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環境部今天在雲林斗六市膨鼠森林公園舉辦「減塑呷在地」市集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推廣在地優良農作物,倡導低碳飲食,並帶領民眾從遊戲中認識各地特色農產品與格外品,學習如何計算食物碳足跡,以實踐減塑飲食及落實惜食行動。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部特地選在雲林縣舉辦「減塑呷在地」活動,因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能負起全台灣2300萬人的糧食安全重任。透過這次活動,鼓勵大家「吃當季、呷在地」,減少食材運送碳足跡,並藉此串聯起中央與地方、各縣市間的多元夥伴關係,展現台灣優良友誼,推動雲林成為農工商並進的幸福城市。
環境部長彭啟明提到,今年活動的主題為抑止土地沙漠化及防止乾旱,強調「土地修復」,並積極推動減塑文化,鼓勵全民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多用環保袋及環保餐具,養成減塑文化。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雲林縣政府為推廣食農教育,與西螺鎮文昌國小及在地產業合作,建立黑豆食農教育課程,從中灌輸惜食減塑觀念。同時,推動廚餘再利用,與南亞塑膠研發出雲溉肥,減少化學肥料使用,並發展畜牧沼液渣灌溉,建構循環經濟模式。 (相關報導: 2024新北市65歲以上老人福利有哪一些?健保補助、老人津貼、敬老卡...6大補助一次看 | 更多文章 )
張麗善強調,活動最重要的是宣導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鼓勵大家外出自備環保餐具。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共同推動永續環境,愛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