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賴清德自稱為維護民主、憲政的運作時,我們注意到他的言行中所表現的是「國會所通過的是不民主改革法案」,所以他和執政黨要反對。因此在行政院 提出覆議案再度遭到國會否決時,他和執政黨還有相關單位都要聲請釋憲,做為維護憲政體制與運作的手段。
賴清德所言看似有其理,可是他和執政黨所在意的究竟是什麼?特別是國會改革的重要用意是針對國會本身的運作,這和總統府與行政院有何干係?國會改革是朝野立委常年來都想要做的改革工程之一,民進黨在野時就是全力推動,當時致力推動者除了林濁水、阿扁、林佳龍、柯建銘等還有賴清德本人,如今民眾黨在新國會開始發動這個改革法案,國民黨認同而全面支持,一路走來,新國會新民意都顯示出來國會改革法案是落實最新民意的根本途徑。但是,原本致力推動國會改革的民進黨,卻以執政黨的立場完全站在反民意的那一端。一路走來在國會演出了大暴走與議場外的「青鳥」上街頭行動。
請問賴清德和執政黨,國會改革哪裡有問題?你們為何只敢喊出「程序不正義」,在場外鼓動民眾高喊「國會擴權、黑箱立法」?你們從頭到尾有沒有詳細看完國會改革法案的條文,你們所謂的「國會擴權」,不就是針對行政院的施政內容與執行官員,進行是非對錯的深究與質詢,若是有涉及不法,不是要轉交司法單位調查與審判。所謂調查權不就是針對施政內容與官員執行過程來要求還原事實真相,請有涉案的業者或公司來到議會說明,何來隨意抓民眾來議場?你們所謂的調查權屬於監察院,問題是從小英上台到今天為此,監察院所執行的調查案,哪一件有發揮針貶官箴的功能? 「辦藍不辦綠」成了今日監院的寫照,但是執政的是你民進黨,你在執政,你的官員無論是政務官事務官,只要顏色對了,什麼政治責任都沒有,反之基層公務員隨時都有可能成了待罪羔羊,如今的監院等於是「徒具柏台之名,而無御史風骨之實」。
那麼再回到國會調查權,一旦成案是依朝野立委比例而組成調查委員會,主要的就是在還原事實真相,澄清事權責任,何來隨意就可以抓民眾來議場?同樣地邀請總統到立院做國情報告並且詢答,主要還是針對行政權而產生制衡效應,鞭策行政單位依法、公正公平行事,這不就是代替民眾而執行問政職權的真正落實,何來國會擴權?別忘了,執政黨也有51席立委在國會,更何況這次國會改革法案部分條文就是民進黨的版本,賴清德與執政黨否定了這個改革法案,等於是自我否定過去民進黨推動國會攺革的用心與立場。
事實上,賴所言的「審議程序引發社會高度疑慮」,所謂高度疑慮,應該是從賴和綠營立委餐敘時喊出「反守為攻」開始,以總當選人開始一直到520就職,賴就沒有放下身段來和在野黨有任何互動與溝通; 當韓國瑜與江啟臣在立院當選正副院長時,也沒有見到賴有任何溝通的動作,像在520就職時韓將國璽等移交給賴時,賴臉部僵硬沒有趁機釋出善意,同樣在陸官百年校慶,賴韓同台,也未見賴有主動釋出任何善意。……沒有善意的總統,怎麼可能會有善意回應的在野黨呢?……等到國會要表決國會改革五法時,賴團隊更是全面上演大暴走戲碼,不斷運用議事技巧與程序來杯葛朝野協商,最後藍白聯手逐條表決通過法條,更是結合場外青鳥來反咬在野「程序不正義」「黑箱立法」,看到藍白遵循國會議事程序而逐一完成審查並完成三讀,乾脆將在野黨全面抹紅,一個單純的國會改革法案到在野手中順利立法時,民進黨馬上操作這是習近平在中南海指導的結果。問題是這是我國國會的改革法案,干習近平何事?……只是賴團隊當家帶頭鬧事,不就是在炮製「引發社會高度疑慮」的關鍵,賴的說詞把責任推給在野黨「審議程序」不正義,但是整個審議過程在野都是在實質審查,不斷干擾與大搞程序不正義的反而都是民進黨團,從頭到尾執政黨沒有認真地檢視國會改革法案的內容。
換言之,賴團隊根本不願意面對國會最新民意趨勢,只想沿襲蔡八年來的國會生態,一旦發現藍白聲勢愈來愈大時,什麼奧步全部推出,如今還將「審議程序引發社會高度疑慮」責任推給在野黨並用此來聲請釋憲,完全是「做賊的喊抓賊」。
賴以總統高度發動釋憲之戰,意味著他只想到貫徹自己個人的意志,所以動員全黨發動四路聲請釋憲之戰,當然這種國會改革法案之爭引爆了朝野強烈的對立與對抗,對於上台才滿月的賴團隊, 竟把此役當做是政權保衛戰來打,除了抹紅對手之外,還要發動所謂的罷免戰,想要從罷免對手六席立委之後再發動倒韓,讓立法院重回民進黨的懷抱。問題是賴完全忽視了自己在統大選只拿下四成選票,六成民眾並不認同他,而這次立委選舉中民眾給民進黨的教訓就是蔡八年的政績就是有問題,民進黨沒有去檢討自己離民眾愈來愈遠,才輸掉了在立院的席次,新國會就是新民意,賴團隊不去正視這回新民意的抬頭,反而一再採取過去手段,只知選舉。上任一個月來根本沒有認真傾聽人民的聲音,不去解除民生疾苦。反倒是不斷地躲在馬英九背後,宣講「新兩國論」,口口聲聲談主權,卻不敢聲明自己就是在玩「台獨」。