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瓦迎一甲子 吳東進感性憶往、擘劃兩大氫發展方針

大台北區瓦斯公司7月1日將舉行60周年慶祝茶會,董事長吳東進將出席致詞。圖為吳東進今年4月14日出席雙北反毒籃球賽。(資料照,顏麟宇攝)

我國首家民營天然瓦斯公司,也是公用事業股票上市首例的大台北區瓦斯公司(簡稱大台北或北瓦),本周一(7月1日)將成立滿60年。新光金控創辦人吳東進目前擔任北瓦董事長,迎接一甲子前夕,他感性追憶過往,並擘劃兩大氫發展方針,宣示領導北瓦邁向綠能減碳新紀元。

大台北區瓦斯公司為吳東進1972年底自美國留學返台後,加入新光關係企業第一個任職的機構(北瓦秘書處)。他的父親、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10月18日心臟病突發辭世,吳東進被推舉為北瓦董事長兼總經理,並接替吳火獅出任瓦斯業公協會(中華民國公用瓦斯事業協會)理事長,後來又連任兩屆理事長,對於北瓦有濃厚的感情。

董座勉勵同仁勿忘初衷 大台北瓦斯一定會更好

吳東進勉勵所有同仁,勿忘「服務為先,安全為重」的初衷,共同努力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共創美好的永續未來,他相信大台北瓦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至於不久前他在不公平對待下遭受的偵訊及部分媒體不明就裡的報導,僅表示他知道此事要長期抗戰,已有此心理準備,其餘不願多談。

為了迎接公司成立一甲子,北瓦上周三(26日)舉行「2050淨零碳排 能源轉型策略於醫療產業運用說明會」,吸引瓦斯業、醫院、建築業及氫能相關業者參加,小小會議室爆滿還得開闢第二連線場所。吳東進會後與媒體閒聊時說,「看到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力,用『氫』可以省錢。」

20240630-北瓦今年6月26日舉行能源轉型說明會,出席人數爆表。圖為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開場致詞。(新光醫院提供)
北瓦今年6月26日舉行能源轉型說明會,出席人數爆表。圖為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開場致詞。(新光醫院提供)

北瓦1989年在台北市光復北路總公司現址興建大樓時,就從日本引進汽電共生系統設備,以天然氣發電,並將廢熱再度利用,以達不斷電功能。吳東進在說明會中分享,1999年凌晨2點發生921大地震,北瓦總部大樓因為有汽電共生系統,應是全台北市唯一在停電狀態下還可以運作的大樓,甚至連樓下的新濱鐵板燒餐廳都還可以營業、有冷氣供應。

回顧60年,北瓦歷經許多挑戰和變革,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吳東進說,豐田汽車2014年開始推出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動力來自車上儲存的氫氣與燃料電池化學反應,產生電力以驅動馬達,行駛過程中僅排放水,因此被稱為「終極環保車輛」,續航力可達600公里。展望未來,氫能巴士是總統賴清德的政策,使用天然氣設置氫氣加壓站,將是北瓦未來發展重心。

另外,日本已有50萬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燃料電池設備,可進行熱電共生(CHP),同步提供熱水及發電,供家庭不斷電使用,可提高熱電使用效率至97%、降低50%碳排放,建立低碳永續家園。北瓦配合政府響應聯合國2015巴黎協定「2050淨零碳排」政策,將以氫能做為未來研究的重點課題,為實現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北瓦願景1:投入加氫站

吳東進說,北瓦要做巴士的加氫站。天然氣可以轉換為氫氣,瓦斯公司來做加氫站有利基,「我們瓦斯中央管線到的地方,當地把瓦斯reform(改造)一下就會產生氫氣出來。」台灣有25家瓦斯公司,獨占提供服務的地區,當地就可以做加氫站,提供給巴士或小汽車使用。 (相關報導: 幕後》台灣新駐日本代表「你們都認識」 敏感時刻葉菊蘭交棒觀光協會  更多文章

他說,全台灣有大約3600台巴士在跑,1輛氫能巴士售價約新台幣2000萬元,「政府的補貼政策可以改變推廣的效率」,韓國與日本即為例證。吳東進說,蓋1個加氫站將近新台幣1億元,韓國政策補貼60%到70%,日本則僅補貼50%,所以,韓國現在已有約3萬輛氫能汽車,也有約300個加氫站,因為政府補貼較多,反觀日本,目前僅約8000輛氫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