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20日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4人死亡,其中包括真主黨(Hezbollah)一名高層指揮官。這次攻擊讓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衝突迅速惡化,也引發國際社會對中東局勢的進一步擔憂。
根據以色列軍方聲明,此次空襲的主要目標是真主黨精銳「拉德萬部隊」(Radwan)指揮官伊布拉欣·阿基爾(Ibrahim Aqil)。以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在記者會上表示,空襲行動中共有約10名真主黨高階指揮官被擊斃。

以色列軍方指出,阿基爾於1980年代加入真主黨,是該組織負責境外恐怖攻擊的小組成員。據稱,他曾在1983年指揮對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的炸彈攻擊,造成63人喪生;以色列也指控阿基爾和其他被擊斃的指揮官正在籌劃對以色列北部的攻擊行動,企圖滲透以色列社區並殺害平民。由於阿基爾涉及恐攻,美國政府曾懸賞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4億元)尋求有關阿基爾的資訊。
空襲細節與影響
這次空襲發生在貝魯特南部由真主黨控制的地區。黎巴嫩衛生部指出,20日的空襲造成至少14人死亡,66人受傷,其中9人傷勢嚴重。當地安全消息人士表示,多枚飛彈擊中一棟建築物的車庫入口,爆炸撕裂了大樓的下層,當時阿基爾正在裡面與其他指揮官開會。

目擊者報告稱,襲擊發生時聽到巨大的呼嘯聲和幾聲連續的爆炸聲。當地廣播公司播放的畫面顯示,人群聚集在襲擊現場附近,據報導他們正在搜尋失蹤者,其中大多數是兒童。
真主黨:這是一場暗殺
真主黨在午夜剛過發表聲明,證實了阿基爾的死訊,稱他為「最高領導人之一」,但沒有提供他如何死亡的細節。在隨後的一份聲明中,真主黨表示阿基爾是在貝魯特南郊達希耶(Dahiyeh)被殺,稱之為「背信棄義的以色列暗殺」。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以色列的目標很明確,其行動不言而喻。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新階段的一連串行動將繼續進行,直到我們的目標實現為止: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園。」以色列陸軍總司令赫爾齊·哈列維(Herzi Halevi)將軍則說:「我們也會找到任何威脅以色列公民安全的人。」
區域局勢升溫
這次襲擊標誌著以色列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第二次針對貝魯特的真主黨領導軍事指揮官。7月,以色列的一次空襲炸死了該組織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富阿德·舒克爾(Fuad Shukr)。目前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衝突是自2006年戰爭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自去年10月真主黨開始向以色列發射火箭以來,以色列-黎巴嫩邊境兩側已有數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雖然衝突大體上被控制在邊境或附近地區,但本週的升級加深了人們對衝突可能擴大和進一步激化的擔憂。以色列軍方報告稱,在貝魯特襲擊後,以色列北部響起警報聲,當地媒體報導該處遭到猛烈火箭攻擊。真主黨則表示,他們兩次向以色列北部「負責暗殺」的主要情報總部發射喀秋莎火箭。
國際社會反應
聯合國黎巴嫩問題特別協調員珍妮·亨尼斯-普拉斯切特(Jeanine-Hennis Plasschaert)表示,20日在貝魯特南郊人口稠密區發生的襲擊是「極其危險的暴力循環的一部分,具有破壞性的後果。這必須立即停止。」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的發言人斯特凡·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說:「我們對事態升級非常擔憂…包括今天貝魯特的致命空襲。我們促請各方緩和下來,須盡最大努力克制。」 (相關報導: 美中夾縫下的墨西哥:女總統薛恩鮑姆將就職,如何平衡強權是頭號難題 | 更多文章 )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Nasser Kanani)則在聲明中譴責以色列的行動:「以色列對貝魯特發動殘酷且惡毒的空襲…嚴重違反國際法和規定,也侵犯了黎巴嫩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美國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強烈敦促美國公民不要前往黎巴嫩,他也強調:「戰爭並非不可避免......我們將繼續竭盡所能,努力防止戰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