假借中華民國憲法,卻不敢回應馬英九所質疑的:你敢不敢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個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馬前總統講得非常清楚:根據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包括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台灣與大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但是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賴從520就職演講到陸官百年校慶說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到了《時代》雜誌專訪時故意說他和馬英九與小英一樣,也是講「兩岸互不隸屬」。問題是兩岸指的是台灣海峽兩岸,和兩國當然不同, 賴故意混淆「兩岸」與「兩國」,玩弄語意,反而讓自己成了言而不實,做為政治人物與國家領袖,言而無信與言而不實,如何號召全民?(賴迄今隻字未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忘了陸委會就是在處理兩岸關係的機構,兩岸對等機制的基礎就在九二共識,沒有這個基礎,賴的兩國互不隸屬說,就是新兩國論)
請問賴清德:你真的承認中華民國嗎?在你聲請釋憲前請捫心自問:你是真的在維護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還是維護你和民進黨一黨之私呢?別忘了你曾經在競選時說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而如今為了阻擋在野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不但鼓動你的黨籍立委大鬧立院,暴走演出「民主已死」戲碼,在表決大戰中不斷地阻撓,卻沒有提出任何實質與具體的國會改革方案;破壞國會議事的不就是執政黨自己嗎?更麻煩的還要號召青鳥上議場抗議,要這些「你們動員來的民團青年們」做為你們壓制在野立委的工具,竟然還爆發了王義川「王膝知」事件,既製造了社會對立與動盪, 更監控了在場「青鳥」人流,總統大選才在113結束,不到半年就又青年上街頭,想要複製318太陽花學運,來「對付」在野的藍白兩立委。
(相關報導:
綠批在野是中共馬前卒 民眾黨再轟「希特勒」:利用民主搞獨裁
|
更多文章
)
更荒謬的是,向青年與社會宣傳「藍白是國會的執政黨」,這個執政黨如今推動「國會改革法案」就是「國會擴權」。全然不演了,也全然忘記自己正在執政,國會只是監督與問政,更何況藍白在國會只是多數,在民主的機制下,任何法案與人事、預算案國會都要經過議事程序與全體立委表決,通過了才會交由總統公布,51名綠委不也是各地區所選舉出來的代議士,如今在賴的意志下,他們不但沒有反映自己選區的民意,只成了賴個人意志的投票部隊。反之,在野黨所推動國會改革五法,正是呼應六成以上民眾的意見,希望導正過去小英八年下來的國會亂象,用更負責的態度與嚴謹的議事作風,讓國會的問政真正落實替人民監督政府----就是民進黨你們啊!破壞國會民主的不就是你和執政黨團嗎?(民主的基本精神不就是服從多數、尊重少數?賴口口聲喊「服從多數、 尊重少數」卻不斷地在阻擋國會的多數決,在這一點上我們再度看到了賴的口是心非與破壞民主的事實)
當賴聲請釋憲時強調:「我們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改革國會的方式更應該合法、合憲」。賴又再玩弄文字遊戲,把國會應有的調查權等視為擴權,把禁止官員藐視國會、反質詢至說謊, 還有塗抹文件契約的重要資訊而不讓國會審查……等都視為國會擴權;反過來619賴自己宣布成立三個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替國家發展擬定戰略,與民間力量展開對話,和國際社會深化合作,更為未來的台灣展開行動。在行政院之外再度建構直接聽命於他的機構,請問這樣就「合法、合憲」嗎?過往的小英就是有權無責的大總統,如今的賴不但想當這樣的總統還要任意擴權。如此讓我們更加 發現在野黨推動的國會革法案不但有必要,而且是在國家體制內可以發揮對總統與行政院「制衡與監督」的功能,正是讓整個國家回歸真正的責任政治的開始。
周四國會改革法正式生效, 在野黨團就應該立刻發出邀請賴總統到立院做國情報告,就是真正改革的起點。至於釋憲之戰,藍白也不需害怕,因為既然是在講回歸責任政治,還一個公道給人民,那麼無論大法官是否綠化,最終還是要面對的是民意。民意既然支持新國會,那麼大法官或賴團隊想要扭曲成己意, 遲早都會被民意所唾棄!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啊!
(相關報導:
綠批在野是中共馬前卒 民眾黨再轟「希特勒」:利用民主搞獨裁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