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略重要性戲劇性地增加,我想最大因素之一是中國變得鷹派」,日本眾議員鈴木馨祐強調,台灣的地緣政治位置對日本及美國國安至關重要,並稱2025年可能會是個脆弱時期。他坦言,有些國家可能反對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認為台灣應務實思考重新使用核能的可能性。
47歲的鈴木馨祐曾任日本外務副大臣,現任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台灣政治檢視計劃小組主席。他接受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華特斯(Riley Walters)訪問,內容於7日刊出。鈴木馨祐說,首次到台灣是大學4年級時,且做生意的祖父與我國前總統李登輝家人是朋友。
當過自民黨青年局長的鈴木馨祐表示,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和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都擔任過此職,而自民黨過去40、50年來的傳統是透過青年局傳遞日本政府、執政黨訊息,「所以,我想這使得自民黨及國會基本上是親台」,並稱這種親台的政治態度由來已久,且已制度化。
鈴木馨祐直言,中國變得鷹派,包括在日本周邊、釣魚台列嶼、東海或台灣海峽的行為,使得台灣的戰略重要性驟增,且這些鷹派行為促使日本和該區域的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壓力。他表明,基於親日歷史,台灣確實是日本的首要夥伴。
鈴木馨祐說,香港數年前發生的情況,是讓日本了解台灣近期重要性的另個因素,「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警示」,而中國解放軍所帶來的,或對釣魚台列嶼的實體挑戰也是原因之一。他亦稱,台灣是唯一在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成功的華語國家,「真的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台灣對美日國安至關重要
「這些正面訊息在國際間分享」,鈴木馨祐向華特斯表示,「我想這些都是讓台灣在國際政局中變得更重要的因素」。他指出,台灣對日本和美國國安至關重要,像是中國在海南島有個大型潛艦基地,若台灣落入中國手中,這些具核彈頭的潛艦就能輕易進入太平洋。
鈴木馨祐稱,目前從海南島進入太平洋的主要通道是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以及歷史上屬日本領域的宮古海峽。他強調,從日本國安角度來看,維持現狀相當重要,而親日且共享價值觀、國家利益的台灣是日本巨大的資產,「所以,我們要捍衛現狀。我們不應讓解放軍或中國征服台灣」。
鈴木馨祐以距台灣僅100公里的與那國島為例,鄰近該島最近的大型醫院在台灣,「這意味捍衛現狀,對捍衛日本人民而言非常重要」,但這不代表台灣有必要宣布獨立或有巨大改變。他坦言,日本缺乏類似美國《台灣關係法》、《台灣旅行法》等法規,因此日本政府無法正式對台灣採取行動。
「現在的局勢和緊張愈來愈高」,鈴木馨祐稱,「所以,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突發事件計畫,或類似計畫」,而自民黨的台灣政治檢視計劃小組旨在聚焦日本政府應如何在不同的突發事件下保護日本公民、經濟,還有如何保護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軍事評估,「但我不能正式談論此事」。 (相關報導: 岸田文雄支持率持續低迷! 專家:日本在野黨解決這個問題,就能贏得選民支持 | 更多文章 )
被問及對我國新總統賴清德上任和可能面臨的挑戰,鈴木馨祐回道,自己與賴清德是好友,認為他的就職演說務實且平衡,就未來區域穩定傳遞正面訊息,「我想我們的政府歡迎(台灣)新總統保護現狀的強烈承諾」。他提到,台灣和日本都面對人口老化、接收更多外國移工等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