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到5月、6月來到梅雨季節,是大水螞蟻,又稱為有翅白蟻出沒的月份,家中出現大水螞蟻怎麼辦?要怎麼消除?牠是蟑螂的親戚?防治與預防方法是什麼?以下整理了白蟻出沒時間、消滅方法,千萬別用殺蟻藥逼牠們出來!
大水螞蟻是什麼?躲藏的地點在哪?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指出,大水螞蟻是有翅膀的白蟻,在5月至6月的下雨天會看見成群大水螞蟻「婚飛」或「分飛」,尋找適合繁殖的地方,一旦有翅的大水螞蟻落地、開始找地方繁殖,翅膀就會脫落。此外,「大水螞蟻」綽號的由來,是形容這種外表看似螞蟻的生物,會在下大雨時飛出來,大水在台語中有下大雨之意,因此被稱為大水螞蟻。而雌雄成對的「婚飛」白蟻會找地方隱蔽起來產卵,兩者就成為蟻王及蟻后,蟻卵孵化後就誕生工蟻和兵蟻。
台灣都市地區常見的白蟻物種有五種,分別是台灣家白蟻、格斯特家白蟻、黃肢散白蟻、截頭堆砂白蟻以及台灣土白蟻。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說明,全國危害率最高(95%)的台灣家白蟻與格斯特家白蟻的主巢多構築在地下土壤中,或頂樓有土壤的花圃內,白蟻會在土壤中建構四通八達的隧道來尋找食物。由於台灣建築物的水泥年久劣化且地震頻繁,白蟻會透過房屋牆面或地板的裂縫進入屋內,白蟻工蟻可透過搬移砂土將裂縫加大,當裂縫超過0.5毫米,白蟻即可穿過,現代化的大樓有預留管道間,是白蟻可快速在各樓層間蔓延的通道。
中興大學的資料則顯示,台灣家白蟻和格斯特家白蟻的食物以木頭為主,包含木質家具、木質建築等,都是牠們的食物。此外,這兩種具高度危害性的大水螞蟻還會吃植物製品,如紙張、棉製品、橡膠等。此外,牠們主要生活在地底土壤,靠著在地底挖四通八達的隧道通往各地。當白蟻進入家中後,便會找隱蔽處躲藏起來取食,像是天花板、柱子內、書櫃、儲物櫃等地方;有的白蟻更會直接在大型木質家具中築巢。
常見白蟻可分為2種
1.有翅白蟻:專職負責繁衍後代。2.無翅白蟻:數量最多,可分成負責築巢、蒐集食物、清潔巢穴、照顧幼蟻的工蟻與保衛巢穴、抵抗外敵的兵蟻。不過,兩者皆無繁殖能力。
環境部表示,大水螞蟻較喜歡潮濕但怕水、隱蔽、好靜怕震、木材集中和通風不通暢的環境。日前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研究發現,台灣家白蟻和格斯特家白蟻會雜交,兩者雜交出的後代具生殖能力,產下後代的數量比純種白蟻多,對環境、溫濕度變化有更好的適應能力,且雜交出的白蟻又可跟台灣家白蟻或格斯特家白蟻交配產下後代。
大水螞蟻和白蟻、飛蟻是什麼關係?
大水螞蟻是會飛白蟻(或有翅白蟻)的台語,不少國人把大水螞蟻、飛蟻都當成白蟻。不過,飛蟻不是白蟻,飛蟻是會飛的螞蟻,大水螞蟻是會飛的白蟻,而兩者的功能皆是繁衍後代。 (相關報導: 雨天出現白蟻該如何消滅?昆蟲系教授教3招天然方法徹底杜絕,讓牠們完全不想進屋 | 更多文章 )
大水螞蟻的壽命有多長?
大水螞蟻的繁殖與擴散季節是每年的5月至6月。雄大水螞蟻降落後,便開始找尋雌大水螞蟻,找到伴侶後會進入底下產卵繁殖。第一年數量極少、僅數約百隻,大部分是工蟻,第二年開始成十倍率快速成長,第三年後若食物和環境適合,就開始爆炸性成長,到第五年即有百萬隻白蟻。通常蟻后可活數十年,而兵蟻、工蟻約1年至2年。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學院指出,卵孵化後的幼蟲可「選擇工作」,變成工蟻、兵蟻或有翅白蟻飛出巢穴組成自己的王國,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已選好工作,但只要還活著,都可換工作,工蟻變少時有翅白蟻會變成工蟻,兵蟻變少時,工蟻也會轉變成兵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