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焚化底渣循環再利用的成效,嘉義縣長翁章梁率領縣府環保團隊參訪瑞士蘇黎世的ZAV Recycling底渣處理廠。該處理廠自2016年營運,是蘇黎世五座都市垃圾焚化廠的聯合底渣處理廠,年產能達20萬噸。ZAV Recycling專門對焚化爐產生的乾式底渣進行篩選與破碎,金屬回收率接近百分之百,成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底渣精細篩分廠。
嘉義縣鹿草垃圾焚化廠每年處理約29萬噸的生活垃圾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焚化後產生約4萬餘噸底渣。目前,這些底渣由環保局委外處理,經過篩分、破碎及去除金屬與雜質後,合格的再生粒料可應用於工程回填材料,如基地與路堤填築等。
環保局長張輝川指出,ZAV Recycling處理廠採用了6段不同粒徑的篩分技術,以提高金屬及非鐵金屬的回收率,並透過3個階段的連續破碎,確保底渣中的金屬充分暴露。該廠配備5條加工線,確保處理過程的最佳匹配,並以24小時運行提高產能利用率。此外,該處理廠採用封閉式微負壓系統運行,以維持最佳工作條件與操作安全。
目前,嘉義縣鹿草焚化廠的底渣篩分程序由屏東縣的甲級廢棄物處理機構處理,每年處理費用約8,000萬元。為提高處理品質與後端循環效益,鹿草廠已於112年進行升級,成為國內首創的乾式出渣系統。未來,廠區內將設置底渣處理廠,不僅能節省委外處理費用,還可減少清運過程中的碳排放,確保再生粒料的品質與安全。
翁章梁表示,焚化底渣資源循環再利用已成為國際趨勢,嘉義縣政府不僅制定了「嘉義縣各機關構學校使用焚化再生粒料作業要點」和「嘉義縣各機關推廣焚化再生粒料使用獎勵要點」,還積極推動各級單位使用再生粒料,實現資源永續再利用目標。此次參訪瑞士ZAV Recycling處理廠,著重了解該廠在乾式底渣處理、污染防制及金屬回收等方面的先進技術,為嘉義縣鹿草廠未來導入精細篩分技術提供參考,進一步強化環境友善與循環經濟效益。 (相關報導: 垃圾山10年燒不完!地方不讓新建焚化爐、中央法規落後 垃圾大戰一觸即發 | 更多文章 )
嘉義縣將持續朝向廠內自主處理底渣、精進技術的方向努力,為全縣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