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近年來積極投入電池材料研發,今(26)日於高雄順利完成年產千噸鈦酸鋰(LTO)負極材料的試量產工場建置,並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及經濟部國營事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起孝共同出席揭綵,象徵台灣中油邁向電池材料產業的重要一步,將為台灣儲能系統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選擇。
這座LTO工場自111年3月動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順利竣工,工場設計依循多項綠建築指標,並獲得今(113)年綠建築標章,突顯台灣中油對環保承諾的堅持,也奠定台灣中油綠能轉型的基石。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LTO材料具高安全性、超快速充放電及長壽命等特性,十分適用於對高功率及安全考量需求極高的大型儲能系統、電動巴士及半導體廠電動搬運設備等。台灣中油研發團隊藉由材料改質及自動化連續製程,成功提升LTO材料的電容量並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年產千噸的工場正式啟用,台灣中油不僅是國內首家投入LTO材料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也是目前唯一能穩定供應高品質LTO材料的國內供應商。此舉將強化國內電池產業鏈,尤其是針對利基型電池市場的發展提供更為穩定的材料供應。 (相關報導: 目標消費額15兆日幣!岸田文雄旅遊展喊話:2030年盼迎6000萬人次訪日 | 更多文章 )
本次典禮邀請國內電池製造商蒞臨,包括格斯公司與恆科公司等。在典禮現場,雙方與台灣中油簽署了採購合作意向書,展現了中油在電池材料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並為未來長期合作奠定了穩固基礎,不僅為台灣能源轉型注入新動力,也象徵著中油與產業夥伴攜手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