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集團發布「2023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在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五,2022年底每位台灣人平均擁有的淨資產是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79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前五名中第一名是美國,以25.18萬歐元居冠,其次依序是瑞士、丹麥、新加坡、台灣;日本排第11,南韓排第22,中國則排在第34名。若以人均淨金融資產成長來看,前五名僅新加坡與台灣為正成長,分別成長3.9%、3.1%;美國年減8.9%、瑞士減少4.4%、丹麥衰退9.9%。
瑞士銀行統計2023年全球財富,台灣位居第17名
而2023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僅計算金融「淨」資產,即包含銀行存款、股票、債券、保險與年金儲備等相加後,扣除負債的總和。台灣高房價是事實,若再加上房屋、土地的市值,台灣的人均資產排名會不會往上升?據瑞士銀行(UBS)發表的2023年全球財富統計,一旦加入房屋、土地等非金融資產後,台灣的排名一舉跌至第17名,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一是匯率問題,2022年至2023年間,在美國聯準會(Fed)的強力升息下,美金變成強勢貨幣,新台幣相對貶值不少;其次是,這數字是否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在不同貨幣間的財富互相比較時,必須考慮實質購買力,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就是最好的例子。
該份瑞士銀行的報告,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皆已調整,再加上房地產市值後,台灣人均資產的確滑落至17名。這樣的結果只有2種可能性:
1.台灣的房地產與先進國家相比,不算天價。
據全球資料庫Numbeo的全球主要城市房價排名,台北市位居第15名,與其他房價相對便宜的縣市合計平均後,台灣房地產的平均價格,的確不如其他的先進國家。不過,Numbeo統計,2022年台灣的房價痛苦指數來到21.8;其他西歐國家(荷蘭、丹麥、比利時)大約落在6.8至7.2間;美國更是低到僅有4。總而言之,台灣的房地產價格雖與國際相比,不是很高,但相對我們的收入來說,是顯得很高的。
2.先進國家的所得分布非常不平均。
台灣人淨資產排行榜
同樣據瑞士銀行(下稱瑞銀)的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台灣人的財富等級大致上可分成五層:
1.第一層超級富裕層
以國際通用標準來看,擁有500萬美金(約新台幣1.5億元)以上的淨資產(資產扣除負債的金額),就算是有錢人。在台灣逾1980萬的成人中,有約71000人達成此門檻。當然,超級富裕層的更上方還有一層3000萬美金(約新台幣9億元)的頂級富豪區,但由於人數實在太少,先忽略不計。
2.第二層富裕層
是指淨資產介於100萬美金至500萬美金(約新台幣3000萬元至1.5億元)間的族群,約有69.3萬人,與第一層相差近10倍。
第一層與第二層的人數算是有點「灌水」,因這份瑞銀的報告中,並沒有扣除自用住宅,就一般高資產人士的計算標準來看,淨資產必須是可動用、可投資的資產;自用住宅不算,因為自住房不管市價多高,你只要不賣,就不能動用。2022年,中國信託銀行與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中,在去除自住房產價值後,第一層僅剩下約14500人(約占成年人口的萬分之7.3);第二層只剩下49.3萬人(約占成年人口的2.5%)。只要扣除自住房與負債,個人淨資產達到新台幣3000萬元的人,就是台灣前2.5%的富人。
3.第三層準富裕層
是指淨資產介於10萬美金至100萬美金(約新台幣300萬元至3000萬元)間的族群,約有960萬人,占了成年人口的近一半,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第三層(小康狀態),其實也可以過得很好。
4.第四層中產階級
是指淨資產介於10000美金至10萬美金(約新台幣30萬元至300萬元)間的族群,約有698萬人,是人數第二多的族群。
5.第二層小資、受扶養族群
是指淨資產介於10000美金以下(約新台幣30萬元以下)的族群,約有245萬人。 (相關報導: 退休有300萬就夠用!理財專家教1招「月月領4萬」安心養老,65歲開始也來得及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