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座美麗的寶島,在已故導演齊柏林的記錄下,更見證不同的山巒之美,然而台灣的高山美景,不光只能用影像記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李宗仁,數十年來觀察山景,走訪不同國家,用其細膩筆觸去描繪大自然森境反映著人類的心境,馥蘭朵烏來渡假酒店即日起至7月10日展出「馥蘭朵烏來森境-李宗仁創作展」,邀請來訪旅客,透過森境之畫,尋找與大自然對話的那份寧靜。
傳達當代水墨面貌 不失其代表東方意象性
創作者透過風、雲、雨、雪、霧傳達不同的山林之美,透過色彩建立於墨的基礎上,讓空間層次更為分明,產生快慢節奏韻律感,觀其畫,如同一首首以大自然為主角演出的交響樂;墨底皴法的筆觸,賦予畫面安定的元素;層層堆疊的色彩,建立畫面空間的寧靜語言,充分傳達當代水墨面貌又不失其代表東方的意象性。
「碧波蕩漾」 透過自然對話 反應自己人生
台灣擁有269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多年研究山文化的李宗仁教授,創作以山為主體,抒情大地山川,把對生命成長的土地投入關懷,用繪畫方式傳遞對土地的熱愛,表達藝術的至真、至善、至美。李宗仁指出,他來訪ㄇ渡假酒店就被其窗外的美景深深吸引,碧綠的南勢溪跟群山環繞的烏來山區,激發他創作的靈感,於是他繪製了「碧波蕩漾」,他提到,該幅畫作著重心境對自然顏色的感受,除了繪製南勢溪碧綠溪水之外,畫面構圖上,特別繪製對於光影姿態有所回應的白鷺鷥,用逆光倒影效果,跟層層堆疊的筆觸, 強調生態與環境。 (相關報導: 新新聞》身居烏來深山,國寶吳宗霖的銅鑼敲響世界 | 更多文章 )
李宗仁提到,對台灣山林著迷去描繪、轉譯成畫面藝術作品,好傳達生命力以及自然寧靜,山林給我們生命啟示,啟示一年四季的生命消長,人生起落的高潮低潮,期盼讓欣賞畫作的人了解創作者對季節美的感受,透過森境轉達、轉譯對自然的寧靜之美,自然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養分,透過自然對話反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