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核武儲備的失控,美國三軍的核戰計畫也隨之失控。儘管現在看起來可能很瘋狂,但在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之前,美國陸、海、空三軍的司令都各自掌控著自己的核武儲備、發送系統與目標清單。為了遏止這種相互競爭的核戰計畫造成混亂的可能性,美國國防部下令將分屬三軍的核戰系統整合成單一計畫,即單一統合作戰計畫(SIOP; 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Plan)。
一九六〇年,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後改稱美國戰略司令部)擁有二十八萬人的員額。為了推動SIOP這項新計畫,這當中的一千三百人被納入了一個名為「聯合作戰目標計畫參謀部」(Joint Strategic Target Planning Staff)的編制中,裡頭的男男女女只有一項任務,就是把個別的目標方案全都整合進一個單一的目標平台上。約翰.魯伯與同事們在一九六〇年十二月那場奧弗特空軍基地(Offutt Air Force Base)地下掩體會議中所得知的,就是這個整合計畫。這項祕密計畫一旦啟動,將會導致世界另一端至少六億人的死亡。
這個全面核子戰爭計畫顯示了美軍將如何傾其全力對莫斯科發動先發制人的第一擊。同時,你會從中看到國防科學家是如何仔細計算出有兩億七千五百萬人會死於第一個小時,乃至於起碼另外三億兩千五百萬人會在後續的大約六個月內死於放射性落塵的傷害。這些罹難者約有半數會來自於蘇聯的鄰國─這些國家並沒有與美國交戰,但也會被捲進戰火。其中包括多達三億的中國人。
一九六〇年,全球人口數是三十億人。這意謂著五角大廈花錢讓一千三百人去擬定一個計畫,而計畫的內容是要用先發制人的核攻擊去一口氣殲滅地表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字還沒有算進幾乎必然會被俄羅斯以眼還眼反擊殺死的大約一億美國人,甚至也還沒有算進南北美洲會因為放射性落塵而死於後續約莫六個月內的大約一億人,乃至於會被大面積火災衍生的異常氣候餓死的天曉得多少人。
在開場簡報告一段落後,第二項機密計畫接續登場,魯伯在其二〇〇八年的回憶錄中寫道,那是「由另外一名講者所發表的對華(中國)攻擊計畫」。這第二份報告也同樣有爬梯、指示棒與透明塑膠片共組的噱頭。「最終(這名講者)講到了一張掛圖,上頭特別提到了落塵會造成的死亡。」
二號簡報者指著圖上的一張圖表。「表中顯示落塵致死人數隨著時間發展(會達到)……三億人,中國人口的一半,」魯伯在回憶錄中寫道。
隔天早上,約翰.魯伯參加了又一場新的議程,這次的規模小一些。與會者有他、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全員、陸海空三軍的部長,外加海軍陸戰隊的司令。魯伯記得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主席李曼.雷姆尼澤(Lyman Lemnitzer)「對全場表示他們表現得很好,尤其是這項工作十分困難,所以他們都應該獲得嘉獎。」魯伯回憶起陸軍參謀長喬治.戴克(George Decker)也表達了類似的恭賀之意。而他也還記得海軍作戰部長阿利.伯克「把他正字標記的菸斗從嘴巴取出,重複了相同的訊息─辛苦了,幹得好,值得嘉許。」最後一個發言的是空軍的湯瑪斯.懷特將軍,他「用他那總是帶有某種權威感的沙啞嗓音擠出了那天早上眾人傳誦的一系列陳腔濫調」。
沒有誰仗義執言,沒有人對由美國政府主導的預防性核武第一擊將無差別濫殺六億人之事,表達一點抗議,魯伯寫道。在場的一個個參謀長都像啞巴一樣。國防部長像啞巴一樣。約翰.魯伯也像啞巴一樣。最後,終於有個人開口了。這個人是大衛.M.舒普將軍,他是在二戰中表現傑出獲頒榮譽勳章的陸戰隊隊員,當時他則是海軍陸戰隊的司令。
「舒普是個戴無框眼鏡的矮個兒,你說他是美國中部鄉下的學校教師也不會有人懷疑,」魯伯回憶說。他記得舒普用一種冷靜且平穩的聲音發言,提出了現場對核戰計畫僅有的反對意見。舒普說:「我只能說,如果有個計畫的內容包括要殺害三億中國人,而中國甚至還不是交戰的其中一方,那這肯定不會是個好計畫。這不是我們美國人做事的方法。」會議室陷入了沉默,魯伯寫道,「現場所有人全僵在那兒。」
