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抓很橫」!賴清德國慶談話不管怎麼說 國安單位評估解放軍軍演伺候

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晚會上的「祖國說」挑動中國敏感神經,在將到來的國慶演說,國安單位已有最壞想定。(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於10月5日國慶晚會上指,中華民國將過113歲生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75歲,「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賴清德的「祖國說」引發議論,接下來,其國慶演說更是注目焦點。先前我國安體系評估過,2個演說因會定調台灣施政方針,將是中國會大大施壓力的標的,一為520總統就職演說,另一個就是即將上場的雙十國慶講話。

賴清德在總統就職演說拋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雖相關論述前總統蔡英文也講過,但中國仍因此發動大規模的「聯合利劍2024A」軍演,當時軍演名字標示「A」,外界已推估,這表示中國未來不排除可能有聯合利劍2024B、C、D⋯⋯X、Y、Z,不妙的是,我國安系統評估,10月10日賴清德的國慶演說,會是不管賴說什麼,甚至「標點符號沒標在他們所要的位置」,中國都恐會找各種理由,發動大型軍演。

試射洲際導彈 中國項莊舞劍各國心裡有數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25日,中國向太平洋公海海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被視為是對美國拒止、威懾,而據了解,我方通過情資交換系統得知,其實中國該段時間不止對太平洋射了一顆東風31A長程彈道飛彈,事實上也發射了「兩位數以上」顆數、射程超過5000公里以上的東風系列中長程飛彈,而且過去是朝內陸射,這次是朝海上射,落點在渤海,周邊國家「都看到了」,不過因渤海屬中國內海,大家不能說什麼,但對中國的項莊舞劍心理有數。

國安人士表示,中國近期的作為,是帶著「兩個面具」,例如一邊對外聲稱要協助結束俄烏戰爭,另一面卻仍讓俄羅斯有持續侵略的力量,像北韓一樣把傳統武器往俄羅斯送,所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場邊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面時就指出,中國提供了俄羅斯火箭和裝甲車等軍事生產所需的70%的工具機、和90%的微型電子產品,「當北京一方面表示它想要和平、希望看到衝突結束,但另一方面,又允許其企業採取行動,實質上協助普丁繼續侵略,這不合情理。」

中國九三大閱兵,東風31A長程飛彈(美聯社)
據我方情資交換系統得知,中國在這段時間不止對太平洋射了一顆東風31A長程彈道飛彈(見圖),至少發射雙位數以上。(資料照,美聯社)

藉美日「真空期」爭取戰略突破 中國灰色衝突試探紅線

國安人士說,中國大玩兩手策略之餘,仍聯手俄羅斯發動各種威懾,而這些威懾,有三項特徵。第一,是「手伸很長」,除了持續在第一島鏈內南海、東海、台海施壓騷擾,讓軍艦穿越宮古海峽,也把軍艦開到阿拉斯加,還將洲際飛彈射到太平洋,包括北部戰區也做了對海射程5000公里以上的飛彈試射,「把國際、多國當成目標」,這些是過去長期沒有做過的。

第二個特徵是「心抓很橫」。國安人士指出,中國不斷試探各國紅線,將灰色地帶衝突操作到最極致,灰色衝突是不斷施壓但不到戰爭,不過軍機飛進日本領空、軍艦進入領海,敏感時刻航艦畫過宮古海峽,朝太平洋射導彈,都在把挑釁的力道加到最大。 (相關報導: 調查》警察備戰!美軍協訓打城鎮戰 用海豹部隊步槍、買「神鬼認證」裝甲車 更多文章

國安人士表示,第三個特徵是「逼人妥協」。國安人士分析,目前中東在打仗、俄烏戰爭還沒結束,暗助俄羅斯可牽制歐盟對印太問題的關注,對各國的各種挑釁也在逼各國是否某種程度跟他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