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畫電影《魔法阿媽》自1998年上映後廣受歡迎,睽違26年後終於宣布將集資製作第二部系列作《魔法阿媽2:魔法小豆苗》,然而如今卻爆出爭議。
《魔法阿媽2》爆爭議!
據悉,該部片由王小棣所執導、監製,漫畫家麥人杰(本名麥仁杰)負責設計與分鏡,第二部預計也是由同團隊製作,然而麥人杰卻透露,自己並未收到第二部製作的邀請,不僅讓大批網友抱不平,更傳出當年麥人杰未掛名「導演」是被嫌棄學歷太低。
對此,《魔法阿媽》團隊也針對4大爭議做出說明,包括未邀請麥人杰參與第二部是「不希望重演當年因為工作紀律問題而衍生的困境」,稱麥人杰拖稿失聯;而麥人杰未依約完成工作所以才由王小棣接任導演;團隊多年來沒有澄清是希望尊重過往合作;最後則強調《魔法阿媽》是眾人心血,非個人一手打造,希望大眾能支持台灣動畫。 (相關報導: NCT泰一性犯罪總整理》韓媒踢爆「他和2圈外熟人撿屍」!涉犯罪行曝光「最重恐判無期徒刑」 | 更多文章 )
《魔法阿媽》團隊聲明全文
一、為何《魔法阿媽 2》沒有邀請麥人杰先生加入團隊?
團隊不希望重演當年因為工作紀律問題而衍生的困境。
26 年前在製作《魔法阿媽》時,麥人杰先生在完成「故事板」及「人物造型設計」後,堅持要一人獨力進行「構圖暨 Key pose」及「場景設定」,並希望王小棣老師給予完全的信任,然而,麥先生卻開始陸續出現無法如約交稿之情事,團隊到後期甚至幾乎完全聯繫不上他,導致製作陷入停滯。
若無法按時交稿,團隊將需支付代工動畫的韓國公司鉅額違約金,因此,在時間、資金的多重壓力之下,顧問莊正彬先生找來其他動畫界的團隊(包含郭景洲、王登鈺、陳偉松等多位老師)救火支援,大家齊心參與、沒日沒夜的工作,最終趕在期限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麥先生當年的失聯,對工作夥伴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與壓力,也差點讓《魔法阿媽》這部作品無法順利問世。基於當年麥先生在工作紀律與倫理上的缺失,造成團隊極大陰影,在當時已留下深刻警戒,因此很遺憾無法邀請麥先生加入後續計畫,盼請諒解。
二、麥人杰先生在《魔法阿媽》的職銜爭議
當年王小棣老師邀請麥先生擔任《魔法阿媽》電影導演,然最終由於麥先生未能依約完整執行導演職務,電影導演一職便由接手完成作品的王小棣老師接任。關於麥先生曾聲稱因學歷關係導致無法掛名導演一事,絕非事實。
並且,麥先生在《魔法阿媽》工作人員名單中所呈現的職銜為「動畫導演」,而非社群上所誤傳的僅僅列名「人物設計」。
三、為何多年來團隊都沒有針對此事做相關的澄清?
26 年來,王小棣老師和團隊成員一直沒有公開揭露這段往事,是出於對過去合作的尊重;在後來的訪談中,王老師也多次表達對麥先生才華的肯定,並感謝其當初的貢獻,從未想過佔麥先生一絲便宜。
也因此,針對近期社群上一些誤解的傳言,製作團隊深感遺憾以及無奈。
四、《魔法阿媽》是眾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代表台灣傳承與成長的精神
《魔法阿媽》系列作品相關版權擁有者為稻田電影工作室,而作品的產出則是全體工作人員努力的心血,製作團隊尊重並感謝每一階段為《魔法阿媽》付出過的夥伴,然而一部電影作品是集結眾人的專業及心力才能實現的成果,並非任何個人可以一手打造出來的。
此次製作《魔法阿媽 2:魔法小豆苗》,當年的主創團隊幾乎全員回歸,同時我們也邀請了新生代團隊「大貓工作室」與「羊王創映」加入。除了延續 26 年前的理想,我們更希望藉由新舊兩代的互相學習,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世代的動畫工作者。我們也期待觀眾能為這些新生代動畫人送上祝福與支持。
《魔法阿媽》裡的豆豆在與不同的人物、靈魂交流後,一步步長大;而我們在現實中,也同樣要不斷從一次一次事件中學習成長。此次造成社會輿論紛擾,再次向所有關心《魔法阿媽》的朋友們致歉,盼此聲明能釐清大眾的疑惑,並分享製作團隊的心聲,也希望爭議能到此為止。
與此同時,製作團隊仍繼續全力製作《魔法阿媽 2:魔法小豆苗》,希望延續當年帶給大家的感動。在台灣做動畫實屬不易,我們也邀請大家一起來支持台灣動畫,讓更多的好作品誕生!
《魔法阿媽》製作團隊
稻田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農人影視製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