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問】散熱系統養護須知(上) 引擎抓水溫的原因是?

【百問】散熱系統養護須知(上) 引擎抓水溫的原因是?

高溫紀錄一年比一年高,加上台灣交通環境日漸擁擠,塞車在路上的時間也愈來愈久,對於冷卻系統的負擔不可小覷,該如何確保引擎有足夠的散熱,避免過熱導致縮缸故障,是所有油車駕駛人多少都需要知道的常識,為此本刊特別整理詳細的冷卻系統養護須知給大家,藉此讓愛車不要出現發燒的情況。

觀念一:散熱水箱有使用壽命嗎?有哪些徵兆提醒要注意了?

過去老車的水箱除非是鏽蝕破洞導致漏水,要不然很少需要更換,像筆者家裡的2004年老March的水箱,到目前都還是出廠品,只要定期更換冷卻水,就可以一直服役到現在。不過這樣的情況,在許多10年的車款上,似乎不通用了,原因除了環保材質的導入外,引擎的工作溫度愈來愈高也是問題,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渦輪車水箱使用大約4~5年後,就開始出現塑鋼上座變色的問題,從原本黑色變為褐色,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建議最好能盡快換新,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黑色的塑鋼上座,在長時間高溫加熱下所導致,而已經變成褐色的塑鋼上座其實已經脆化了,一旦遇到車輛進入山區長時間爬坡行駛,水溫升高,水箱內的水壓變高,就有可能會破裂漏水。

車迷注意!《風汽車》粉絲團開張囉,快來按讚追蹤成為VIP車迷,掌握最新全球車訊!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Autos

散熱水箱的鰭片本體與上下座之間,設有橡膠材質的密封環,橡膠材質的密封環,也會因為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而逐漸失去彈性出現縫隙,導致水箱本體與上下座之間,開始出現漏水情況,嚴重時就會像圖中這樣佈滿水垢。

此外,水箱除了鏽蝕破洞外,塑鋼材質的上下座接縫處也有可能漏水,這是因為原廠水箱都是採用鋁合金散熱片本體,加上塑鋼製上下座的設計,散熱本體與上下座的結合方式,採用加壓迫緊方式來固定,兩者之間設有橡膠材質的密封環,密封環會因為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而逐漸失去彈性,待水溫降低下來後,就會出現縫隙,導致水箱本體與上下座之間,開始出現漏水情況,這是水箱的自然損耗,所以老車要養成每月檢查一次副水箱的水量,以提早發現冷卻水有無漏水問題。

更換全鋁合金的散熱水箱,是避免上下座高溫脆化的最佳解決辦法。

 

觀念二:冷卻水減少最常見的原因是?

引擎散熱系統要正常運作,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冷卻水不可少,而過去最常見的冷卻水減少問題,就來自於水管破洞洩漏,尤其是小破洞更不容易被察覺,因為漏水量少,一下就被高溫蒸發,不會流到地面,一直到破洞變大冒煙或水溫過高才會被察覺,為何水管會破洞呢?

這是因為原廠水管多由橡膠製成,日復一日的高低溫循環,大約10年的車齡之後,大家就能用手壓其實就可以感覺到彈性不再,這就是橡膠已經到達彈性疲乏的時機,若不加以理會,將會因為持續高溫高壓導致內部龜裂。依照過去採訪的經驗來看,自然進氣引擎的原廠水管大約20萬公里或10年的使用時間,大約就開始彈性疲乏,如果是渦輪引擎的話,時間更快大約15萬公里7年的時間就開始變硬。

這時如果車上的冷卻系統都正常運作的話,還不會出大狀況,但如果遇到效率不彰的冷卻系統,就有可能在炎熱夏天+長時間爬坡時,冷卻水管便可能會因為高水溫產生的高壓力而爆裂,一旦冷卻水漏光引擎就有極高的機會因過熱而縮缸,屆時就得「開大條」拆引擎修理。 (相關報導: 旗艦回歸 Aston Martin Vanquish 更多文章

改善的方法就是多花一些錢更換耐壓程度更高、變形量小,且更加美觀的正品「矽膠水管」,不僅僅壽命更長,也能依照車種來量身訂作,尤其改裝幅度大的車輛,鮮豔多彩的矽膠水管幾乎成為了標準配備,就是在於所能承受的壓力更高,若經濟能力不許可,則最務實之道就是勤檢查水管的狀態,與主副水箱水的液面變化,才能確實掌握水管有無滲漏之情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