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有哪些飛彈防禦系統:「鐵穹」、「大衛投石索」和「箭」式

以色列「鐵穹」是經過實戰考驗最久的防空系統,9月28日成功阻擋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的飛彈。(美聯社)

 

近月以色列動用了所有飛彈防禦系統,來應對加薩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的飛彈襲擊。

以色列主要有三種系統,包括「鐵穹」系統(Iron Dome system)、「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和「箭」式系統(Arrow system),各有不同用途。

圖表
 

以色列每種飛彈防禦系統,都旨在攔截不同高度和距離的飛彈。「鐵穹」是該國最著名的系統,用來攔截4至70公里範圍內的短程火箭、炮彈和迫擊炮。「大衛投石索」旨在摧毀距離最遠300公里的遠程火箭、巡航飛彈,以及中程或遠程飛彈。「箭」式系統則可防禦2,400公里外的中程和遠程彈道飛彈。

「鐵穹」

以色列防空系統防禦範圍示意圖。(美聯社)
以色列防空系統防禦範圍示意圖。(美聯社)
 

 

「鐵穹」已成為世界上經過實戰考驗最久的防空系統,曾經常抵禦近年哈馬斯等加薩武裝組織,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的飛彈。

以色列各地都有「鐵穹」發射台,各有三到四個發射器,每個發射器有20枚攔截飛彈。

「鐵穹」透過雷達偵測和追蹤來襲火箭,計算哪些火箭可能落在人口稠密地區並進行截擊,而其他火箭則落在空地上。

以色列國防軍 (IDF) 聲稱「鐵穹」摧毀了90%的目標火箭。據認為,其「塔米爾」(Tamir)飛彈每枚的成本約為5萬美元。

圖表
 

它是在2006年以色列-真主黨戰爭後開發的,當時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近4000枚火箭彈,造成巨大破壞,造成數十名公民死亡。

它由以色列公司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和以色列航太工業有限公司(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設計,得到美國的一些支持,於2011年部署及首次用於戰鬥,攔截從加薩發射的火箭,該地區自2007年以來一直處於哈馬斯控制之下。

自2023年10月以來,「鐵穹」攔截了數萬枚火箭,它們來自加薩的哈馬斯和其他武裝組織,以及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

「大衛投石索」

「大衛投石索」
「大衛投石索」防空導彈系統可攔截最遠300公里外的飛彈。

「大衛投石索」在希伯來語被稱為「魔杖」,可攔截最遠300公里外的飛彈。

2024年9月,它被用來擊落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的彈道飛彈。以色列國防軍表示,有關飛彈是伊朗製造的中程彈道飛彈Qadr-1,可攜帶700至1,000公斤彈頭。

真主黨稱這枚飛彈瞄凖的是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摩薩德」(Mossad)位於特拉維夫的總部。以色列國防軍就稱飛彈是瞄凖的住宅區。

「大衛投石索」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和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共同開發,2017年開始運作。

其「絕妙者」(Stunner)飛彈旨在低空擊落短程、中程和遠程彈道飛彈。

與「鐵穹」一樣,「大衛投石索」僅針對威脅建築密集區的飛彈。兩者均被設計用來攔截飛機、無人機和巡航飛彈。每枚導彈的成本約為100萬美元。

2023年5月,加薩激進組織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襲擊以色列,發射了1,100多枚飛彈,「大衛投石索」是用於反擊的防空系統之一。以色列稱其擊落了96%構成威脅的火箭。

「箭」式系統

箭2
以色列「箭」式系統攔截遠程彈道導彈。

「箭2」(Arrow-2)旨在摧毀上空約50公里的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數十枚蘇聯製造的「飛毛腿」(Scud)飛彈,之後以色列開始研發該系統,它於2000年投入使用。

「箭2」可偵測500公里外的飛彈,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進行攔截,即距離發射場最多100公里。其飛彈飛行速度是音速的九倍,可同時向多達14個目標發射。

據報導,「箭2」在2017年首次投入戰鬥,擊落一枚敘利亞地對空飛彈。至於「箭3」(Arrow-3)是針對遠程彈道飛彈,在地球大氣層外的弧頂飛行時對其進行攔截。其射程為2,400公里。該系統於2017年投入使用,2023年首次用於實戰,攔截也門胡塞叛軍向以色列南部沿海城市埃拉特(Eilat)發射的彈道導彈。

「箭3」由國營以色列航太工業公司開發,獲得美國波音公司的協助。伊朗在2024年4月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無人機和導彈攻擊,以色列調動了所有的導彈防禦系統來應對這次襲擊。 (相關報導: 智利、阿根廷上演「日環食」奇觀 民眾興奮觀測 更多文章

這些導彈防禦系統與來自美國、英國和阿聯酋的戰鬥機,共擊落了300枚伊朗發射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