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月光海洋日 從日常的每一天開始守護海洋

日月光投控、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於全台七個地點舉辦海洋淨灘活動

2024年的「日月光海洋日」持續深耕,透過多元、創新的參與型態,讓員工、眷屬到供應商,從生活做起,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

5月16日,有著「海洋掃地機器人」之稱的湛鬥機,在日月光高雄廠的演講廳帥氣現身。雖然展示版比實體迷你了許多,但絲毫不影響台下滿座的日月光員工們理解它的運作方式。

透過遙控與自動駕駛,五顏六色的樂高積木充當海洋常見的塑膠垃圾,透過輸送帶,咔嗞咔嗞地掃進充電運轉的湛鬥機裡。垃圾離水之後,重量減輕許多,不僅讓人們更輕鬆工作,也延長焚化爐的使用壽命,每小時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430公斤。

「我們試著運用科技為環境找到解決方案,像湛鬥機可以收取垃圾、推動環境教育,把收集到的環境資訊向大眾揭露,」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在台上仔細說明並且大聲呼籲,「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只要人人有心,都可以接受生活上的不方便,減少使用塑膠用品,這是對海洋最大的幫助。」

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分享湛鬥機運作模式。
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分享湛鬥機運作模式。

鏡頭轉到台北石門風箏公園。今年,日月光首度同步於全台北、中、南共七地擴大舉辦「日月光海洋日」淨灘活動,號召集團及關係企業員工、眷屬,加上22家供應鏈夥伴及在地居民、非營利組織、環保團體等,共1600人參與淨灘。

日月光中壢廠員工及友好里鄰民眾於桃園草漯沙丘大園潮音海觀景步道一同響應日月光海洋日。
日月光中壢廠員工及友好里鄰民眾於桃園草漯沙丘大園潮音海觀景步道一同響應日月光海洋日。

「日月光投控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希望集結集團、供應商的力量,引發大家對守護海洋的重視,」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表示,他戴著麻布手套,一起在海邊撿垃圾。從2021年開始,日月光透過淨海、淨灘、潛水員培訓等多項長期計劃,積極推動海洋保護工作,單單去年,參與相關活動人次超過1,900人,2023年累積全台清理的海廢垃圾量更高達313 公噸。

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暨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於於台北石門風箏公園帶領員工一同淨灘,守護臺灣美麗海岸。
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暨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於於台北石門風箏公園帶領員工一同淨灘,守護台灣美麗海岸。

作為物流和貨運業的服務提供者,香港商信可曾多次響應日月光舉辦永續行動。香港商信可資深業務經理葉芊妤回憶,「日月光內部推動學堂中心,讓供應商接續跟進推動減碳節能,我們也跟進在2023年推出ESG微課堂和永續發展學習中心,幫助所有同仁對永續發展概念有基礎認知。」

「很感謝日月光這次舉辦的活動,透過淨海、淨灘及大規模造林,扎根環保永續的意識,喚起我們對環境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的責任,」鴻霖航空貨運代理蔡毓芸經理表示,她更感謝日月光常派員探訪環保計畫,也提供計劃和獎項幫助有效控制碳排,這些活動都讓供應商們深受啟發。

日月光的決心 從陸地開始守護海洋

根據海委會官網資料顯示,超過8成海洋廢棄物來源於陸地,主要由於人類活動及塑膠製品的使用及不當處置。為此,日月光從企業每天的營運開始做起,從陸地就開始守護海洋。

踏進日月光位於高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的廠房,色彩和造型吸睛的「智慧回收機」,是帶動廠內2萬員工實踐減塑行動的好夥伴。

智慧回收機是帶動廠內2萬員工實踐減塑行動的好夥伴。
智慧回收機是帶動廠內2萬員工實踐減塑行動的好夥伴。

這台機器運用光學辨識技術,將塑膠、鋁罐、PP杯做有效分類,把瓶身體積壓縮剩1/8,同時結合折扣優惠兌換機制,至今已累積收瓶量達12萬瓶。「我們還有一個『低碳生活家』的系統,幫助員工透過科技,去把低碳、減塑落實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日月光高雄廠廠務環工處處長易良翰指出。

易良翰也提到,在生產製造層面,日月光從源頭設計端就開始思考如何降低塑膠使用量,或者選用更低碳塑膠材料。

2022年,高雄廠成立「塑膠循環中心」,目的在於把廢塑膠轉化為可循環產品,廢塑膠品經過妥善處理分類,再製成環保清潔袋、塑膠粒、固態再生燃料(SRF)原物料,一年的減碳量達約 79 噸。最近,日月光更攜手新創團隊,運用廢塑膠製造輕巧又時尚的手拿小黑包、手機袋。

秉持「低碳使命、循環再生、社會共融、價值共創」四大面向,日月光持續往永續發展的目標落實挺進,透過環境教育種下永續行動的意識種子。

日月光高雄廠廠務環工處處長易良翰(左)表示:從企業文化裡去植入低碳永續的DNA,就是日月光的社會影響力。右為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
日月光高雄廠廠務環工處處長易良翰(左)表示:從企業文化裡去植入低碳永續的DNA,就是日月光的社會影響力。右為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

這些年的海洋日活動,讓易良翰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在員工的孩子們身上看見改變。有些小朋友每年都跟著大人來參加淨灘、二手市集活動,還會跟家裡的人討論便利商店的塑膠袋,如何減量再利用。 (相關報導: 日月光投控舉辦「最佳供應商頒獎典禮」 更多文章

「從企業文化裡去植入低碳永續的DNA,透過集團的力量,從員工、眷屬、社區、供應商擴散出去,帶動更多社會大眾共同投入,這就是日月光的社會影響力,」易良翰振振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