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現在是「淺層娛樂」大行其道的時代,1996年的《全球化陷阱》一書就曾透露,美國高層戰略家認為可以用「奶頭樂」,就是淺層的娛樂,像給嬰兒塞奶嘴那樣,麻醉全人類中佔比80%以上的「失敗組」,這個說法在中國大陸廣為流傳,並且隨著網路的發展,一再引起憂心和警惕。對此,本集要談的是什麼呢?
就是:在抖音之類以算法推送為運作邏輯的短影音社群平台興起後,各種各樣的「自媒體」大興,局面遠遠超出「奶頭樂」這個概念當初的設想了。
作為一個比喻,「奶頭樂」最大的缺陷,就是把人都比作只能任人擺布,沒有組織和行為能力的嬰兒。當真如此嗎?不可能嘛。這在你權力者掌握所有傳媒渠道的情況下還說得通,但網路的存在就讓人可以突破你的布局。
這一層道理,已經有很多人講過了,因為可以破掉大魔王的陰謀嘛,這種敘事是從東方到西方,無論姓資姓社都喜聞樂見的。而另一方面,對於「淺層娛樂」把人變笨這種事情,雖然大多數人承認它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但你如果還要用精英主義的姿態去批鬥,大家也不會喜歡你,所以這幾年我看到的相關評論,大多是處於一種無奈的心情。但除了無奈以外,我們能不能轉換一下心態,用「平視」與「正視」的態度,整出一些理論,來解釋抖音之類的成功,並且思考我們往後的應對之道呢?
補教老師楊陽的臉書貼文,當時迴響甚多(2023/4/6)
例如說,人雖然會喜歡看俊男美女、可愛動物,但這並不表示人只要看這些就夠了;我做學問、搞政治,乃至創作精緻藝術,和我也喜歡那些不用腦的「奶頭樂」這件事,可以是不衝突的,是可以並行不悖的。更進一步,也可以說,以前我寫正經文章,只有跟我同一個圈層的人會看一下,但現在同樣是寫正經文章,因為我之前靠做同人二創和各種娛樂相關的東西,累積了一萬個粉絲,所以即便我不特別去把它弄得輕鬆搞笑一點,也有不少人願意看完,而且還會跟我討論幾句。
最重要的是,我不是為了多推銷那些正經的、高級的內容,才去「放下身段」做輕鬆的、低級的娛樂。實情是:我本來就都喜歡。我們可以不必依託「寓教於樂」之類的成語來給低級趣味護航,也不必諱言「低級」,硬把「低級趣味」改成看起來比較中性的「淺層娛樂」之類的詞。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太以低級為恥,也不要太以高級為傲。你如果還是不免有一點恥感或驕傲,那是我們的天性,不要強去抹平它,打個折就好。我的意見是打個一折到三折。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就整出了一個「文化四層金字塔」理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同溫層、視野盲區,來更全面地看待這個世道的變化。
《比民粹更散碎-抖音開啟的媒體政治新生態》簡報封面(2023.5)
從個人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四層,只是比例和排序不同。你覺得你是以何者為主、何者為次呢?如果你是靈魂佔比最高的人,那人家可能就覺得你很有宗教的氣質,你也會對這方面的人事物比較親和。然後我們可以談排序,如靈魂-頭腦-情緒-感官,一二三四,這是教主、牧師、法師、大師的排序;如果是一三二四,心情排在頭腦前面,這是信徒、使途、行者的排序。而如果有人表面上偽裝成這樣,其實是把感官或情緒放在最高層,靈魂放在最底層,那這就是所謂的邪教。
依此類推,頭腦型的人,氣質就比較傾向知識份子、精緻藝術,職業也可能是腦力勞動居多;心情型的人,氣質會比較傾向社交人士、通俗藝術,適合與人來往的職業;那感官型的人,給人感覺會像野獸嗎?有可能,但在現代社會呢,適合這種人的工作就是體育方面的,或者要講究手藝的,例如廚師、工匠。當然,你也可能是「均衡型」的人,可以隨著環境需要來轉換形態,甚至做到和什麼樣的人都能談得來,都能一起共事。又或者,你本來是某一型的人,但環境沒有給你適合的發展條件,你就只能勉強自己去做其他類型的事情,甚至可能幾十歲都沒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
