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背負5兆美元未爆彈:恒大只是中國房地產問題的冰山一角

(美聯社)

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恒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恒大)是中國政府調控房地產行動中首個陷入嚴重困境的知名房地產公司。

但它可能不是最後一個。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隨著中國進入許多經濟學家所說的史上最大房地產繁榮期之一的尾聲,擺在面前的是一筆驚人的賬單。據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經濟學家稱,開發商在形勢好的時候共舉債逾5兆美元。

這一債務規模較2016年年底幾乎增長了一倍,目前比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去年的整體經濟產值還要高。

全球市場正在為可能出現的一波違約潮做準備。在國際債市籌過資的開發商中,約有五分之二企業的債券發出了警報信號。

中國領導人十分重視債務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旨在遏制過度借貸的舉措。但如何在不破壞房地產市場、不重創更多開發商以及不讓中國經濟脫軌的情況下解決債務問題,正迅速成為中國領導人多年來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之一,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在全球產生連鎖反應。

豪宅開發商花樣年控股集團(Fantasia Holdings Group Co., 1777.HK, 簡稱﹕花樣年控股)未能償還10月4日到期的2.06億美元的美元債券。9月底,債務超過3,000億美元的中國恒大兩次債券付息逾期。

亞洲的垃圾債券市場上周遭遇了一波拋售。上周五,ICE BofA亞洲企業美元債券指數中的59家中國開發商有24家的債券收益率超過20%,這一水平表明違約風險很高。

一些潛在的購房者望而卻步,迫使這些公司降價以籌集現金,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可能會加速其下滑。

恒大危機,中國房地產。(美聯社)
(美聯社)

根據易居(中國)企業控股有限公司(E-House (China) Enterprise Holdings Limited, 2048.HK)的研究部門克而瑞(CRIC)的數據,中國100家最大的開發商9月份總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6%。其數據顯示,包括中國恒大、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Country Garden Holdings Co., 2007.HK, 簡稱﹕碧桂園)有限公司和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2202.HK, 000002.SZ, 簡稱:萬科企業)在內的10家最大開發商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44%。

經濟學家表示,大多數的中國開發商仍相對健康。他們表示,中國政府也有必要的火力及對金融系統的嚴格控制,以防出現所謂的雷曼(Lehman)時刻,即一家企業的倒閉滾雪球般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9月下旬報導稱,中國政府已要求地方政府為中國恒大可能正在不斷加劇的問題做準備。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孟晚舟回家了,但美國仍在持續狙擊華為:新手機拿不出5G版本,銷量滑落全球第九位 更多文章

但許多經濟學家、投資者和分析師都認為,即使對健康的房企來說,該行業的基本商業模式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這種模式下,開發商利用債務為一系列新建項目融資,即便人口結構已變得不那麼有利於新房市場。他們稱,一些開發商可能無法挺過這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