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川普成為美國版陳水扁?沒救的槍枝問題與極化政治

2024年7月13日,川普在賓州巴特勒市的競選造勢活動遭遇槍擊,耳朵的傷口清晰可見。(美聯社)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參加競選活動時遇襲,右臉明顯染血,現場更傳出多聲槍響。從結果來看,槍擊不只讓川普掛彩,也造成一位民眾身亡、兩位民眾重傷,槍手則被特勤人員當場擊斃。整起事件目前朝著暗殺未遂偵查。

當然,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有前任與時任總統、總統候選人遇刺。細數歷史,1865年的林肯(Abraham Lincoln)、1881年的加菲爾(James A. Garfield)、1901年的麥金里(William McKinley)、1963年的甘迺迪(John F. Kennedy)都屬兇手得逞案例。

未遂的同樣不少,包括1835年的傑克森(Andrew Jackson)、1912年的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33年的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50年的杜魯門(Harry S. Truman)、1974年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1981年的雷根(Ronald Reagan)、1994年的柯林頓(Bill Clinton),以及小布希(George W. Bush)、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的各種安全事件。

其中,老羅斯福與雷根都屬中彈後僥倖生還的案例:老羅斯福的子彈射入胸肌但未穿透胸膜、雷根經歷105分鐘開胸手術後成功取出子彈。川普這次同樣幸運,根據美媒報導,槍手庫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在爬上距離川普61公尺至122公尺的建物屋頂後,以AR-15型步槍進行射擊,造成三位民眾1死2重傷,川普本人則僅是耳朵濺血。

而從輿論反應來看,這次事件也與之前的總統遇刺案類似,都引發了大量陰謀論猜測,尤其現在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又奇蹟逃過一劫,中文輿論場自然湧現不少「美國319」、「美國陳水扁」類比:20年前的2004年3月19日、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前一天,民進黨候選人、時任總統陳水扁與副手呂秀蓮一起遭遇槍擊,史稱「319槍擊案」。由於子彈並未命中陳呂要害,且選前民調不樂觀的陳水扁又在案發隔天以不到3萬票的差距險勝連戰,「自導自演」的說法因此不脛而走。但可想而知,這種說法只對國民黨支持者、泛藍陣營有說服力;在民進黨支持者、泛綠陣營眼中,指控319「自導自演」的人無比冷血,且甚至有部分深綠選民至今認為,319是「中共策動的暗殺計畫」。 (相關報導: 張鈞凱專欄:川普遇刺,美國進入「歷史的垃圾時間」 更多文章

不過在筆者看來,川普遇襲還是與319有些不同。因為就算沒有這次槍擊事件,近期各種美國民調也都顯示,川普的支持率已經凌駕拜登(Joe Biden)之上,反倒是民主黨頻現「換拜」聲浪。當然極端一點來說,這次事件確實不能完全排除川普陣營「自導自演」的可能;但同一邏輯換個角度後,似乎也能為另一種敘事自圓其說:這次事件不能排除拜登陣營「狗急跳牆」的可能。而撇除陰謀論、回歸現實政治,在槍手庫克斯已被發現是共和黨員後,能否直接定論這是壓垮民主黨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在距離大選投票仍有3個多月的現在,恐怕還有待觀察,因為圍繞事件的政治攻防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