事隔幾十年,魯伯才承認美國這宗他曾參與討論的核戰計畫讓他聯想到納粹的種族屠殺。在他的回憶錄中,他提到發生在早前世界大戰中的某件事。當時,一群第三帝國的官員在德國一個名為萬湖(Wannsee)的小鎮開會,會場是一棟湖畔別墅。就在那裡,這群號稱理性的官員花了九十分鐘的時間,擅自議定了如何在一場他們正占上風的戰爭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推進種族滅絕計畫,並希望以此確保他們取得全面勝利。為了他們的勝利,這些第三帝國的官員們一致同意數百萬人必須死。
最末,當約翰.魯伯年屆九旬之時,他娓娓道出在他的認知中,萬湖會議與奧弗特會議之間的關鍵相似點。「我想起一九四二年一月的萬湖會議,」魯伯如此寫道,「當時那兒聚集了一群德國官僚。這群人在會議中旋風式地通過了一項計畫,內容是要將在歐洲的猶太人趕盡殺絕,而且還力求提升殺人技術的效率。在那之前,他們的大規模滅絕手段不外乎在廂型車裡注入廢氣、把一堆人湊攏在一起槍斃,或是一把火把穀倉或猶太會所燒了,會中的他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精益求精。」行將就木之際,魯伯決定對世界說出他在一九六〇年沒能說出的心聲。「我感覺自己好像正在目睹一個類似的黑暗深淵,墮入了黑暗之心的深處,一個由紀律嚴明、一絲不苟、精力充沛的無意識群體思維所控制的幽暗冥界,其目標是要消滅生活在近三分之一地表上半數的人類。」
納粹的「最終解決方案」呼籲滅絕歐洲所有數百萬的猶太人以及其他數百萬納粹視為非人類的人。約翰.魯伯和他的同事們共同簽核的那個全面核子戰爭計畫─單一統合作戰計畫─則要求大規模消滅大約六億的俄羅斯人、中國人、波蘭人、捷克人、奧地利人、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阿爾巴尼亞人、保加利亞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立陶宛人、芬蘭人、瑞典人、印度人、阿富汗人、日本人,還有其他經由美國國防科學家計算出的會被無辜波及者。
(相關報導:
除了小行星撞擊,唯有核武具有毀滅世界的力量:《核戰末日》選摘(2)
|
更多文章
)
「最終解決方案」已經頒布。單一統合作戰計畫則從未出現過─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但一個性質類似且尚未解密的計畫,今天依然存在。只不過計畫的名字在這些年來已經改變。最初的「單一統合作戰計畫」而今被稱為「作戰計畫」(Operational Plan),縮寫是OPLAN。核資訊專案(Nuclear Information Project)專案主任漢斯.克里斯滕森和資深研究員麥特.科爾達(Matt Korda)與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合作,將目前的作戰計畫定名為OPLAN 8010-12。該計畫包括「『宛若一個家族的各個子計畫』,目標針對的是四個已確定的對手:俄羅斯、中國、北韓與伊朗」。
美國今天的核武儲備數量要少於一九六〇年,但其部署中的核子武器仍有一千七百七十枚,且大多都是處在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而這還不包含那幾千枚後備的核武。所以加總起來,美國今天仍有五千枚以上的核彈頭。俄羅斯現有一千六百七十四枚核武在部署中,大部分處於可發射狀態,且同樣另有幾千枚後備,所以加總起來,其核武儲備總數與美國已不相上下。
「核子戰爭不會有贏家,也絕對不能開打。」美國總統朗諾.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共黨總書記米海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曾在一九八五年的聯合聲明中,對世界提出這樣的警語。
時隔數十年的二〇二二年,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警告美國人「(核子)末世決戰的可能性」達到了令人驚駭的新高點。
*作者安妮.雅各布森 Annie Jacobsen,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五角大廈之腦》(The Pentagon’s Brain),以及《紐約時報》暢銷書《五十一區》(Area 51)、《迴紋針行動》(Operation Paperclip)及其他書籍的作者。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