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提醒罹患胃癌四期的唐玲,重大傷病卡的五年期限將至,唐玲在回診時詢問醫師如何申請延期?得到的答案是:「妳的癌症沒有復發,檢查完全正常,就跟普通人一樣,重大傷病卡到期可以取消了!」她一時反應不過來,「我是一般人了?」醫師說:「妳想要優惠的話,只要復發我馬上幫妳申請!」唐玲連忙搖頭:「不要不要不要!」這才意會是天大的好消息,心情不禁激動了起來。
藝人唐玲來到錄音室這天,穿著一襲合身的洋裝,活潑健康的模樣,完全看不出生過病,胃癌四期是所謂的「末期」,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只有4.5%,也就是95%的病患會在五年之內離開人世,她抗癌的心得是:與其為高致死率恐慌,為何不轉念相信自己是那4.5%會活下來的人?「心態很重要,信心可以讓身體有力量,心情比較快樂、正面,不論進行治療或運動都會有更大的果效,如果一直害怕、悲傷、恐懼,就可能會往不好的方向前進了…」
然而,這談何容易?她形容自己本是非常悲觀、膽小的人,從一開始發現癌細胞就對外隱瞞病情,戰戰兢兢跟病魔搏鬥,直到癌細胞轉移到卵巢,確診為胃癌四期,她的心態才整個轉變,「本來還在ㄍㄧㄥ,想化療一結束就回到職場的忙碌生活,不想深層的事,得知癌症轉移後,我的心態崩盤了,不想隱藏任何事情,胃癌轉移到卵巢是所謂的『庫肯柏瘤』,沒有一定的治療方式,因為患者的生命都很短暫,平均三到六個月,不超過一年,所以我開始翻轉生命,活成我自己要的樣子…」
胃癌五大成因她每個都中 切除2/3胃
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唐玲一開始吃兩個餃子就感覺飽了,但經過訓練,現在食量跟一般女生差不多。她絕不暴飲暴食,吃飯時保持心情平和愉快,更注重進食的順序。「胃變得很小,會很敏感,只要吃一點東西,胃酸很快分泌,吃得太快或順序不對,會發生胃傾倒現象,食物太快進入小腸,人會覺得很累、甚至昏倒;切除大部分胃以後,少了胃的『內在因子』,造血功能受影響,也無法吸收維生素B12,容易導致貧血,必須終生從體外注射B12…」
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歷經八次化療,吃了一整年化療藥,唐玲在病中思索人生的意義為何。(唐玲提供)
最初之所以發現體內有癌細胞,是她吃了一顆強力止痛藥後胃有異物感,想起多年前曾有胃潰瘍,難道是還沒有好?她主動向醫師表示想照胃鏡,「還好去照,就發現有不好的東西。」
當醫生告訴她,看到的東西八成是惡性的,她問:是癌症嗎?醫師點點頭,剛從麻醉醒來的唐玲以為自己在作夢,應該是在演戲吧?可是攝影機在哪裡?接下來台詞是什麼呢?腦袋一片空白。醫師告知將切片檢驗,那個星期唐玲過得有如遊魂,秘密藏在心裡不敢說,工作仍排得滿滿的,「我沒有靠山,工作對我太重要了…」
(相關報導:
風評:川普傾慕獨裁,台灣不動如山?
