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截至113年6月,屏東縣幸福巴士在偏鄉地區的公共運輸涵蓋率已達98.51%,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其中,春日鄉和來義鄉在全國幸福巴士營運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公路局113年金運獎的第一名「卓越獎」和第二名「傑出獎」。特別是春日鄉的北三村路線,更是全縣運量最高的路線,僅今年上半年就服務了近9萬人,成為全國幸福巴士的典範。
以春日鄉為例,鄉公所自105年起推動幸福巴士,不僅聘用在地人擔任駕駛,與當地鄉親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結,還提供隨車族語翻譯,協助部落長者上下車及解決搭乘中的各項需求。這些暖心的服務,不僅包括陪同前往醫療院所,協助報到、掛號和與醫師的溝通,還在過去8年中成為幸福巴士的一大亮點,助力此次獲獎。
春日鄉北三村路線的隨車族語翻譯鄭席家英表示,她過去曾擔任部落志工,深知許多原鄉長者因不願麻煩家人而自行前往看診的無助感。因此,自春日鄉推出幸福巴士服務以來,她義不容辭地擔任隨車人員,幫助長者解決搭乘困難,並提供翻譯和陪同服務。鄭席家英坦言,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乘客的一句「謝謝」,她與乘客之間的情感日益深厚,宛如家人一般,讓她的工作更加有意義。
駕駛幸福巴士北三村路線的李大哥也分享了他的經驗。作為春日鄉的在地人,他駕駛幸福巴士已有5、6年,對這項交通福利政策特別有感觸。他指出,春日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幸福巴士的推行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出行困難。除了固定路線,幸福巴士還提供預約服務,針對有特殊需求的乘客進行點對點接送,真正為偏遠地區的生活帶來了實質改變。李大哥強調,他在行駛時特別留意車速,確保乘客的安全,這份工作不僅是他的職責,更是他對社區的貢獻。
屏東縣政府交旅處表示,原鄉地區因地處偏遠,長期交通不便,是縣府推動公車改革的重點。屏東縣政府與交通部公路局合作推動的「幸福巴士」政策,讓鄉內長者、學童的就醫、就學接駁服務得以實現。目前,屏東縣內共有33輛大小型車輛,運行於47條路線,為11個鄉鎮提供接駁服務。 (相關報導: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提供棒球課 助新生活促進會服務弱勢兒 | 更多文章 )
交旅處進一步說明,縣府未來將持續輔導原偏鄉地區,滾動檢討幸福巴士的路線規劃,只要當地有接駁需求,縣府都將全力支持,並積極爭取交通部的公運計畫經費補助,以提供民眾所需的公共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