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響應每年的1114世界糖尿病日,於今(29)日舉辦「優良糖尿病友支持團體頒獎」活動,表彰在糖尿病支持與教育領域中表現傑出的病友團體,這些團體透過各種社區活動,積極推廣糖尿病教育,提升社會對糖尿病的認識。他們為患者創造了互助與支持的空間,讓更多人能積極面對糖尿病,並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高市衛生局表示,糖尿病是國人第五大死因,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但仍有不少人對糖尿病及其治療方式有所誤解。為破除迷思,翻轉糖尿病既定印象,舉辦表揚優秀的糖尿病友,希望透過這些感人的故事,鼓勵所有糖尿病患者勇敢面對疾病,打破汙名,共同追求健康長壽的美好人生。
第三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週末登場
此外,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也將於11月3日舉辦「第三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表揚典範糖友及其家屬,盼透過他們現身說法,傳遞糖尿病一樣能夠活得健康、幸福、有成就,只要好好控制,長壽也非奢望。
本次傑出獎得主之一的許廣進,年輕時擔任外務員工作,一熱就喝涼水,冬瓜茶、綠豆湯等甜湯沒少喝,36歲那年因為一個月內體重從70公斤降至58公斤,就醫才知道罹患第2型糖尿病,從此開始施打胰島素,迄今打了41年。他形容自己「打胰島素就像拿筷子吃飯一樣,再自然不過」。現在77歲的他,不僅血糖穩定,象徵腎功能的腎絲球過濾率不降反升,從66.2上升至70.4 (mL/min/ 1.73m2),打破坊間「打胰島素會洗腎」的迷思。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指出,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最重要藥物之一。國人擔心胰島素打了就無法脫離、誤以爲打胰島素等於疾病很嚴重、打胰島素會導致洗腎等錯誤觀念,不僅讓國內糖友胰島素施打率僅約12%,遠低於國外動輒25%以上,更值得關注的是,延遲注射胰島素反而使得糖尿病控制不佳,提高洗腎的風險。衛生局指出,除頒發傑出成就獎表揚不因罹患糖尿病失志,勇敢創造精彩人生,具有傑出成就的病友,活動同時設置「幸福獎」,肯定長期陪伴病友給予支持的親友,以及「長壽獎」表彰長期勇敢面對糖尿病的病友。
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在台灣,罹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民眾不在少數,活過100歲的也不是沒有。」像是本屆便有多名勇敢面對糖尿病超過40年的糖友獲獎,人數多到足以組成「千歲團」。他說,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高齡長壽將成為糖尿病照護的重點,需要仰賴基層診所與居家醫療照護的結合,予以病人為中心的「高效能」全能照護。 (相關報導: 唐獎生技醫學獎》兩位得主分享GLP-1研究成果 研究造福全球近5億糖尿病患者 | 更多文章 )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表示,「患者高齡」、「病齡長期」、「疾病共病」將是糖尿病常態。在多樣共病的情況下,病人照護更複雜,不再只是單純的驗血糖、開藥與吃藥模式。糖尿病患者需要的不只是照護糖尿病疾病本身,而是以糖尿病控制為中心的全人照護。積極介入、風險管理,協助病人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