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烏來,擁有天然美景、美食、溫泉、攬勝橋外,近日烏來部落再添新亮點。為推廣原鄉特色工藝及建構傳統編織工藝創新發展,新北市原民局與烏來區公所共同合作,將於10月15、16日舉辦為期二天的「2020烏來泰雅編織節」,而且攜手國際知名設計師潘怡良設計團隊,以移除影響五感的環境減法、融入色彩及視覺協調的設計加法,還有發掘在地文化及特色的文化乘法等美學準則,打造烏來編織工藝新基地,讓民眾認識泰雅族編織文化與在地生活藝術,這個特色織藝廊道,已成為熱門打卡新亮點。
「文化再生、美學再生、環境再生」 打造織藝廊道新視覺感受
國際時裝界知名的設計師潘怡良,擁有「台灣針織女王」美譽,擅長融入針織技術以復古典雅、精緻高貴與都會時尚的風格作為設計主軸,為此新基地導入「文化再生、美學再生、環境再生」理念,以織藝廊道呈現新視覺感受,串連烏來部落特色與元素,展現從部落生活中推廣工藝扎根的美學,進一步實踐市長侯友宜建構新北市當代新美學風貌,與市民共創在地文化品牌,打造具有光榮感及美感的幸福城市目標。
織藝廊道緊鄰於新北市烏來區第一市民活動中心,二樓織藝推廣據點即為泰雅編織文化節活動場地,除於內部空間辦理泰雅編織創意美學商品展、手織屈尺群織紋族服班,以及藤編造型燈飾暨藤編技藝班kiri成果展,也會有踩街巡禮,由烏來區織藝技術優秀精湛的織女老師們,穿著自己織的族服走動於部落中,藉此展現傳承與延續泰雅工藝文化之美,營造烏來部落日常生活美學。

首位「織男」宋偉成 期許成為烏來泰雅編織文化傳承者
烏來區公所區長周守信表示,早年,泰雅族的傳統生活習俗,男生學習狩獵,女生則學習織布,織布是專屬於女人的工作,多是母親傳於女兒,且不外傳技藝。織布禁忌規範繁多,男性不得碰觸織布機。
隨著時代演進與面臨傳統工藝失傳之際,為了傳承織布這項技藝有所改變,來自烏來部落23歲青年宋偉成,從10歲開始就跟著身為烏來織女的母親帶領著一起走向編織的路,19歲起更開啟學習編織等各項技藝之路,舉凡竹編、藤編、弓織、植物染、琉璃珠等都難不倒他,在母親開立的工坊接下了原本專屬於「織女」的工作,成為烏來第一位「織男」,宋偉成表示,支持他可以在編織的文化路上堅持走下去的動力,除了不惜挑戰傳統織的禁忌外,希望自己能成為烏來泰雅編織文化傳承者,他也有自信能為織布文化創造更多元新樣貌。
連結產官學協助烏來編織文化 朝產業化方向永續發展
原民局長羅美菁表示,市府將連結相關的產官學資源,協助烏來區所有願意傳承織布技藝的族人,藉由師徒制或專業技能的導入,繼續傳習甚至創新研發,讓烏來編織文化朝向產業化方向永續發展。 (相關報導: 金鐘評審「喔喔叫」挨批歧視原民 伍麗華指「無意的傷害」籲公開致歉 | 更多文章 )
羅美菁強調,烏來區有著豐富泰雅族文化與充滿魅力的觀光資源,今年首度與國際知名設計師潘怡良合作,於烏來部落建置屬於在地泰雅族織布工藝的廊道景觀設計,期盼讓工藝創作不單單只是藝術擺設,也能連結部落及融入部落生活的美學中,實際打造部落生活空間多元面貌,增加部落文化特色,讓部落亮起來,也增進民眾對於泰雅織布技藝的認識。歡迎各地民眾於10月15日至16日前來參加「2020烏來泰雅編織節」,一同感受精湛的泰雅族織布工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