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美國後院插旗!中資在秘魯興建大型港口,讓老美後脊發涼

2024年6月,秘魯錢凱港舉行起重機啟用儀式,標誌著港口碼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錢凱港官方臉書)

秘魯的錢凱(Chancay)正在興建一個總投資額高達35億美元的巨型港口,亞洲與南美洲之間跨洋運輸時間可望顯著縮短,從各類金屬、民生物資到當紅的電動車,未來都將透過此處吞吐。這對國際貿易當然是好事,但對美國來說唯一的問題是:錢凱港的多數股份都在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手裡、建設錢凱港的資金也來自中資銀行。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底預計訪問南美洲,屆時就將在錢凱港主持落成啟用儀式。這個目前還可看見鵜鶘和小木船的海邊城市,未來可能挑戰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尤其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區一向被視為美國自家後院,錢凱的深水港建設也意味著中國在此插旗。其實中國現在已經是許多南美國家的首要貿易夥伴,新一輪低價中國商品的傾銷也讓部分國家感到不安。

美國擔心的並非錢凱未來可能成為南美洲的全球商業樞紐,而是中國可能逐漸掌控南美洲的資源、加強對美國近鄰的影響力,甚至最終在這一帶部署軍隊。美國南方司令部指揮官、陸軍上將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上個月在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就表示:這將使中國人能更輕易地從該地區獲取所有資源,應當引起更多關注。前美國官員則認為,錢凱港計劃凸顯了華府在這裡留下的外交空白,畢竟這幾年美國將太多資源投注在烏克蘭與中東。

「美國人本來在打盹,突然之間,他們醒了過來了。」

秘魯著名商人、前美國外交官John Youle

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華府智庫「美洲理事會」(Council of the Americas)研究員方斯沃斯(Eric Farnsworth)表示,錢凱港確實成為中國透過南美洲通往全球市場的門戶,因此這不只是一個商業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儘管其他港口也有不錯的貨櫃吞吐能力,但水深接近60英尺(約18.3公尺)的錢凱港勢必成為南美洲在太平洋沿岸第一個能夠停靠超大型貨輪的港口,國際企業將可運用大型船舶直接在秘魯與中國之間運送貨物,對秘魯的商人來說,錢凱港將可縮短三分之一的運輸時間。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簡稱中遠集團)對外否認戰略方面的考量,表示該計畫「純粹是商業目的」、「沒有什麼好隱藏的」。根據中國官媒的說法,則是秘魯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南美貿易的一個樞紐,可能也會促進中國政府推進海底光纜的鋪設工作。擁有3300萬人口的秘魯對美國的關切置之不理,秘魯外長岡薩雷茲-奧萊切亞(Javier Gonzalez-Olaechea)表示,如果美國擔心,他們就應該加強自己的投資,他說「美國就像一個非常重要、但卻很少花時間和我們在一起的朋友」。

錢凱港不是中國擴張影響力的特例,中國公司在大約100個外國海港控制或運營著碼頭。根據威廉與瑪麗學院(William & Mary)的研究數據,從2000年到2021年,中國公司在至少46個國家為價值近300億美元的類似計畫提供了資金支持,中國公司如今控制了上百個外國海港或碼頭,其中三分之一更曾停靠過中國海軍的艦船。

《華爾街日報》說,這些港口尚未發展成中國的軍事據點,只是在形式上接待過中國海軍。不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孔適海(Isaac B. Kardon)表示,中方法律要求中國公司營運時顧及國防需要,這可能意味著這些港口碼頭必須為軍艦提供優先通道、與政府共享可能有價值的資訊、或以其他方式支持國防動員。由於秘魯歡迎中國在港口、銅礦開採和電力等領域廣泛投資,這將使中資能夠控制秘魯絕大部分的電力輸出。

今年11月中旬,習近平將在秘魯出席亞太峰會,無論拜登選後是否出席這次峰會,習近平都可會拿出能夠強化中國在西半球影響力的大型計畫,本來與世無爭的秘魯,也因為錢凱港置身美中兩強在南美競爭的暴風眼。除了秘魯之外,巴西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過去便曾拒絕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更希望與中國合作開方半導體;中資目前正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修建地鐵;宏都拉斯選擇與台灣斷交,希望藉此換取中國投資;中國也在阿根廷大舉收購鋰礦。 (相關報導: 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俄烏會停戰嗎?哲連斯基:莫斯科滿足這條件,明天就舉行和談 更多文章

錢凱港除了拉攏秘魯,讓巴西願意使用這個港口也極具吸引力。從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至今,一個主要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巴西和中國面對的並不是同一片大洋。中國購買巴西約三分之二的鐵礦石和大豆,然後就要面臨走大西洋還是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的問題。有了錢凱港吞吐貨物,遠在叢林城市馬瑙斯的巴西出口商可望將往返中國的時間縮短一半,不過巴西與中資也在積極解決南美大陸的陸地運輸問題,巴西交通部長雷南·菲略(Renan Filho)說: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能實現共贏的計畫,但有些部分確實極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