而從環境來說,靈魂主導的社會,可以說是一些神權社會曾經做到,而現代「極權主義」想做但做不到的境界;頭腦主導的,可以說是「精英主義」;心情主導的,可以說是「民粹主義」;我們所熟悉的近現代社會,就是把神權邊緣化以後,在精英和民粹之間拉扯;也有一些統治者想把自己變成神,但在民智已開和資訊能夠流通的情況下,那便成不了大氣候。
(tshit-tho),浪蕩、玩樂,也是Tiktok的閩南語諧音,我於是將抖音等媒體所開啟的生活方式與經濟、文化型態命名為tiktoklism。
很難有。人可以偶爾地、局部地營造這種場合,但不可能長久靠這一層來構建社會,因為人與人相處久了以後,總會有用心、用腦、發育靈魂的需要,上三層的成分就會漸漸多起來,即便是原始社會也不例外。
再者,「感官層」相較於上三層最大的不同,就是,靈魂型、頭腦型、情緒型的人與社會,多少都會標舉出一些崇高的、神聖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主義」,去砥礪自我、團結眾人。然而「感官層」不會生出這種信仰──雖然你也可以說古人崇尚健美的肉體、豐滿的乳房等等,但那些「美學」很顯然就是上三層的東西,都被提煉出了一些正經的要素,這和今天網友會刷到的「我崇拜奶子!奶子奶子奶子!」或者「我看到這貓貓影片就覺得人生圓滿了」之類狂歡式起鬨,就有本質的差別。
從「文化四層金字塔」來看,我們可以說,「感官型」的人,或者說,上三層功能相對不發達的人,以前是沒有自我發聲的能力的,都只能被人統治、被人代表;以「感官層」為主的文化,如色情文化,通常也只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亞文化。即便到Web 1.0、2.0時代也還是這樣。
正式一點來說:抖音之類,以算法推送為運作邏輯的短影音社群平台,進一步稀釋了「上三層」在當代人類視聽中的權重,弱化了傳統編輯及其「上三層」品味的影響力,從而使得感官層次的文化不再只能被壓制或被利用,而是能反過來讓「上三層」服務於它,同時取得了在全球範圍內彼此串連的主體性。這也就決定了幾十年來歐美白左「政治正確」浪潮將會加速敗亡。
先舉例解釋什麼是讓「上三層」服務於「感官層」。我辦的同人誌《東方文化學刊》登過一篇文章,是研究《東方Project》女性角色的襪子的穿搭設計。這篇文章的問題意識是什麼呢?或者用白話說:它是為何而寫的呢?答案就是:研究怎樣最「澀」(比「色」含蓄而更撩人的升級版)。
(相關報導:
臺流文化襲捲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觀眾破萬 演出熱潮持續升溫
|
更多文章
)
為性癖而寫,為同好而作的研究論文。「萬佛朝宗」指代的是賢者時間。(《東方文化學刊》2022年秋季號)
你要按以往正經的期刊論文來看,這麼單純的選題是不行的,你必須得勾連到什麼學科的什麼議題;要按雜誌文章的路數來寫,也得多旁徵博引一下,多考究一些傳統,多講一些故事,或者從技法分析的角度,讓大家覺得這也算漲知識了,好來修飾一下我們的低級趣味。然而我收到的這篇文章呢,它很光棍,這些討論和考究都有,但寫這些都不是為了能夠登上什麼「大雅之堂」,而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從更多姿勢和角度來色色,來浮想聯翩,來促進創作。
看到這樣放飛自我的文章,我當然是大喜過望,認真給它採用了。我認真說:這種文章的意義與價值,不只是能讓同好一起high,而更在於一種對學術建制的叛逆。我們後現代學術、文化研究不是最講究什麼反霸權嗎?可是很多人反來反去,也不免陷入精英主義加民粹主義的窠臼,變成搞出另外一種霸權來邀名牟利而已,他們講感官,講身體,講情慾的東西,都還得為他們的議程服務才好;你如果給他看我們這樣一篇純粹就是要「色色」、什麼政治正確都不理的東西,他就不高興了。所以你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高興。
「政治正確」運動,如今已變成了怎樣呢?就是一些人選擇性地運用「頭腦層」和「情緒層」的負面要素來彼此援引、「上下交相賊」,對每一層都造出許多新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制,以排擠出他們「權力尋租」的空間。這兩三年,它在全世界所累積的反感,還有各種搭便車卡位的人所造成的破壞,已經開始反噬。而我為什麼說抖音會加速「政治正確」浪潮的敗亡呢?
