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貶值屢創低點,吸引不少觀光客飛往日本旅遊。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日在臉書表示,對比日本三越伊勢丹控股及香港上市的聯華超市,前者是三越百貨和伊勢丹百貨合併後的控股公司,後者是中國大型超市,可看出日本和中國的內需消費正出現巨大變化。
謝金河指出,2009年日本經濟陷入谷底時,三越伊勢丹控股股價曾慘跌至604日圓。而中國在金融海嘯過後,祭出「4萬億人民幣」救市方案,使消費力大起,聯華超市成為大績優股,股價漲至39.95港元、永旺集團漲至24.95港元,A股上市的永輝超市也漲到37.71人民幣,但現在情況卻發生驚人變化。
謝金河表示,三越伊勢丹控股從479日圓大漲到3270日圓,股價上漲582%,反觀聯華超市現今剩下0.179港元、永旺最慘剩0.465港元,永輝超市跌到剩下2.08人民幣,中國超市股跌到剩殘值。他點出,中國的實體賣場如此慘烈,恐怕是電商極大化的最大受害者。 (相關報導: 幕後》北京醞釀對台祭出「更甜胡蘿蔔」 誰請出「習近平國師」出謀劃策? | 更多文章 )
謝金河進一步說,二戰結束,日圓貶至360兌1美元,1989年泡沫經濟時日圓79.75、2011年日本311地震,日圓兌美元升到75.35;這次日圓不知不覺中貶至150以下,日本人的資產縮水,卻帶來全世界的消費力,台灣人現在大約1個月有50萬人跑到日本去觀光旅遊消費,「日圓兌美元匯率在150到160之間,正默默改變日本的命運!」