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上月擊斃黎巴嫩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軍事指揮官,真主黨誓言「強力報復」,使得以色列社會數周以來一直處於高度警戒,黎巴嫩境內也瀰漫恐懼,擔憂與以色列爆發全面衝突。就在25日,以色列先發制人對真主黨發動突襲,真主黨也朝以國發射火箭彈,中東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
25日凌晨5時許,以色列軍方宣布,其戰鬥機開始轟炸黎巴嫩境內的真主黨(Hezbollah)目標。聲明指出,「真主黨恐怖組織正準備向以色列領土發射飛彈和火箭」,因此以色列採取了自衛行動,以消除這一威脅。
約半小時後,以色列北部響起空襲警報。以國媒體流傳影片顯示,以色列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並指出此次襲擊的持續時間超過了真主黨過去幾個月來的攻擊行動。
太陽升起時,雙方準備好了初步聲明。上午6時,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限制公眾集會。加蘭特的辦公室透露,他已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通話,通報以色列「阻止迫在眉睫威脅」行動情況。真主黨則表示,已完成「第一階段」的攻擊,為其最高軍事指揮官舒克爾(Fuad Shukr)遭暗殺進行報復。
在接下來的7小時內,以色列國防軍(IDF)出動了100架噴射戰鬥機,襲擊黎巴嫩境內超過40個目標,真主黨則發射數百枚火箭和無人機。雙方經歷了自去年10月以來最激烈的交火。以軍空襲導致兩名真主黨成員及一名親真主黨武裝分子喪生。以色列北部海岸的一艘巡邏艇被鐵穹(Iron Dome)攔截飛彈的彈片擊中,造成一名以色列海軍軍官死亡、兩名軍人受傷。
以色列、黎巴嫩真主黨8月25日互轟,攔截飛彈碎片造成以色列一名海軍軍官喪命。(AP)
外媒:以色列與真主黨不願升級衝突
《紐約時報》(NYT)報導,儘管此次襲擊為重大衝突,但從雙方反應來看,衝突似乎在一開始便迅速平息。以色列與真主黨雙方均宣稱自己的軍事行動成功,並顯示出不希望進一步升級的意圖。《路透》(Reuters)引用兩名外交人員的話指出,真主黨與以色列雙方已充分傳達各自的立場,並表達希望避免局勢惡化。
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以軍摧毀真主黨用來襲擊以色列北部的數千枚短程火箭,也成功攔截了所有針對該國中部戰略目標發射的無人機。他稱這次行動是「改變北部地區局勢,讓居民安全返回家園的又一步」,並警告稱,伊朗與真主黨應明白以軍的行動「還沒完」。不過,截至目前,以色列的生活已基本恢復正常,並解除了因緊急狀態而實施的集會限制。
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在當晚的電視演說中指出,這次襲擊深入以色列領土,主要針對以色列情報機構精銳單位「8200部隊」位於特拉維夫北部的基地。他淡化了以色列空襲的影響,強調真主黨的攻擊已經成功,宣稱「無人機成功發射並進入了以色列領空」。
(相關報導:
印度總理放話真有用?性侵案連環爆,莫迪「保證」不會讓罪犯逍遙法外
|
更多文章
)
納斯拉勒還提到,真主黨尚未使用飛彈庫中的武器,這些武器也沒有受到以色列空襲的損壞,因此仍可在未來使用。他補充道,在決定是否進一步報復之前,會評估25日襲擊的結果,如果結果不令人滿意,真主黨將可能再次作出回應。據估計,真主黨擁有大量火箭和少量更先進、精準的飛彈。
以色列、黎巴嫩真主黨8月25日互轟,攔截飛彈碎片造成以色列一名海軍軍官喪命。(AP)
以黎衝突若升級成全面戰,雙方面臨毀滅性後果
襲擊發生後,中東局勢依然緊張,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真主黨及其背後的伊朗希望通過懲罰以色列來挽回面子,但也希望避免引發衝突惡化。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的以色列研究專家亞里(Ehud Yaari)指出,雙方的軍事行動可能會分階段進行,並可能逐步升級。
亞里表示,以色列的攻擊主要是針對真主黨的據點,並且有意控制行動的範圍,打擊目標僅在黎巴嫩境內不到48公里的範圍內。而真主黨方面似乎在暗示這次襲擊已經暫時結束,但也表示這只是報復行動的第一階段,如果得到伊朗的批准,他們可能會進一步升級行動。
去年10月,哈瑪斯(Hamas)襲擊以色列,造成約1200人喪生。隨後,以色列對加薩展開軍事行動,誓言要殲滅哈瑪斯。作為對哈瑪斯的聲援,真主黨開始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在過去的10個月裡,由於雙方持續交火,位於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的數萬名居民被迫流離失所。
近幾周以來,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許多分析將此狀況形容為「消耗戰」。專家表示,若以色列與真主黨爆發全面戰爭,將對雙方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對以色列而言,真主黨的火箭和飛彈能夠打擊到以色列大部分地區,並可能使該國部分地區陷入長達數周或數月的癱瘓。而真主黨則需要考量黎巴嫩目前已深陷政治和經濟困境,必須拿捏復仇慾望與國內反彈之間的平衡。
7月30日,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發動攻擊,擊斃真主黨最高軍事指揮官舒克爾(Fuad Shukr),8月1日,真主黨戰士為其送葬。(AP)
中東局勢可能如何發展?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析,目前不確定真主黨是否有意在黎巴嫩與以色列之間引發全面戰爭,真主黨分明知道以色列的情報機構將事先察覺其攻擊準備並先發制人。
針對哈瑪斯領袖哈尼耶(Ismail Haniyeh)在德黑蘭(Tehran)參加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宣誓就職後遭刺殺一事,伊朗目前尚未進行報復。這主要是因為伊朗在今年4月對以色列發動的大規模攻擊幾乎全被攔截。若伊朗再度發動類似規模的攻擊,反而可能顯示出其攻擊能力的不足。
今年4月,伊朗為報復以色列空襲其駐敘利亞大馬士革的外交館舍(導致7名伊朗軍官喪生),對以色列發動了大規模攻擊。伊朗發射了170架無人機、30枚巡弋飛彈和120枚彈道飛彈。然而,約99%的攻擊被以色列及其盟友成功攔截。
此外,美國已將兩個航母打擊群部署到中東,以嚇阻伊朗。若伊朗選擇對以色列本土進行更大規模的攻擊,可能會引發全面戰爭。經歷了4月的失敗軍事行動後,伊朗或許會回到採取代理人(如真主黨)對抗以色列的策略。
為了壓制伊朗對以色列可能的報復行動,美軍林肯號航空母艦已在8月21日抵達中東。(美聯社影片截圖)
然而,加薩停火能否有效減少伊朗及其代理人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仍不確定。儘管如此,一些樂觀的分析認為,停火有助於使整個地區避免全面開戰、沙烏地阿拉伯考慮承認以色列,並促進美國、以色列和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加強防務合作,共同應對伊朗這一共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