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總統國情報告,就是國會改革的起點!

總統賴清德16日出席陸軍官校舉辦「黃埔建校一百週年校慶活動」。(資料照,顏麟宇攝)

當賴清德自稱為維護民主、憲政的運作時,我們注意到他的言行中所表現的是「國會所通過的是不民主改革法案」,所以他和執政黨要反對。因此在行政院  提出覆議案再度遭到國會否決時,他和執政黨還有相關單位都要聲請釋憲,做為維護憲政體制與運作的手段。

賴清德所言看似有其理,可是他和執政黨所在意的究竟是什麼?特別是國會改革的重要用意是針對國會本身的運作,這和總統府與行政院有何干係?國會改革是朝野立委常年來都想要做的改革工程之一,民進黨在野時就是全力推動,當時致力推動者除了林濁水、阿扁、林佳龍、柯建銘等還有賴清德本人,如今民眾黨在新國會開始發動這個改革法案,國民黨認同而全面支持,一路走來,新國會新民意都顯示出來國會改革法案是落實最新民意的根本途徑。但是,原本致力推動國會改革的民進黨,卻以執政黨的立場完全站在反民意的那一端。一路走來在國會演出了大暴走與議場外的「青鳥」上街頭行動。

請問賴清德和執政黨,國會改革哪裡有問題?你們為何只敢喊出「程序不正義」,在場外鼓動民眾高喊「國會擴權、黑箱立法」?你們從頭到尾有沒有詳細看完國會改革法案的條文,你們所謂的「國會擴權」,不就是針對行政院的施政內容與執行官員,進行是非對錯的深究與質詢,若是有涉及不法,不是要轉交司法單位調查與審判。所謂調查權不就是針對施政內容與官員執行過程來要求還原事實真相,請有涉案的業者或公司來到議會說明,何來隨意抓民眾來議場?你們所謂的調查權屬於監察院,問題是從小英上台到今天為此,監察院所執行的調查案,哪一件有發揮針貶官箴的功能? 「辦藍不辦綠」成了今日監院的寫照,但是執政的是你民進黨,你在執政,你的官員無論是政務官事務官,只要顏色對了,什麼政治責任都沒有,反之基層公務員隨時都有可能成了待罪羔羊,如今的監院等於是「徒具柏台之名,而無御史風骨之實」。

那麼再回到國會調查權,一旦成案是依朝野立委比例而組成調查委員會,主要的就是在還原事實真相,澄清事權責任,何來隨意就可以抓民眾來議場?同樣地邀請總統到立院做國情報告並且詢答,主要還是針對行政權而產生制衡效應,鞭策行政單位依法、公正公平行事,這不就是代替民眾而執行問政職權的真正落實,何來國會擴權?別忘了,執政黨也有51席立委在國會,更何況這次國會改革法案部分條文就是民進黨的版本,賴清德與執政黨否定了這個改革法案,等於是自我否定過去民進黨推動國會攺革的用心與立場。

失去了推動國會改革的用心與立場,賴清德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並在簽署立法院覆議案咨文時加註「審議程序引發社會高度疑慮」等意見;賴總統說,改革國會的方式應該合法合憲,他反對國會擴權而非反對國會改革,將等釋憲結果再決定是否赴立院國情報告。 (相關報導: 綠批在野是中共馬前卒 民眾黨再轟「希特勒」:利用民主搞獨裁 更多文章

事實上,賴所言的「審議程序引發社會高度疑慮」,所謂高度疑慮,應該是從賴和綠營立委餐敘時喊出「反守為攻」開始,以總當選人開始一直到520就職,賴就沒有放下身段來和在野黨有任何互動與溝通; 當韓國瑜與江啟臣在立院當選正副院長時,也沒有見到賴有任何溝通的動作,像在520就職時韓將國璽等移交給賴時,賴臉部僵硬沒有趁機釋出善意,同樣在陸官百年校慶,賴韓同台,也未見賴有主動釋出任何善意。……沒有善意的總統,怎麼可能會有善意回應的在野黨呢?……等到國會要表決國會改革五法時,賴團隊更是全面上演大暴走戲碼,不斷運用議事技巧與程序來杯葛朝野協商,最後藍白聯手逐條表決通過法條,更是結合場外青鳥來反咬在野「程序不正義」「黑箱立法」,看到藍白遵循國會議事程序而逐一完成審查並完成三讀,乾脆將在野黨全面抹紅,一個單純的國會改革法案到在野手中順利立法時,民進黨馬上操作這是習近平在中南海指導的結果。問題是這是我國國會的改革法案,干習近平何事?……只是賴團隊當家帶頭鬧事,不就是在炮製「引發社會高度疑慮」的關鍵,賴的說詞把責任推給在野黨「審議程序」不正義,但是整個審議過程在野都是在實質審查,不斷干擾與大搞程序不正義的反而都是民進黨團,從頭到尾執政黨沒有認真地檢視國會改革法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