就因為它加強了「感官層」在人類文化生活中的權重,降低了「我這上不了檯面」的恥感。在「政確」勢力的施壓下,一些服裝品牌不得不刻意找「非標準身材」的人來拍廣告,說是多元審美,說大家都可以自信;做遊戲的也要被那些人指手畫腳,這我們在46-49集談過了。然而在不受「政確」控制的網路平台中,「感官型」的人,或者說忠於自己感官,不吃你那一套的人,可以直接罵你這就是肥婆醜八怪,誰跟你講什麼「非標準身材」之類的中性語言。
「政治正確」可以對頭腦型、情緒型的人形成制約,因為這兩種人很難不顧慮同溫層裡其他人的理念和情緒,甚至會為了能讓自己也站上道德制高點而主動配合,我大學研究所時期也多少受過一些影響,因為當時你舉目所及,各種搞論述、搞運動,還有在藝文界高來高去的人都在講這一套;這種環境薰陶下,心性和學問都尚未成熟定型的青年學生,很難不受影響。然而到2010年代,在快手、抖音這些東西出來以後,還有B站這樣從「感官層」起家的平台,漸漸把「上三層」的內容市場也吃下一大塊,成為輿論要衝之一以後,我感到世界變了。
於是,在去年我應邀演講「抖音問題」以後,我就想出了這個「文化四層金字塔」,來解釋我所親歷而見證的這些變化。
用學術語言來講,就是:「感官層」的文化,具有根植於人類生理本能的一種「非政治」(apolitical)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因而在任何政治搞過頭的時候,它都可以相對地、自然而然地蓄積起一股反叛、反抗、反動的反斗(粵語:淘氣)能量,時不時就可能通過通俗、低俗、惡俗藝術的形式噴發出來,成為我們的樂子。
──大家注意啊,如果我這是在學院裡寫論文,我不可能把這昇華主題的部份用一句「樂子」來作結,因為目標讀者是「頭腦層」的體面人,我就得寫說,這可以讓我們從頭審視、檢討、反思我們知識份子思維理則的視野盲區,從而調整我們立德、立功、立言的know-how、定位與策略。你看我這一套套黑話張嘴就來,書畢竟不是白讀的。但講完以後有人會聽進去嗎?天知道。所以還是說「樂子」更實在一點。
你或許又會問了:如果只是「樂子」,那有什麼用?不夠勁啊,不足以達成革命、實現我們的主義啊。那我就要說,你這就是典型的功利思維,太貪心了。例如最近北韓用氣球裝垃圾和大便丟到南韓那邊,這完全就是「感官層」,而且是三歲小孩都能有感的「肛門期」的玩法。如果你不爽南韓或傾向支持北韓,你就會樂一下,但還嫌它不夠;如果你傾向南韓,或者你就是韓國人,你就會超不爽,還會想把哈哈大笑的都噴一遍。再換個比方說,如果現在有人在總統府廣場丟大便,你樂一下,或者罵一下,都很正常;但如果你太認真,去批判說這不對路,我們需要更怎樣怎樣的思考與行動,才能怎樣怎樣……那下一刻可能就換成你的評論區被人丟大便、讓人找樂子了。
神主牌,多玄妙,萬千政客舉高高;舉到關節都脫臼,人民卻去賞貓貓。
*作者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