|
更多文章
)
確認是癌症後,她仍照常工作,有一天演唱時,看著台下幾個認得的觀眾,心想:「這個人脾氣很差、那個人會說謊,另一個更糟,會劈腿,天吶,實在太不公平了!我盡量做個好人,為什麼得癌症的是我?」不斷跟老天爺抗議吶喊時,她竟聽到老天爺的回答:「妳得癌症,但妳不會死,妳要為我做見證」。唐玲信的是耶穌,當下她覺得自己得癌症原來是有使命的,這令她感到安慰,腦袋也清醒了,開始上網了解有關胃癌的醫學知識,才發現會得癌症不是偶然,而是自找的。
胃癌五大成因,一是家族史,唐玲的父親是肺癌過世,她有癌症基因;二是胃癌元凶–幽門桿菌,多年以前唐玲胃潰瘍時便知有幽門桿菌,但未好好做除菌療程。三是抽菸,她的抽菸史長達二十五年,四是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唐玲的個性容易緊張,壓力大就暴飲暴食,作息也不正常;五是喜歡吃加工食品和醃漬物,她最喜歡吃芒果乾,而且常空腹吃,「五大成因我每個都中!一步步變這樣,當時我就想,如果有機會恢復健康,一定要把這些知識告訴大家,我可以不得癌症的!」
癌細胞轉移到卵巢 以病為師改變生命
癌症病患最怕的就是復發和轉移,當她最初確診罹患胃癌時屬3B,在癌症的四期中,3B已是中晚期,但還不至於是末期,當時她仍想隱瞞,當記者問她到底是第幾期都含糊以對;癌症五年危險期需要密集追蹤,其中一次追蹤發現卵巢腫大,女性胃癌特別容易移轉到卵巢,醫師強烈建議她開刀切除。「當時我很掙扎,切除後馬上會進入更年期、老化,後來是下了決心聽從醫師建議,切除化驗後,果然是胃癌轉移到卵巢的『庫肯柏瘤』,宣告是癌症第四期。」
經過八次化療,吃了一整年化療藥,她的臉上起水泡、頭暈、想吐、掉髮…,各式各樣的後遺症都經歷了,「以前常聽人說,若生命只剩一個月,想做什麼?當沒有真正臨到自己時,答案往往很表面,但真的臨到自己,我發現我最想養狗,就養了一隻狗。」
唐玲從狗的身上感受、也學習愛,只要恐懼就抱著牠、感受牠,覺得生命好像不一樣了。「想從人的身上獲得全然的愛是不可能的,但是從狗身上可以。有個生命這麼愛我,很療癒,我的身體需要這個,牠的溫度和眼神,抱著牠時感到愛的流動,給我很大的勇氣和力量…」
醫師宣布唐玲的重大傷病卡可以取消,重獲新生的唐玲來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分享她從胃癌四期學到的事。(作者提供)
想到自己以前總是討好別人,看到別人開心好像才體現自己的價值,卻忘了自己是誰,如果就這樣走了,豈不是白活了?她忍不住哽咽,「這是我後來學到的,以前我沒有這個能力和經驗,因為心裡沒有價值感,所以一直從付出、討好別人來得到價值感;進入癌症四期後,我才一步步把自己找回來,到現在還在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喜歡過什麼生活?對什麼真正有感?」她的眼淚止不住,訴說以前只忙著工作,切掉自己的感覺,絕不會像這樣和人聊天聊到哭,「怎麼能情緒失控呢?一定要在控制範圍內,絕不能讓人知道我的軟弱,現在管你的,我就是軟弱,面對自己的軟弱、失控了就要接受它,因為我是有感覺的,我是個人,我不要硬ㄍㄧㄥ假裝自己沒事、很堅強…」
在她最感無助時,曾問心理諮商師,難道沒有四期的人活下來或活得更好?諮商師沒有給她答案,她決定自己去找答案,結果發現有人不但活很久而且活得更健康,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勇敢、不會被困難打倒,他們都樂觀、有正能量,而且都有信仰。於是她也向她的上帝支取力量,表現出樂觀的樣子。「打針、開刀、痛,都讓我們嚇得要命,怕很多事,所有恐懼都是魔鬼的誘惑、都是自己想的,我相信我的耶穌可以挪開這恐懼,心裡有愛就可以戰勝恐懼…」
她主動報名台灣癌症基金會的「十大抗癌鬥士」徵選,「這是我想要的,我發現我的故事可以影響癌友,很多癌友比我更不容易,抗癌的過程很孤單,有時家人也不懂,我去了解四期癌友怎麼走過來,自己也身體力行,追求健康、迎向健康變成我的使命。」
現在的唐玲仍然需要回診、接受輔助治療,她懂得選擇工作通告,不再壓榨自己,也一定把睡覺休息時間安排好,讓身體健康是她一輩子要做的事。「懂得選擇以後就必須面對自己,並擁有人際關係的智慧,有很多需要學習,因為拒絕也是一門學問,可以讓自己更篤定想要的是什麼。」
她利用藝人的優勢拍攝短影音,勤於在社群媒體分享所知和經驗,每天都收到癌友的回應。「我們是同溫層,彼此因為感到同頻共振,有時聊聊就能讓對方得到安慰,這讓我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原來我可以讓這麼多人快樂…」,說著說著,她又哽咽了,從小就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心魔被療癒了。「以前我常覺得世界有沒有我沒差別,世界很擁擠,似乎沒有我的空間,經過分享以後,我發現我活得越好、越漂亮,很多人會有希望。現在每四分鐘就有一個人罹癌,我們都希望能走對路;大部分癌症都可以預防,如果本身有癌症基因,但把生活顧好,仍然可以降低罹癌機率。」
癌症彷彿是她的老師,是化了妝的祝福,「癌症讓我生命回到正軌,回到上帝喜歡我活出的樣子,也真正認識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