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環境永續小尖兵!高市推污水下水道校園巡迴環境教育

水利局前往小港區太平國小辦理污水教育宣導。(圖/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為了推廣污水下水道建設,高雄市政府水利局連續4年與教育局合作,於今年9月起前往小港、仁武、前鎮、三民等9個行政區15所國小進行污水下水道環境教育課程,師生近千餘人次熱烈參與,透過簡報、影音及有獎徵答的方式,讓學生對污水下水道有正確認知,並成為市府推動環境永續的小尖兵。

妥善收集並處理生活中的污水,以降低海洋、河川的污染

水利局表示,污水下水道的建設目的,是為了妥善收集並處理生活中的污水,以降低海洋、河川的污染,並提升住家生活環境的品質。此外全球氣候變遷、缺水危機越來越嚴重,污水經過處理過後成為可再利用的再生水,是水資源穩定供水之生力軍。因此,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自109年起與教育局合作,將污水下水道的基本知識納入小學環境教育課程,讓學生瞭解政府打造幸福城市的用心。 (相關報導: 全台1700多處露營場注意!2025年3月起未設污水處理設施將開罰 更多文章

高雄市截至今(113)年8月底的污水用戶接管普及率為50.73%,每年以1~1.5%的幅度成長。今年持續舉辦15場近千餘人次國小校園污水下水道的環境教育課程,希望向下紮根、傳遞正確水資源利用觀念,讓本市污水下水道建設之推動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