的敏銳度以及顧客個別需求是AI無法協助。每個顧客的髮型需求都不同,設計師需要根據顧客的臉型、髮質及個人風格提供量身定制的建議。這些互動和智慧是AI目前還無法替代的。因此,儘管AI可能協助設計髮型的過程,甚至為髮型師提供工具來提高效率,但人類設計師的角色仍然在髮型行業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位置。
對此,理財專家吳淡如,也曾分享她的同學曾帶他去巷弄裡的理髮店,洗加剪大概花了20分鐘,約台幣180元。他算了一下店內師傅的薪水,店內只有一個師傅和一個助手,一個剪、一個洗,幾乎全月無休,一天最少可以剪40個人。加上店家位在巷弄裡,店租便宜,每月收入應該有12萬台幣左右。
吳淡如進一步說明,這個薪資肯定是比學校的教職人員還多。此外,剪髮這件事情大概是人最不放心AI做的事了,因此這個技術活不容易被取代的。
3.醫生
儘管人工智能(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增長,但醫生的職業仍然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AI在診斷和數據分析方面表現出色,能夠快速處理大量的醫療資料和影像,協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決策。然而,醫生的工作不僅僅是診斷疾病,還涉及高度的同理心、情感支持和複雜的臨床判斷,這些都是AI目前無法完全模擬的。
此外,醫生在應對突發情況和處理複雜病例時的靈活應變能力,也是AI無法替代的重要特質。雖然AI可以協助病患提供診斷跟建議,但在多變的醫療環境中,醫生的經驗和直覺依然無可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4.律師
2023年初ChatGPT的GPT-4模型,律師考試贏過9成考生,不過,即便如此為何律師不會被取代呢?
律師的不僅需要法律知識的應用,與客戶、法官和對方律師的互動,目前是AI無法完全取代的。儘管AI在某些法律領域(例如審查合約)已經展現出效率和能力,但律師的核心職責涉及的戰略思考與談判技巧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仍然需要人類的直覺和情感智慧。
而律師不僅需要在複雜的法律知識上提供建議,還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做調整。在法庭上,律師的口才與應變能力也相當重要。雖然AI可以協助律師準備文件、提供案例支持或進行數據分析,但無法取代律師在法庭上的即時反應、情感判斷和交流的能力。
5.教師
AI固然能生成大量教學內容,不過,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遞知識,還涉及理解學生的個別需求、引導學生發展思維、以及提供情感支持和激勵。而這些人際互動和情感智慧是AI無法模擬的。AI雖然能夠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或智能輔助學習工具,但無法完全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或建立個別的學習關係。
教師能夠在課堂上事實調整教學策略,並與學生建立信任感、幫助學生發展溝通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是AI難以替代的。無論是處理學生間的衝突,還是指導學生如何面對挑戰,這些複雜的社會互動都需要教師的情感智慧和經驗。
再者實體課程中的真實互動也由為重要,過去幾年因為Covid-19肆虐,不少老師逼不得已當起教學直播主。然而,許多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專注度都不如以往。
6.諮商心理師
在處理情感、心理問題和個人發展方面,仍然不太可能被AI完全取代。儘管AI在某些範圍中能夠協助進行基本的情緒監測或提供靜態的心理健康資源,但諮商心理師所提供的專業服務包含了深層的人際互動和情感支持,這是AI難以模擬的。
諮商心理師的工作不僅是提供建議或解決方案,還涉及理解客戶的情感需求、處理複雜的心理障礙和建立信任的關係。諮商過程中的對話往往充滿了情感交流和同理心的表達。因此,AI缺乏對人性的洞察以及個性化服務與情感間的共鳴和同理心。
由兩位諮商心理師共同經營的心理衛教粉專「心嶼」,其心理師就曾問過ChatGPT,「諮商可以被ChatGPT取代嗎?」GPT回應,「ChatGPT雖然可以提供有關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療的一般性信息,但無法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治療服務,也無法替代人際關係、情感和身心問題的真實互動。」
不過,諮商心理師也表示,「向ChatGPT發問和聊天,可以感受到被支持與同理,並且它會不帶批判和評價的提供建議,提供了一個可以繼續走下去的力量,它所提供的資訊也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可以從哪些方向試著展開行動。」
7.社工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需具備同理心,他們會深入各個群體提供他們必要時的幫助與支持。而他們的工作時常深入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和社交技巧,例如:傾聽、溝通與協調衝突是他們的日常技能。而這些都是AI難以去模擬與取代的,他們無法站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為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此外,社會工作者還需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為達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8.創意設計師
設計師的工作仰賴於創意、藝術感和與人之間的深入合作,儘管AI得以輔助設計,但真正的創意還是依舊源自於人的獨特思維想法。設計師需要不斷與時俱進並調整設計方案,而AI是難以複製這種創新思維想法和直覺的判斷。此外,設計師從和顧客的互動中可以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提供客製化的創作。
綜合上述,儘管人工智能(AI)在多個領域中已逐漸發展,但目前這8項行業在未來十年之內是不太會被AI所取代的。因為他們具有獨特的技能需求和對人性的依賴度極高,仍然不太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完全被取代,儘管AI可以作為輔助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但他仍無法取代這些職業中至關重要的人性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